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媽媽》是一本由池邊葵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圖書,本書定價:38.00元,頁數:200,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吶,媽媽》讀后感(一):它存在于此,不再熱烈,卻依然存在——《吶,媽媽》個人簡評兼解讀
說實話挺不錯的漫畫。作者將講述的力道控制在一個微妙的度里,讓故事既不平靜,也不熱烈,仿佛是湖面泛起的波瀾,又像是敲擊三角鐵發出的悠長振動。
就比如說漫畫里背景很少,角色說話時背后總是空落落的,這樣更能讓讓讀者感受充盈其間的角*情感,體會某種在生活糾葛里漫長的情緒。而這些情緒就是故事的波瀾與三角鐵的振動,也是理解故事的鑰匙。
在被遺忘里喚起美好的往昔,被排擠后與好友向著遠方前進,堅強生活很久后終于找到了善意的歸宿,好友突然離別在悲傷后祝福,與家人掃墓前往老家回憶往昔,目睹自然的廣闊發自內心感到活著真好,忽然下定決心好好生活(笑)。
媽媽這個元素,雖然從頭到尾都有在或明或暗的出現,但我并不認為作者是想要講述這個主題。她想要說的,似乎是我們輕聲說出“吶,媽媽”時的感情。不再有兒時整個人貼上去依賴的親昵,也不是全然的稱呼陌生人,而是一種被生活磨損后卻依然溫暖只是如螢火般存在的微妙感情。
《吶,媽媽》讀后感(二):來自母親的愛,溫暖,讓人有成長的力量
一本漫畫集,有很多的故事。每個都不長,講述孩子和媽媽的故事。
有長大離家的孩子和寂寞留守的母親,也有被拋棄的孩子苦苦等待著媽媽,亦或是失去了媽媽的孩子重新得到了另一份如母親般的愛。
無論是哪一個故事,孩子無論是否看上去和母親漸行漸遠,但他們都在用自己的人生,訴說著對母親的愛。生命如輪回一般,將愛傳遞。
雅尼克和莎莎,兩個在修道院的孩子,因為被媽媽遺棄而成為朋友,因為雅尼克又被自己的媽媽帶了回去,原本總是被冷嘲熱諷的她,頓時成了被嫉妒的對象,莎莎自然也很羨慕自己的朋友,她哭訴了對母親的恨,如此隨意地決定著一個孩子的人生,但她也衷心地祝福了自己的朋友,希望她可以安然地度過自己的人生。莎莎想要做母親,她雖然也和媽媽分開了,但應該還保有著那一份來自母親的愛吧。
封閉了自己心靈的孩子,也期待著來自母親的愛吧,而作為母親的她,內心也滿滿都是煎熬。幸好,最后還是團聚了,幸好,每個人都能繼續長大。帶著愛的力量,前行!
《吶,媽媽》讀后感(三):冬日的暖陽,春秋的微風
今年因為一系列“人在囧途”事件,我不得不推遲了回家的時間。1月25日,我滯留在京。恰好那天,北京下了幾天雪,又陰沉幾天的天空,再一次露出了陽光。那天下午,我窩在出租房內,曬著太陽,身邊是兩只貓,斷斷續續看完了這本書。
說實話,收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拒絕的,動畫電影愛看,但已多年不看漫畫了。手感很好,幾次想讀完,卻都是翻了兩頁又丟下。沒想到,她竟能陪伴我那個午后。
標題是這本書給我的感受。細膩、克制、真誠。
那時邊看邊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和被打動的地方,回頭一看竟有這么長了。
也許少有感受現實之愛的人才更能感受那些細致入微的愛與動人之處吧。
每一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曾是少年、少女。每一個老年人、中年人,都曾是少年人。
————————————————————————
《淅淅瀝瀝的雨》
媽媽雖然與你難以溝通,但是一代又一代,母親的愛細致入微,如那淅淅瀝瀝的雨。
——————————
《莎莎與雅尼克》
兩個單純可愛的孩子,相信雅尼克未來會是一個好媽媽。莎莎是個小天使。薇修女也很好。
“她們在跳舞”
《吶,媽媽》讀后感(四):【2022/01/31】『吶,這種簡單卻溫暖的人生』
【2022/01/31】
#做手不離卷的閱讀者#
[日]池邊葵 吶,媽媽
『吶,這種簡單卻溫暖的人生』
2022Day31BOOK16
整理餐廳的時候在地上整出了讀庫去年送的一系列小冊子,于是坐著就翻完了《吶,媽媽》。很短,很好讀,但是很好哭。
尤其是《傍晚的**》,看到最后的時候心情是沒辦法繃住的。去年在B站看了一個泡面番《獨自生活的小學生》,父母雙亡之后的女主角獨自經營著父母留下的餐館生活,廚藝很生疏,飯做得很難吃,衣服上全部都是補丁,可她依然生活,她也遇到了很多好人。
被母親拋棄的和香這段時間一直都在吃面包,學校老師發現了,和她說,有問題一直要找老師幫忙。“魔女”發現了,要“矮胖子”跟著保護她,發現她一直購買店里最便宜的面包,會假裝買多了送給她。最后不得不去孤兒院的時候,“魔女”會說不怕。原來魔女并不可怕,看上去冷漠的人里心里有著最柔軟的溫情。
莎莎和雅尼克這個系列也好,我腦海中已經無限循環《明天媽媽不在》了。
發現“活著真好”的少年,也讓人內心動容。
筆觸很簡單的畫,但是內容卻足夠讓人潸然淚下了。很棒的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