【第1篇】
滿懷希望看了《南京!南京》,卻充滿了失望,多好的一部電一影,就是因為結局的突兀而變得虎頭蛇尾。
當然《南京!南京》仍然是一部優秀的電一影.。由于它采用的獨特日軍角度拍攝,比起來,這也是中國所有抗日題材電一影里拍得最像日本人的一部了。坦率地說去處臉譜化是本片最成功之處,以往角色出于民族感情總是丑化日軍:如動作愚蠢,智商低下,只會嚎叫“八嘎”,打起仗來,直接往槍口上撞,甚至沒挨子彈就恨不得要死翹翹,問題是日本鬼子不是白癡,他們的戰術遠勝一盤散沙的國民一黨一軍隊,他們的單兵訓練也更是當時的絕大多數中國軍人不敢想象的。不然也不會打得對手無還 手之力。《南京!南京》很明顯地注意了這些細節:開頭巷戰一段,若不是陸劍雄的失誤,沒把日軍小分隊消滅干凈,讓三個鬼子逃脫并弄響了警報器,據守在建筑物里的中國軍人說不定都能逃生。再說廣一點,國民一黨一軍也不就是因為一系列不起眼的失誤才葬送整個南京,甚至大半中國嗎?警報器一響,陸劍雄和其他中國人目瞪口呆,特寫鏡頭長久地停留在他們近乎凝固的表情上?!吧⒘税伞标憚π蹮o奈地說了三個字,盡管話里充滿了恐懼,卻沒有一個人離開(抵抗小分隊有正規士兵、孩子,甚至有幾個過去電一影中的負面典型:國民一黨一黑皮警察,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保衛南京)——最后時刻終于到來了,一場血戰,剛才漏網的幾個日軍“神勇無比”,彈無虛發,一槍一個,躲在樓頂的多名中國抵抗戰士中槍墜地;而外面的日軍架著云梯、坦克、迫擊炮輪番猛轟,進攻有條不紊,這又是以往電一影看不到的。打到最后,彈盡糧絕的中國軍人扯了一面白旗出來,更是中國影視鏡頭罕見之罕見。完全拋棄正面角色必須“血戰到底,視死如歸”的套路。日軍將所有幸存者捆綁、活埋、槍殺、焚燒,一系列震撼人心的場景讓人真正見識了戰爭的殘酷。
但影片結尾,日軍士兵角川的自一殺實在太突兀了,中國電一影喜歡走極端,要莫表現日軍的“蠢”,要莫又過度描寫日軍的“人一性一化”。就像《屠城血證》里同情中國人的日本軍官。大導演陸川不應該也犯這樣的錯誤。神經脆弱的日軍幾乎不存在,我承認這些家伙確實還 是人類,但他們只是表現在對待親人、同伴那令人起雞皮疙瘩的倭式禮節上。事實能證明他們對敵人毫無憐憫之心。它不同于法西斯德國,對猶太人兇殘,可人家至少還 講究點理一性一,要不然怎么有一大堆德國藝術家,出各把類似辛德勒的同情者也讓人完全相信。但日本不會。這是一個令人恐懼的民族,沒有絲毫個一性一,也不能容忍“個一性一”(日本人缺少藝術家也是這個原因)它講究整體,只效忠天皇,只信奉武士道一精一神,任何人,即使你是大學教授,或幼稚的學生,一旦戴上日軍的鋼盔,就變成**不眨眼的戰爭機器;那些單純可一愛一的日本美一女一旦談起中日戰爭,恨不得立刻去慰安,哪里會有什么屈辱的眼淚。這都是日本人當時的民族一性一決定的。當然自一殺并非不可能,我們都知道后來包括占領南京的那些日本鬼子的結局——關島、瓜島、硫磺島.......這些昔日的作惡多端的“太君們”被武裝到牙齒的美國兵包圍在幾平方尺寬堆滿一尸一體的洞一穴一里,沒有任何補給和**支援,光鮮的軍服爛成碎條狀,威風一時的皇軍鋼盔除了能接點可憐的雨水外別無用處,美軍的噴火器連石頭都能燒融了,絕望的日軍這回真成了野獸,吃同伴的一尸一體.......最后連野獸都做不成了,因為美軍兩顆大**徹底終結了日本天皇征服世界的幻想。這些不甘失敗鬼子們除了自一殺還 有什么選擇呢?
回到《南京!南京》,假定日軍士兵角川先生真的是良心發現,釋放兩個中國人同時自一殺,(又不是記錄片,我們不能太當真),但另外一個多粘滿中國人鮮血的日本軍曹(木潘龍飾)請問陸川兄,為什么不去表現一下他的結局呢,他也算個角啊,我們不一頂要看到他剖腹,但起碼如果他能死在硫磺島的戰壕里,一雙絕望的眼睛起碼能告慰死去的南京百姓魂靈。
【第2篇】
南京大屠一殺,對中國人來說,那是怎樣一個沉重的歷史一性一固有名詞。一直以來我都有閱讀抗日戰爭的各種資料,或是書刊,或是電視。早些時候知道《南京!南京!》將要推出后,便很想親自到電一影院看看。此前看到一些影評和個別看過的人對該片有否定的評論,不過總體還 是肯定的,無論好壞,決定了要看就要看。于是勞動節第二日,我便和志平一起到了電一影院。
在敵強我弱我情況下,為了為日后抗日保留實力,國民一黨一棄都走重慶,零碎的殘余部隊留守抵抗,且大量的軍民還 沒得到轉移……歷史已過,分析國民一黨一放棄首都這一步是否正確已經沒有意義,之后的花園口決堤、長沙大火等,無辜犧牲的軍民也不計其數。
片中唯一的激烈戰斗,相信每一個男子漢都看得熱血沸騰,可惜這樣的抵抗最后還 是在人數裝備的巨大差異中被擊潰。戰爭是無情的,即使是一個小孩子也參加到這種抵抗中來,在這樣的年齡,他們應該是過著小孩子的生活,上學讀書、游戲、跟爸爸一媽一媽一在一起……
影片由幾個獨立的人物與這些人物身上發生的事情構成,那個日本兵角川似乎便是其中的一條線索,同時又演繹著這個人物的故事。
歷史確實又是又各種小人物的故事構成的,在歷史的洪流中,到底是人摧毀別人的生命,是人摧毀了一個時代,還 是時代吞噬了人的生命?在此種情況下,也許,對很多人來說,已經不是用一愛一國、民族這些詞語來形容這一切。守衛自己要守衛的東西,或者就是要活命也許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在大歷史車輪下掙扎的人最簡單最純粹最真實的想法。
唐先生這個角色,就一性一格上可以說是一個小人物,但又是最真實的。出賣同胞,是叛徒是賣國賊。但最后他又選擇了留下,又有多少人讀懂這樣一個小人物呢?在這樣的戰爭年代,有妻有女還 有其他親人,或者,他只不過是想用自己的方法守衛自己身邊最一愛一的人。最后他的選擇留下,或者是贖罪,或者怕留在妻子身邊自己不光彩的事情對妻子不利。“你知道嗎,我妻子又懷孕了。”好象告訴日本人,即使你們殺了我們很多人,但是,我們還 會有更多人生命誕生。他帶回眼鏡拒絕蒙頭,即使是死要保持自己文化人的尊嚴。
回頭說說角川這個角色,可以看出他是學歷比較高的士兵,又是相當單純的人,第一次與日本女人發生關系后就要說娶對方為妻,當第二次再見面時,人家已經忘記他了。在日對一華侵略戰爭中,有多少像角川這樣的不懂事的走上戰場?他們是真的不懂事嗎?以前讀書的時候,我一直在問,為什么日本這些法西斯國家那么多有志氣的年輕人,不反抗,讓這種軍國主義成為主流?他們從小,是接受怎樣一種教育?是誰之過?人的內心是脆弱的,當一群人共同犯罪的時候,各自的個體這種狂一性一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就像在街邊捉到小偷,一群人圍觀,小偷被綁起來了,大家都出手打小偷,當小偷被打死的時候是誰害死的呢,每個人很自然說不關自己事,自己的一拳是打不死人的。當然,用小偷作比喻不恰當。人的內心是脆弱的,角村好象就是這其中比較堅強的一個,同時他又是矛盾的,一方面最后要放過兩父子,一方面又要自一殺,有的觀眾會把他的自一殺單純地思考成為自己做過侵略的事情愧疚,細心想想,這當中必然又包含中角川這個角色受軍國主義主義等思想影響,要孝忠天王,放了人,背叛了部隊,要自一殺。人的思想是復雜的,我們很難斷定他究竟在想什么。
其實從頭到尾觀眾們最不想看的就是自己國家的婦女被日本人糟蹋,100人舉手那斷,那是怎樣一種壓抑,為了活下來,為了自己重要的人活下來,犧牲自己,犧牲自己的肉一體,這也是一種抵抗,這是悲慘的抵抗。最后姜老師要求角川解決自己的那段,也是對這種侵略的一種抵抗,一種對尊嚴的守衛。
“中國萬歲!”守城士兵的高喊這一段仍然記得清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國民一黨一與中國共一產一黨一領導的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犧牲的士兵與軍官人數都是世界上最多的,特別是國軍,近年來國軍的抗日真實面貌逐漸清晰,而不是單純地像過去宣傳那樣只有消極的一面。
其實相關細節還 可以說更多,那些留給影評們去做吧。
在歷史的洪流中,到底是人摧毀別人的生命,是人摧毀了一個時代,還 是時代吞噬了人的生命?
【第3篇】
今天和朋友一起興致高昂地去看新近上映的電一影《南京!南京!》。據說是一部很震撼很值得一看的電一影。我覺得震撼是一定的。“大屠一殺”這件事本身就夠血腥夠震撼的了,哪怕隨便找幾個人來“再現”下當時的情景也足以使有良知的人久久不能平靜,更何況是經過專業導演的拍攝制作和專業演員的演繹的呢。
買票前,我們看到了幾張該電一影的宣傳海報,其中還 有一個觀影后留言簿,上面已經亂七八糟被寫了很多字。我和朋友看了還 有些憤然,覺得不該放這樣一個東西在這里,不應該統而概之地寫“讓日本人去死”之類的話。我們應該化仇恨為力量,爭取在一切可能方面趕超現在的日本人,而不是很偏激地寫那樣一些話,畢竟我們的大環境還 是要求“中日友好”的。何況這部電一影是為慶祝南京解放六十周年拍攝的,據說導演的原意并不是為宣揚民族主義,而是用一種普適的價值去看待這個歷史事件,上升到人文和人一性一的高度。
坐在場子里等電一影開始,還 是坐在第一排。但等到它真正開始的時候仍覺得沒做好心理準備,仿佛知道前面將發生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就想一直停留在原地不愿去接受那可怕的事情一般。真的怕場面太殘酷,演完后又要顫一抖地離場,加上頭暈反胃不想吃東西良久,就像上次看完《刺殺希特勒》一樣。但我們仍然隨著情節和場景的切換痛苦而悲傷地看完了整部電一影。期間,女同胞們的一抽一泣聲此起彼伏,也許沒有比流淚更好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感受了。整個過程我用手緊緊捂住嘴,覺得只有這樣用著力才能讓自己安靜和有所依托。
電一影中感人的方面有很多。固守的戰士,堅持戰斗到最后一刻,哪怕以寡敵眾,最后英勇犧牲;勇敢的女人,“拉貝先生,我去!”一句吳儂軟語中蘊含了怎樣的勇氣啊,犧牲自己來為難民換得生存物資和生命安全;日本軍官無奈的話語,“她真漂亮,與其這樣活著不如讓她死”,“活著比死了還 艱難吧”以及角川的放走中國兵和自一殺。。。
很多很多的人,很多很多的故事。戰爭警醒人們教會人們很多。
戰爭之殘酷并不只在于侵略方施加與被侵略方的,還 殘酷在為了元首的意志,平民只有無奈地服從命令,并且要去和無冤無仇的鮮活肉一體拼殺。戰場上的戰斗別無選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但我不明白日軍為何非要對手無寸鐵的老弱幼婦下毒手呢?為什么一定要“殺光,燒光,搶光”呢?為什么一定要一奸一婬一擄掠呢?日本人也討厭戰爭的吧,也想念家鄉和親人,他們在暫時的勝利之后似乎顯得閑來無事,原始的欲一望也無從發泄,于是**變成了游戲和比賽,看到女人更是如狼似虎地撲上去,一點人一性一都沒有。是啊,一個連自己國家的女人都不懂得尊重的民族又怎么會尊重敵國的女人呢?“慰安婦”是一個讓人想瘋的名詞,電一影里的場景其實遠遠還 沒有渲染到位,現實只可能比放出來的更殘酷,比如把慰安婦的子一宮剖出來炒著吃掉,這個在電一影里就根本放不來的呀。深入去想象那些場面,現在的女人定受不了,說不定做一愛一都會留下一陰一影的,毫不夸張。
電一影重點刻畫了一個良知未泯的日本軍,以顯示日軍戰士的一些無奈和痛苦吧。畢竟大家都是人,誰都不是天生的**狂??墒撬麄冎械囊徊糠忠靶U人槍擊、燒殺、活埋、強一奸一無辜民眾后產生了快一感,于是收不住手了,其他一些苦悶的軍人無處宣泄呀,于是效仿吧,想盡一切殘忍的方法屠一殺吧,看誰殺的多殺的新鮮!雖然我同情一些有良知的日軍,但有良知的他們并不是完全沒做過一些事的,像角川那樣的也只能是極少數。他們在殺死我們三十萬同胞的時候未曾有過一絲同情,我們又為什么要本著大家都無奈的博一愛一精一神去同情他們呢?我發現看完電一影的我也變得很偏激,真的有想捏死那些日本人的心態。我明白生命人人平等,我也能洞察侵略軍的某種無奈,但我始終覺得他們并無必要一定要那樣屠一殺,除非他們不是人!
戰爭不是讓人繼續仇恨和報復的,那樣的話戰爭將無止境,但我認為中國人不應該忘卻和不計較那段歷史,不是說發生的就讓它過去吧,發生的就是發生了,你們大和民族應該承認歷史,向中國人民道歉,爭取我們的原諒。哪有像你們這般無一恥地修改歷史還 灌輸給你們子孫后代的,一個連自己的歷史都不敢承認的民族會有脊梁嗎?哪有依然參拜靖國神社的?說明你們承認你們先人的做法嗎?這是不可原諒的!
走出影院后,深深地吸了口氣,慢慢地呼出,又回到燈紅酒綠的現實了,又看到來往同胞鮮活的臉龐了,又能和朋友聊天了。。。雖然這個世界也不太完美,但終歸是沒有大戰爭,天下還 算太平。只可惜今天的一切都建立在鮮血之上,沉重??!
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