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法檢索一本通(上下)》是一本由張衛平著作,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圖書,本書定價:199,頁數:800,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證據法檢索一本通(上下)》讀后感(一):千呼萬喚始出來
俗話說,打官司就是打證據。證據,是司法機關認定案件事實的基礎,以事實為依據即為該意,某種程度上說,證據甚至比法律還重要。然而,如何發現、搜集、整理證據,民事、行政、刑事證據規則有何不同,卻成為法學理論以及司法實踐的痛點,似乎無所不知,又似乎一知半解,模棱兩可。張衛平老師這本證據法檢索一本通,恰好滿足了理論和實務界的需求,為證據規則提供體系化、一攬子的解決方案,為法學學習、備考、司法實務必備工具。
《證據法檢索一本通(上下)》讀后感(二):日常舉證的困難在于無從檢索
作為平頭百姓學習法律的意義,在于不必吃不懂法的虧。 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想要伸張正義、還自己一個公道,十有八九要面臨舉證的行為。 如何舉證,舉什么證?一般人毫無頭緒。而要弄明白這些,必須咨詢專業的律師。 且不說不稱職的律師會誤導當事人,即使稱職的律師在沒付律師費前,也不可能根據你描述的具體情況,完全解開心中疑惑。 《證據法檢索一本通》好就好在受過一般教育的人,誠心誠意用心地探究書中內容,結合自身情況,便能夠明白應該出具何種證據,以及如何出具該證據。 我就遇見過對方拖付不付工資的情況,勞動仲裁部門要求出具我在該處工作的證明或者工資發放的證明。 我平時沒有在工作時自拍的習慣,而且工資發放就是轉個賬而己,沒有工資條,算不算證據呢? 仲裁部門的人一看我為難,不肯再多說,堅持沒證明辦不了。 當時礙于人情,雖沒有再追究,但心里難免一時憤憤不平。 別說我不知道有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了,當時就是找個身邊懂此的人也找不到。 然而《證據法檢索一本通》妙就妙在這里,根據民事法、行政法、刑事法,分類整理的關于證據規則和規范的法律、司法解釋、相關文件及規定,甚至包括案例,可以通過目錄一站式檢索。 通過檢索于是我才知道有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我想,下一次再遇到拖欠工資的人,讓他認錯是絕對有辦法的。 因為通過閱讀,在書中民事證據法類別下的“仲裁證據”一節中,對于一般仲裁過程證據的法律條文、相關司法解釋、行業規定等列明匯總。 經由該書的檢索,進一步查詢具體法律法規,對自事具體爭議的規范,我們便能得到一定的答案。 有了一定的認識,再咨詢他人或律師,就會事半功倍了。 《證據法檢索一本通》名副其實地讓舉證和證據查詢成為一件簡單的事。它幫助舉證者實現自我主張,遇到糾紛不再束手無策,而是通過檢索找方法、找辦法。
《證據法檢索一本通(上下)》讀后感(三):學好證據法不再難了吧
相信法學生明顯感覺到證據法學習具有一定難度,尤其要把握不同訴訟領域證據規則的聯系和差異。張衛平教授《民事證據法》教材曾經指出,民事、刑事、行政三大訴訟領域的證據規則有著密切的聯系和顯著的差異,如同《美國聯邦證據規則》那般統一三大訴訟領域的證據法一直是部分訴訟法學者的目標,但在我國現有立法體例之下具有相當的難度。這在一方面凸顯出三大證據法之間對照學習的必要,另一方面也反映三者之間聯動修法的現象。證據能力、證明力、電子數據、司法鑒定、證明責任、證明標準等等概念和基礎理論是三大證據法共通的,但是證明力的評價、鑒定的啟動、證明責任的分配、證明標準的高低等等又是三者之間有顯著差異的部分。
本書的明顯特色是通過法律規范的條理匯編,為證據法的聯想學習、對照學習、系統學習、專項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市面上刑事證據法、民事證據法教材比較多,但很少有將兩者打通的,學習證據法時容易用民事證據規則套用到刑事案例分析或用刑事證據規則套用到民事案例分析。行政證據法的教材更少,大多見于行政訴訟法的教材。訴訟法的司法解釋又有大量證據性規則,包括民法典也規定到證據方法、證明責任等問題。如果體系化地掌握證據法律規范,幾乎是每一位學習者的一大難題。之前我購買的《證據法一本通》只有民事、刑事,對我的學習幫助很大,學習訴訟法課程或證據法選修課時,很容易就翻到要找的法條,而且每一節基本能將相應知識點的法條窮盡,比很多市面上的教材更加全面和有用。新書拿到手后,很欣喜發現書本在編排和內容上更加全面。
三段論里事實與法律之間“眼光的往返流轉”離不開證據規則,所以我們的理論學習要重視證據法。如今的案例分析不可能只答理論了,要熟悉法條到了然于胸,所以我們的實踐分析也要證據法。作為張衛平老師的小粉絲一枚,現身打卡,大家一起學起來!!!
《證據法檢索一本通(上下)》讀后感(四):初級律師的寶典,中國"證據法"的擔當——《證據法檢索一本通》
考過法考的人都知道法條有多繁雜。分清各部門法是律師的初級功底。律師接手一個案件,首先就需要了解案情,然后進行證據收集。根據案情,制定訴訟策略,依據策略,對證據進行篩選。一個關鍵性證據能決定案件最終的走向,一組證據鏈能直接決定案件的生死。可見證據是非常重要的。
張衛平教授的新書《證據法檢索一本通》,顯然是法律人值得入手的寶書。
法學人都知道,中國并沒有一部專門的”證據法“。與證據有關的內容都散見于三大訴訟程序法、司法解釋。掌握這些內容,成了一件頭痛的事情:如何從不同的法律法規中找到需要的內容。正是有感于此,張衛平教授編寫了《證據法檢索一本通》。
現代社會網絡發達,還需要這樣一本書嗎?答案是需要。網絡對我們的要求是搜索力和信息甄別力。
搜索力,人人必備的技能??上總€人的搜索力是有差異的,有些內容我們能搜到,有些內容只有個別人能搜到。
信息甄別力,是更進一步的技能,同樣也因個體差異而有出入。有些過時的內容,我們會選擇棄用,可有些人完全不考慮一股腦就用上。我曾在知乎上看到某博主引用了一條早就廢止的司法解釋,用以分析案件,實在是令人驚詫。
《證據法檢索一本通》恰恰解決了三個難題:眾多法條、案例來源,信息快速檢索,信息有效性。
整本書區分民事、行政、刑事三部分。
篇目結構上,每部分參照訴訟法關于證據的順序,由基礎到特殊程序層層深入。這樣的結構很尋常,不尋常的是內容。作者不僅將訴訟法中相關法條集結在此,更是將《民法典》、《消費者權益法》、《海商法》等法律、相關司法解釋、相關司法文件、相關部門規章羅列在同一篇章內容下。
每一篇的開頭都有作者撰寫的導讀,對全篇內容進行解釋總結,提煉重點,提示其在民事、刑事、行政三領域的異同。
例如,民事篇“證據的合法性“導讀中,就合法性的四個方面進行解釋。其后的相關條文出自《民法典》、《消費者權益法》,主要集中在可以成為證據的各種信息資料。最后作者還貼心地準備了相關案例,用以說明這部分內容。
還有什么比案例更能說明問題的呢?案例的研習本身就是一個增長執業技術的方式。從相關案例中加深對證據內容的理解,理解法院在裁判時的思維邏輯,為今后執業遇到的相似案例打基礎。
熟讀法律的律師對訴訟程序了然于心,用什么證據、何時提交證據、質證程序都深刻在腦中。那么在使用這本寶書時,只要有明確的方向就可以進行便捷檢索,核準信息。
現在人工智能的普及,許多證據早已不是傳統的書面證據,電子數據逐漸成了訴訟證據的重要組成。比如借貸案件中,當事人雙方的微信聊天記錄就是電子數據的一種。只要在相關章節中查詢內容,就能獲得想要的部分。
疫情當下 ,為適應特殊時期案件審理要求,在線訴訟規則的出臺正適應現實需求。這部分內容收編在此書,體現了該書的信息有效性。
此外,還新收錄了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2022年生效的《法律援助法》。
同時,作者更新了修法內容,保障其工具書的參考價值和引用的權威性。新且全,就是它的強項。
在線查詢法條和它比,少了全局觀。當我們用固定關鍵詞搜索相關法條時,我們可能忽略了其他的關鍵詞,萬一有所遺漏、偏差,可就對不起當事人了。這是初級律師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檢索一本通規避了這一弊端。在民事證據合法性部分,就提及了《消費者保護法》。若是用在線搜索,就會出現沒想全而忽略了這部法律的狀況。此書可謂初級律師的福音。
即使在高度電子化的今天,律師也不太可能完全依靠在線查詢。法典書籍總是案頭書的最佳選擇。
若想要精進證據的運用,《證據法檢索一本通》便是本藍寶書,有它在手經常翻閱,是提高業務熟練度的好伴侶。
【文/云玖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