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做手術之前從來沒有用毛筆正兒八經完整地作過畫,只是在裁剪閑暇之際偶爾用各種筆勾一下線,繡個花而已。
母親年輕時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裁縫。在我的記憶中,從早到晚找她做衣服的人從來沒有斷過,這種情景,一直延續到改革開放。有一天我將裁好的16開紙遞與母親,和她說:“媽媽沒事畫一下畫吧,也算鍛煉身體,許多老年大學都算一門功課呢!”
她很樂意做這樣的事,將一只硯臺、小墨條、幾支國畫顏料、兩支毛筆整齊地放在靠近窗臺的一張大桌子上。我找出一本齊白石的手稿畫冊讓她看,她先用鉛筆在一張廢紙上起稿,我看她畫得很投入,也不便多說,任她在紙上馳騁。
她畫山狀如蓮花,畫水波光粼粼,畫樹婆娑分明,雖然水不容泛,人大于山,但在視覺上卻處處合乎想象。我的要求是僅限畫橫幅,不著色,以水墨為主,主畫山水。因為畫大幅太累,對康復的人不好,著色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水墨豐富了照樣精彩,畫山水容易調整。
前幾幅的作品構圖簡單但味道十足,我便鼓勵她繼續畫畫,每天一張,不要貪多,并將畫作用手機拍下來,發到朋友圈里。評論的結果是都由衷地佩服母親的繪畫天賦,點贊的人多,好些是名畫家。悅石恩師在拜年短信中用語音給我回復短信:“曉國好!全家好,你母親畫得不錯,真是幸福??!”當時我便感動得熱淚盈眶。許多不愛發言的粉絲也都贊美或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對母親說,你看你畫得多好,許多人在夸您呢。她也樂此不疲,有時候竟忘記了做飯。每天畫一頁,即34乘17厘米的小橫幅,偶爾也立著畫。有牡丹、孔雀、鳳凰、竹、蘭、梅、依窗的民國美人,都是年輕時的記憶,有幾幅已著色,有粉質的感覺,但不顯得沉悶,雅得很。
我琢磨,母親的畫到底好在哪兒?像她這樣畫畫的老太太多了去了,為什么許多畫畫的人也在贊她?我總結了一下,可能有如下幾點。一是真,創作無羈絆,天馬行空,任我邀游。二是樸,母親用線以拙為主,吸收了許多民間的東西,如剪紙、繡樣,場景多為生活中記憶的東西,如梯田、山川、河流、樹木,不畫沒見過的。第三點十分重要,能將一幅方寸之間的筆墨安排得井井有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母親畫了十幾天之后,畫幅中的山脈組合越來越多,狀如蓮花、筍頭、饅頭,安排處理又不板滯,畫面效果又如版畫,各種方法兼而有之,將人帶入一處毫無塵囂的世外桃源。所以研究傳統的人感嘆她的架構,搞現代水墨的朋友感嘆她不經意偶成的當下水墨抽象意味,感嘆她的天賦的確超出常人。
母親所畫十二生肖裝池成冊,持與恩師悅石先生觀看,先生觀后說畫得好,欣然在冊頁上題寫“造化在手”,且題了冊頁簽“閆引枝十二生肖冊頁”。本人十分感謝,擬將母親畫作結集成冊,讓她在有生之年就這樣自由自在地畫畫,安享晚年。
母親回鄉下老家居住,沒事時養養花,種種草,做兒女的看她一天一天恢復也很開心,她見自己的作品裝裱后的樣子,也吃了一驚?;乩霞抑坝仲徚艘恍┘埞P準備每日畫一些。每次通話,我第一句便是:“媽,近來畫畫了嗎?”她說:“畫了!”我心想,只要她開心,身體健康,畫不畫無所謂,不過心中覺得她不畫畫太可惜,也許她往后畫畫不如這本集子的高度,但母親堅毅、虔誠、樂觀的態度一直鼓勵著我,使我不敢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