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增肌》是一本由仰望尾跡云著作,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圖書,本書定價:65元,頁數:288,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閃電增肌》精選點評:
●刷新了健身有關的知識
●非常值得推薦的一本科普入門書籍。糾正了很常見的一些偏見和誤解,對于我這個正式健齡一年的小白來說也很有幫助。之前買了一本運動解剖學,但盡是當成生物課本在學了,總是難和實際健身相結合,這回是對健身和相應的飲食方面有了初步的較為系統的概念,其中的術語講解、簡易口訣和范例剖析十分形象易懂。我想我可以進階到深入研究了。
●定位人群是純新手,內容非常少非常淺。但在想做到的部分,已經是完美了。在這個亂象叢生的圈子里,會認真地告訴你減脂要足碳水低脂肪,增肌的核心是大重量訓練,但新手仍舊適合8-12而不是55,泵感可以追求但無須強求,離心收縮很重要但應該相對快而不是慢……但是大部分新手是不可能接觸到這本書的,如果一個人沒辦法分辨對錯,嘩眾取寵的內容一定會更先擊中他,這個矛盾無法解決。一個人想要健身,他是應該聽從施瓦辛格,羅尼,吳龍,還是仰望尾跡云呢?哈哈哈哈哈…………
●面面俱到,對我這個健身新手幫助不少,值得推薦
●2019-2020 微信讀書 @London
●干貨很多,不錯。
●十一花四天時間看完了這本書,雖然已經不是健身新手,但是書中所說的一些健身原則還是很受啟發。內容通俗易懂,適合新手,一些科普也很有用。書的目錄很清晰,回頭翻看的時候能夠輕松的找到想看的內容。
●寫給健身小白的書。難得寫的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入門剛剛好。
●書名挺唬人,純健身小白適用,只要是關注過幾個健身干貨博主或健身一段時間的就沒必要了,這里寫的微博或百度知道都有,非常白話,比較啰嗦,有的、有的句式看得我尷尬
●入門級別,關聯細節沒有,對我來說沒用
《閃電增肌》讀后感(一):或許叫健身概論更貼切一些吧,不過這樣書就賣的少了- =???? =???? ?( ′Д`)?
首先這本書的題目有點標題黨,但還算不影響這本書的價值,可能作者起這個書名一是為了吸引讀者閱讀興趣,二是為了提醒讀者,不要幻想真的存在閃電增肌,因為書中所說,都是給出的一些科學中肯的建議,一些健身基本概論,并不是一本鼓吹速成的書;從內容上看,這本書的讀者定位是健身小白,前半部分都是一些理論性的糾偏知識,并沒有很細節的去講增肌訓練動作之類,后半部分就體現出作者的專業程度了,尤其是對營養學的認知,目前認為達到了很高的層次。
對于自己的收獲方面:讓自己更加系統的對目前所掌握的健身知識進行總結,總體而言總結多一些,增肌關于動作方面的新知識少一些,但關于增肌營養方面的知識很好,尤其是補劑方面,填補了自己在這一方面的知識盲區,也更加堅定自己不用吃蛋白粉的信念。
《閃電增肌》讀后感(二):有用
#讀書.5月.04.043#2021年5月20日,看完了《閃電增肌》。仰望尾跡云大哥實在太能寫,而且每本多有重復,但這本還算系統,有點干貨,或者說特別之處。增肌的效果來說,離心收縮比向心收縮好,可以增加離心阻力或采用純離心訓練,做到慢上快下。每組動作最好力竭,做6到8RM,每個動做3到6組,組間休息30到90秒,3到4個動作,每個部位每周1到2次,單關節動作,3到5個月換一次,多關節復合動作,4到6個月換一次。關于增肌怎么吃,我覺實在是太難算了。但關于補充蛋白質一節還有點意思,他建議訓練前后要分別補充30克蛋白粉和0.5克/公斤體重的糖,前是30分鐘,后是即刻補。補劑他認為除了蛋白粉外,只有肌酸是有用的,先7天,每天25克,然后30天,每天3克,達到肌酸飽和,然后每天2克維持。增肌減脂,每天要有300千卡的熱量缺口,飲食結構應該高蛋白質低脂足碳水。增脂減肥人群不建議中等以上強度有氧運動超半小時,建議低強度長時間運動。不建空腹有氧。
《閃電增肌》讀后感(三):關于增肌的二三事
【個人】關于自我飲食以及增肌規劃的摸索,所以是相對很私人的東西~
因是讀的第一本增肌書籍,所以吸收多于批判,是故就整理一下本書的精華所在,從而調整自己的增肌計劃。
先說下自己的特殊情況,目標在于——減脂且增肌,這也就是書中提到的難點。因為減脂要求熱量虧空,而增肌要求熱量盈余。所以書中提供的方案是高蛋白并且不要制造過多的能量缺口(也有先減脂后增肌這一建議)。
因為也從其他地方學來了“增-減-增”這套減脂增肌理論(即每六周是一個循環,碳水攝入依次降低,隨之升高,又降低),所以綜合兩套方案。
飲食
自己基礎代謝應該為1600~1800kcal(1650為體脂秤軟件計算,1800為公式計算),故取1700kcal,而日均熱量消耗應在1300kcal (手表測量,但問題在于,無法測量無氧運動消耗,但根據4METs估算,那么就是300kcal,而自己平時日活動消耗在400kcal ,有氧運動消耗在500cal )。
故日均總消耗約在3000kcal ,而為了增加減脂速度,我將熱量缺口控制在1000kcal,即換算下來,每日飲食攝入當為2000kcal(但在實操中我飲食通常是在1500kcal左右,故每日缺口在1500kcal,計算下來,也相對吻合:8周實際減重11KG,而熱量計算下來也在11KG左右)。
在比例方面:
(一)體重74kg每日攝入1500kcal版本
蛋白質2g/kg,所以算下來是148g,故范圍值應在135~150g,占比為40%;
脂肪控制在25%的熱量來源(書中觀點),所以算下來是42g,即0.6g/kg,故范圍值應在40g~50g;
碳水缺口為530kcal,即132g,1.7g/kg,占比為35%。
(二)體重74kg每日攝入1750kcal版本
蛋白質不變,135~150g,占比為34%;
脂肪提高至30%(觀點來自《你是你吃出來的》),即58g脂肪,0.7g/kg,故范圍值應在50g~55g;
碳水缺口為630kcal,即157g,2.1g/kg,占比36%。
(三)體重74kg每日攝入2000kcal版本
蛋白質不變,135~150g,占比為30%;
脂肪比例固定為30%,即60g脂肪,0.8g/kg,范圍值55g~65g;
碳水缺口為800kcal,即200g,2.7g/kg,占比為40%。
當然在實操過程不會像上述嚴絲合縫,但不排除不失為一個好的拆解手段以及理解方法。
1、蛋白質。140g達成相對較難,按照目前固定的飲食習慣——每天200g牛奶(3g/100g)、100g雞蛋(13g/100g)、50g蛋白粉(75g/100g)、250g肉類(18g/100g),估算下來約100g蛋白質(缺口需要用雞蛋白——3個雞蛋白約10g蛋白質,或植物蛋白等補充);
2、碳水。一般水果含量約在10g/100g(香蕉等熱帶水果約在20g/100g,含水量較大的水果約在10g/100g,甚至更小,即50g香蕉=50g冬棗=70g荔枝=70g桂圓=100g蘋果=100g梨=100g哈密瓜=100g柚子=100g橘子),因每天需要攝入200g~400g水果(觀點來自《你是你吃出來的》),即碳水范圍在20g~40g;
主食含量約在22g/100g(面包約50g/100g,即50g山藥=150g土豆=100g面包=200g紅薯=200g米飯=200g面條),所以計算下來每天主食攝入450g即可(早餐:150g、午餐:200g、晚餐100g);
3、脂肪。基本不需要特別注意(無論是肉蛋奶類里含有的脂肪或是炒菜時放的食用油,基本都會達標,不濟每天補充10g堅果)。
其它:每周需要吃2~3次魚,1~2次肝臟,每天飲食15~20種,每周飲食30~40種(蛋、奶、每周水果3種、生姜、蒜、辣椒、豬牛雞、兩種魚、肝臟、面包、其它早餐主食2種、米飯、紅薯、土豆、其它蔬菜每周8種(生菜、菠菜、油麥菜、青菜、胡蘿卜、白蘿卜、西蘭花、西葫蘆、茄子、黃瓜、西紅柿、香菇、平菇、杏鮑菇、金針菇、木耳等),這般計算,相對還是較容易達成飲食多元化的^-^)。
鍛煉
終于回到了本書內容。
1、訓練動作通常一個肌肉群3個即可,并且動作3~5個月更新即可;
2、協同肌群安排在一塊相對更適合我,即如下:
3、關于增肌的幾個訓練要素:(1)肌肉收縮方式(離心、向心);(2)訓練負重(RM);(3)個數、組數;(4)組間休息時間;(5)動作速度、(6)訓練頻率。其中(4)、(5)、(6)不做考量,因已固定或自己掌握尚好,特意需要說的是(2)和(3)。
關于訓練負重(RM是試出來的),首先我應該每次記錄自己的重量(這點做得不好,需要記錄自己力量增長情況,當然不排除一些特殊情況,比如當天飲食匱乏或身體不適,這點也需要盡力控制),并且8rm~12rm即可(同一組下,rm盡可能多做),并且當天可以安排一組3rm~6rm。
個數已經明確,組數的話每個動作3~6組(熱身組2組——采取空桿 低重量;10~12rm4組;3rm~6rm2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