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奶奶說疫苗》是一本由畢淑敏著作,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裝圖書,本書定價:192,頁數:188,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畢淑敏奶奶說疫苗》讀后感(一):看畢淑敏奶奶講疫苗那些知識
畢淑敏老師,國家一級作家,被稱為“華語世界深具影響力的女作家”,心理咨詢師,內科主治醫師,被稱為“文學界的白衣天使”。她的文字優雅、平和,充滿了春風化雨般的情懷與摯愛,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作品多次獲獎。
《畢淑敏奶奶說疫苗》繪本系列,整書采用硬頁封面、全彩精裝、環保書紙,是畢淑敏老師的最新佳作。它是為小朋友們量身定做的一套知識面廣泛的疫苗繪本,分別描述了狂犬疫苗、天花疫苗、糖丸疫苗、新冠疫苗的作用及相關科學知識。在全民抗疫的當下,幫助小朋友們樹立科學免疫意識以及養成良好的自我防護意識。
《貓狗也瘋狂》小雪因為在家里不小心被小貓咬了一口,奶奶帶著她去接種狂犬病疫苗。一路上,小雪向奶奶請教了很多關于狂犬病的問題,在奶奶的耐心講解下她學會了不少關于狂犬病和狂犬疫苗的知識呢。
《天花永不開放》夏天的時候,小雪看到了媽媽胳膊上有兩個橢圓型的疤痕,而自己只有一個,便非常的好奇。于是問媽媽這是為什么呢?媽媽回答說,因為媽媽不僅接種了卡介苗,還接種了預防天花的牛痘疫苗。
《尋找糖丸爺爺》小雪跟著奶奶去看糖丸爺爺的雕像,奶奶給小雪講解了糖丸爺爺與糖丸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的故事。
《我也要去打疫苗》小雪在學習了很多疫苗知識以后,看見自己家門口的新冠疫苗接種車特別的開心和勇敢,她主動提出自己也想要接種新冠疫苗。
其實接種疫苗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經歷,而許多小朋友因為不了解疫苗,所以害怕打疫苗。
這套繪本的故事深入淺出,特別注重對小朋友的思維啟迪和引導。從小朋友的視角出發,通過小主人公小雪與奶奶和媽媽俏皮的對話,不僅給小朋友們講述了關于疫苗的科學知識,還幫助小朋友們了解疫苗注射的作用,讓小朋友們不再害怕接種疫苗。
《畢淑敏奶奶說疫苗》讀后感(二):有了這套繪本,您家的小朋友再也不怕打疫苗啦!
轉眼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肆虐,已經經歷了兩年多的時間。人類從對它深感恐懼,到學會以科學理智的方式,和它共存,將新冠病毒納入生活常態。不論大人小孩,有了新冠病毒肺炎存在的世界,總有新的變化需要我們去適應。而對于小朋友來說,相比勤洗手、戴口罩,最讓他們害怕的,莫過于“打針”。
在各處疫苗接種點,常有小朋友哭哭啼啼地抗拒打疫苗。可是為了呵護孩子的身體,不受病毒的侵染,帶孩子打疫苗成為爸爸媽媽的不二選擇。可是要怎樣才能讓孩子懂得疫苗的好處,主動配合打疫苗,維護身體健康呢?
今天,向大家推薦一套兒童繪本:《畢淑敏奶奶說疫苗》。這套繪本由著名作家、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內科醫生的畢淑敏老師擔綱撰寫。當畢淑敏老師深入淺出講故事的妙筆,配上了精美生動的圖畫,這套繪本,便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始給他們科普疫苗的故事。
《畢淑敏奶奶說疫苗》四冊繪本套裝
《畢淑敏奶奶說疫苗》不止講了新冠疫苗。全套四冊的《貓狗也瘋狂》、《天花永不開放》、《尋找糖丸爺爺》、《我也要打疫苗》,分別在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場景中,講述了狂犬病、天花、脊髓灰質炎、新冠肺炎這四大病毒性傳染病的惡劣危害。也講述了醫生、科學家如何探索、發現和研制出抗病疫苗的曲折過程。
比如,在《天花永不開放》中,作者不僅講了天花的悠久歷史,還從“人痘”法、“痘衣”法這些中國祖先先知先行的“免疫接種”說起,講到發明“牛痘”接種的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直到后來,1979年,天花病毒終于在全世界范圍內,被全面消滅。當把這樣一個波瀾壯闊的歷程展現在小朋友的面前,他們便看到了人類戮力同心,戰勝傳染病的偉大創舉,也懂得了珍惜前輩的科學成果,愛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與此同時,通過閱讀四個妙趣橫生的“疫苗故事”,小朋友也可以在快樂中學到“特異性免疫”的科學原理:通過將無害的死病菌,或死病菌中提煉的物質,或減毒的活病菌注入身體,隨著身體產生抗體,就能天然地具有防御能力,來對抗病菌。當身體保留了識別某些病菌的記憶,我們便再也不會還上諸如天花、脊髓灰質炎這樣的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繪本的著眼點并不止于向小朋友普及科學知識。精美可愛的配圖吸引了小朋友的眼光,讓孩子們在審美的情境中,加深對文字內容的理解。此外,在提到糖丸爺爺顧方舟讓自己剛滿月的孩子來做疫苗試驗時,書中的主人公小雪小朋友說:“為了更多的孩子戰勝疾病,小雪愿意成為疫苗的試驗者。”如此正能量的話語,激勵每個孩子做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爸爸媽媽們,你們是不是也在期待著,自己的寶貝既有知識,又正直善良呢?趕快和孩子一起翻開這套《畢淑敏奶奶說疫苗》讀一讀吧!讀完了它,您家的小朋友就再也不怕打疫苗啦!
《畢淑敏奶奶說疫苗》讀后感(三):讀《畢淑敏奶奶說疫苗》幫助孩子解讀疫苗是個什么東西?
讀《畢淑敏奶奶說疫苗》幫助孩子解讀疫苗是個什么東西? 你是否面對十萬個為什么的小朋友的問題常常是無言以對? 當小朋友十分害怕打針這件事情時,不知道如何幫助他們消除恐懼? 疫苗到底個什么東西?為什么非要扎上那一針? 帶著這數不清的問題,大人們就算讀過畢淑敏的作品,也應該都來讀一讀這本《畢淑敏奶奶說疫苗》。 70-80后的人大概都讀過畢淑敏,就連外甥女婿第一次上門給我帶的都是畢淑敏的兩本書。我非常喜歡。主要是畢淑敏是一位著名作家,也是心理咨詢師和內科的主治醫生,這次這套繪本出了四套的關于疫苗科普的內容。 認認真真的讀了內容,會發現這是一套很好的伴讀讀物。其中關于《貓狗也瘋狂》《天花永不開放》《尋找糖丸爺爺》《我也要去打疫苗》分別對狂犬疫苗,天花疫苗,還有新冠疫苗等作了解讀。 這種繪本的解讀方式輕松易懂。繪本人物形象可愛生動,就連被貓貓狗狗咬傷都會讓小朋友感同身受。 在看圖了解故事的過程中,了解了病毒的來源、歷史,以及有可能發生的危害。在這樣的科普繪本故事當中,有時候也可以加入一些新聞類的事件。 比如前幾天喜馬拉雅新聞中就有關于小朋友被狗咬在疫苗沒有接種完的過程中,小朋友就中途病故了。這樣的故事,結合科普內容的重要性可以一起教給小朋友,引起小朋友對疫苗接種的重視。 但在這樣的過程中,也要陪伴小朋友面對病毒的恐懼,意識到這些危害性以后,就可以重視疫苗的接種,也可以在心理上減輕關于打針這件事情的抵抗。 在過去的教育觀念中,許多都是被狗咬會死掉,或者是怎樣的教育方法,導致小朋友會對生活有所恐懼。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關于陪伴孩子健康成長的方式有很多,運用繪本的伴讀方式卻是比較特別的。 《畢淑敏奶奶說疫苗》主要是通過有趣生動的語言和畫面,讓3-7歲的小朋友,能夠從小朋友的視角出發,向小朋友傳授疫苗的基本知識,而不是讓孩子恐懼打針本身這件事。當對疫苗的知識有了了解,同時讓小朋友了解了疫苗的發展過程,就能夠潛移默化的幫助小朋友樹立正確的疫苗免疫常識。 這套繪本的四冊內容,非常適合共讀,是家長向小朋友講授疫苗知識的好助手,是孩子緩解疫苗注射所帶來的恐懼的小幫手。 成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主要是輔助小朋友看圖的思考與理解。
《畢淑敏奶奶說疫苗》讀后感(四):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畢淑敏,強!
《畢淑敏奶奶說疫苗》,是著名作家畢淑敏寫給孩子們的疫苗科普繪本,是畢淑敏給孩子們的一份棒棒噠禮物。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畢淑敏寫起兒童科普有模有樣,深入淺出,有理有據還有趣,舉重若輕。這得利于畢淑敏的雙重身份,她最為我們大家熟知的身份是作家,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所以雖然是科普讀物,我們也能看出她在里面運用的巧妙構思,故事引人入勝。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就是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她是一個真正的醫生,在她早期的昆侖系列中已經多次提到,后來更有《紅處方》《血玲瓏》等醫生系列,顯示了她的醫生專業素養,這樣雙重身份的人,肯來做科普繪本,真的是我們大眾的福氣。
這套說疫苗的系列一共有4本:《貓狗也瘋狂》、《天花永不開放》、《尋找糖丸爺爺》、《我也要去打疫苗》,四本中的重要人物都是小姑娘和她的家人,借這一家人的故事串聯狂犬疫苗、天花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和現在大家最關心的新冠疫苗。 四本的切入點不一樣,畢淑敏并不平鋪直敘,每個故事都是用心展開。
《貓狗也瘋狂》從小姑娘小雪被自己家的小貓丸子抓傷開始,一邊讓奶奶帶著小姑娘去打狂犬疫苗,一邊給小姑娘科普狂犬疫苗并不是只包括被狗抓傷,犬是各種小動物的代稱。在這一本里,奶奶還主要講述了古代的時候對于狂犬病的野蠻治法,和發明了狂犬疫苗的巴斯德的故事,這個巴斯德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喝的巴氏牛奶的“巴”,相信經過奶奶這一批講,小讀者們以后喝巴氏牛奶的時候都會心存感激。
《天花永不開放》,從小雪和媽媽胳膊上的預防針痕跡對比展開,讓我們知道了天花已經永遠從這世間消失,這個故事里面最吸引人的就是小雪關于牛痘和人痘的疑問,這中間是經過了中外無數人的努力。
《尋找糖丸爺爺》,這本不僅小朋友要看,大人更應該看一看,我們這些曾經受益于糖丸爺爺的人,也應該默默地在心里給爺爺獻一束花。
《我也要打疫苗》是最跟形勢的一本了,里面不僅詳盡講述了新冠疫苗的情況,還把一家人打疫苗之后的種種不良反應如實表現了出來,透明的就是最可信的。 這套繪本不僅故事精彩,繪畫也非常到位,尤其是貫穿始終的小姑娘,從來都不是傻乎乎戳在畫面中間,她總是在適當的地方有適當的舉動。單單看一雙手,坐在長椅上的時候,她的手自然和奶奶搭在一起,在門外觀察的時候,她的手自然搭在門框之上,在為科學家的小嬰兒緊張的時候,她的手在拍胸口,在分辨牛痘和人痘時,她的手指指向小牛…… 一套繪本用不用心,從細節上就能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