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是一本由羅佩著作,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圖書,本書定價:49.80元,頁數:192,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讀后感(一):干貨滿滿的家庭教育
穩定的情緒利己利孩子。《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給無數家長敲響警鐘,告訴家長朋友們,你的情緒深刻地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展。
別讓不好的情緒毀掉我們精心珍惜的親子關系,別讓不好的情緒拖累你的生活。《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這本書是心理咨詢師羅佩的作品。她說家長想要改變孩子,是因為對孩子抱有期望,但是當家長看到的孩子跟期待中的孩子不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要么孩子的情緒失控了,要么家長的情緒爆發了。
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身為家長的我們,也碰到過這樣的情況。特別是當輔導孩子學習、檢查孩子作業時,總有一股莫名的火。我們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孩子,覺得孩子拖拉了,效率低了,所以會莫名地焦慮。經常會聽到這樣的“笑話”,某些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結果氣出病。雖說是笑侃,但是這樣的經歷可能是有不少家長經歷過,怎么避免,那就得穩定自己的情緒,或者干脆眼不見為凈。
但是養孩子,不是別人的事。每個家長都不能逃避,那要面對,就首先要開導自己,怎么穩定情緒,怎么做一個合格的家長,這是我們的必修課。書里告訴我們,不要為發脾氣自責,每個人都會生氣,站在家長的立場讓我們明白我們不是百分百的父母,我們也是我們自己,我們可以有情緒不好的時候,但是我們要接納自己的各種情緒,才能解決問題。如果意識到自己有負面的情緒,那就需要先做點什么幫助自己感覺好一點,也就是釋放自己的壞情緒。
孩子有壞情緒的時候需要疏導,家長也同樣需要疏導壞情緒,自我認可,才會懂得接納孩子的感覺。我們對孩子要求高,往往對自己也是這樣的。不要強迫自己,才不致于去強迫孩子。在忙碌的生活中要見縫插針地照顧好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我現在明白了為什么很多家長勞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容易發脾氣了,因為我們在工作中忙碌了一天,如果這時候回到家看到孩子不乖或是所做所為不能讓自己滿意,壓抑了一天的情緒找到了出口,因為就發火了。
我們要學著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假如出現負面的情緒,讓它流動起來,找一些其他的方式去釋放,而不要把壞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因為不好的情緒不僅讓孩子害怕,而且如果處理不好,也會讓孩子習得同樣的不好的處理情緒的方式。
書里給出的這些忠告和排解壞情緒的方法,是值得我們學習參考的。而且書里也告訴我們怎么去提升自己和提高孩子,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行走得更踏實。
《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讀后感(二):你好孩子才好,育兒先育己
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不少父母都對孩子抱有期望,如果當孩子與自己期望有差距,父母難免會心有落差,容易情緒不佳。《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就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來重點聊一聊。
每個人都會有不好的情緒,但是我們往往在面對外人的時候,會及時地自我控制、調節,可是對孩子,可能是太多親近的關系,再加上我們總以為孩子年紀小,不服管,我們吼幾聲或是發頓火,孩子才會收斂。
因為我們沒有很在意孩子的想法,所以,往往發過火以后,才意識到自己的失常,也才想到對孩子發脾氣是多么不好。
與其在發過脾氣以后再自責,再來跟孩子解釋。不如在發脾氣前,先深吸一口氣,暫停一下。就如書中說的“控制情緒,是有效改變的前提”。
有人就會問了,當火氣上來的時候,怎么去控制情緒,把這火苗壓下去?書中說的一點很在理,“先照顧好自己”,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首先照顧好你自己,這樣才不致于讓你積壓負面情緒。當下的社會,很多父母為了孩子傾盡心力,不僅給孩子過高的期望,也給自己超負荷的壓力。當弦崩得太緊的時候,就容易斷。人也是這樣,當壓力太重,負面情緒太多,就容易爆發。
所以,父母首先要接納自己,允許自己放松,平穩自己的情緒,不對孩子亂發脾氣。
父母為什么會發火,是因為父母對孩子期望值過高。但是如果一味地逼迫著孩子,只會適得其反。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看到孩子的能力,不能只是要求孩子,而沒有教給孩子怎么去提高。
《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探討的不僅是情緒管理的事,重點還在于怎么提高孩子的能力,讓我們看到孩子的天賦。書中后面四章的內容就是關于此的,
一、 明確目標、找到方法,讓孩子體會到學習是快樂的事。
二、 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比如做好時間管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堅持閱讀等。
三、 允許孩子犯錯,因為每次犯錯都是一種學習。
四、 孩子除了學習之外,培養良好品格是必需的。從生活中的各種小事情里培養孩子的大品格。
書中結合例子,提出的這些觀點和建議一針見血,讓父母對孩子的愛愛得有方法,才能讓孩子內心有力量。
《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讀后感(三):情緒穩定的父母養育的孩子更有愛
今年是作為新手媽媽育兒的第六個年頭了,小朋友過了歲之后感覺各方面又有了新的成長。在育兒的路上,每一歲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每一歲也都在迎接新的挑戰。
在育兒路上也不斷的在學習,這個年齡段的養育更多的是培養孩子的一些習慣和如何正確的處理孩子的情緒。
《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是最近入手的一本養育類書籍,作者是國家心理咨詢師羅佩。本書中收集了近80個育兒過程中家長普遍會遇到的問題,將育兒難題以案例的形式呈現出來,幫助父母了解問題背后的邏輯,并給出正向的解決方案,讓父母學會正確的養育孩子。
一:控制好情緒是改善親子關系的前提
我們時常會在社交平臺上看到這樣的內容,家長在生活中因為一些事情控制不住情緒對著孩子發了脾氣,發過脾氣之后又覺得不應該,自責不已。
每個人都有自己情緒,父母也是,尤其是勞累過度的家長們,總會有覺得太累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的一些行為總是會成為家長們發泄情緒的開關。
其實當我們開始產生壞情緒的時候,我們最應該做的是接納自己的情緒,承認自己有壞情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我們接納它,并且嘗試著轉移和控制它,不要把壞情緒發在孩子身上。
二:好習慣是孩子一生的競爭力
好習慣需要從小培養,尤其是時間管理和專注力,這一點在很多家長輔導孩子作業上被格外需要。對于現在的家長來說,陪寫作業已經是每個家庭都必須面對的一個事情,有太多家長容易在這一件事情上碰壁了。
“不寫作業父慈母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已經是很多家庭的常態了,但陪寫作業也是有方法的,孩子在寫作業中容易出現的注意力不集中啊,把作業往后拖延等問題,其實可以通過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的習慣來避免。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來輔助,把會影響孩子注意力的東西拿開,避免做出破壞孩子注意力的事情,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不要不斷批評和指責,以鼓勵為主。通過很多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成好的專注力,在學習上自然事半功倍。
《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里一共涉及到了很多的日常問題,通過案例和圖畫的結合,閱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非常的生動形象,趣味性十足,讓家長在輕松的閱讀氛圍里掌握育兒的小訣竅,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探討自己生活中發生的問題,共同尋求解決的方法,是父母育兒路上的小指南。
育兒先育己,養育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先面對自己的一些問題,去解決好 ,再用更溫和的心態和科學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即是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反向滋養自己的過程。
《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讀后感(四):父母的情緒,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你有沒有過
被孩子“逼瘋”的時候?
作為家長的你,有沒有這樣的煩惱?
孩子在公共場合大聲哭鬧,怎么勸也說不聽;
孩子動不動就炸毛,喜歡發脾氣甚至打人;
跟孩子講道理,什么也聽不進去,一個勁地無理取鬧……
而在面對這些情況的時候,家長們常常會一股火氣沖上頭頂,一言不合就控制不住自己——
“你再哭,媽媽不喜歡你了!”
“你到底想干什么?不要不識好歹!”
當你覺得育兒痛苦時,是因為你用錯了方法,育兒要信科學,不能靠著本能亂打拳。
本書作者羅佩,從事家庭教育工作10余年。書中收集了近80個育兒過程中家長普遍遇到的問題,并將育兒難題用以案例的形式呈現,生動、有趣、不枯燥。手繪可愛漫畫、舒適的字體大小和字間距,讓閱讀更輕松。
理論指導 拿來就能用的方法,幫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好的生活習慣。看過這本書才明白,為什么有的家庭里的孩子自信、自律,而有的家庭的孩子全靠父母施加外力催。
育兒的過程,也是滋養自己的過程,你的狀態決定孩子的狀態。父母首先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的照顧孩子。好父母的標準并不是零吼叫、不生氣,而是即使生氣,也知道自己應該怎么辦。
慶幸及時讀到這本書的家長,從現在開始改變還不算遲。
一般父母如果情緒不穩定很容易使孩子變成兩種極端的性格。
一、性格變得孤僻自卑,缺乏安全感。家庭中要是父母經常性地沖著孩子發火吼叫,孩子就容易缺乏安全感。久而久之性格也會變得比較孤僻敏感,或者比同齡的孩子更加自卑,會容易因為害怕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造成一定的性格缺陷。而這種性格的缺陷往往伴隨孩子的一生很難改變。
二、不服管教,叛逆。孩子不能經常打罵,否則容易出現另一個極端,有的打著打著就習慣了。棍棒教育已經對他不起作用,變得天不怕地不怕。特別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更加難以管教,很容易使孩子誤入歧途。
另外父母情緒暴躁教育出來的孩子,以后也容易變成像父母一樣的人。家庭的教育存在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樣環境的作用下,孩子很可能走上父母的老路。
情緒會傳染是可以影響到別人的,好的情緒處在一個輕松的氛圍里,心情愉悅。而壞的情緒就像生活在一個壓抑煩悶的空間,讓人喘不過氣來。孩子的生活環境很重要,而這一切都取決于父母。
一個人的情緒透露著一個人的格局,決定著一個人的未來。研究表明,脾氣急躁的人往往更難以成功,即使這個人再聰明。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無法沉著冷靜地思考,就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只有保持穩定的情緒,才能有條不絮,從容不迫地把問題解決。
02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怎么做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1.每次發脾氣前先想想你是孩子的榜樣,想一想做任何事情前可能發生的后果。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再作下一步的決定。
2.對待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孩子犯錯事是常有的事,因為他們思想比較不成熟,本身就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教育。面對孩子做錯事先不要急于責備,而是要耐心教導。指出孩子的不足,積極地幫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以及改正的方法。
3.懂得欣賞,多多肯定孩子。教育是一門學問,孩子雖然會犯錯誤,但是也不要一味地指責。學會發現孩子的優點,并且加以肯定,批評和夸獎兼用。懂得適當地夸獎,說不定比一味地指責教育更加容易讓孩子接受。
4.不要過度干預,教育需要講道理。孩子的世界跟我們成年人不一樣,有時候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不要以成年人的角度去要求他們。過度的干預只會讓孩子失去本心,沒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我是初為人父,對于孩子以后的教育 現在就開始迷茫,這本書教會我很多,也是真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