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軍節時,我想起原部隊的戰友,許多美好的回憶涌上心頭。
我1964年參軍到部隊,三個月新兵訓練結束后,被分配到部隊醫院門診部。醫療系統女性多,接待我的是我退伍后稱為大姐的老兵。隔壁口腔科還有一位和這位大姐同姓的女兵,她倆給我的印象很深,幾年的部隊生涯,她們特別照顧我這個新兵。
那段時期部隊的業余生活內容不算多,我們經常打乒乓球、出黑板報,有時對內還搞過一些文藝宣傳。
后來,大姐結婚了,和大姐夫住的是部隊分配的小房子,每戶之間的板壁都很薄,床鋪就是竹床面,桌子是小學生課桌,很簡易的幾件家具。一年后用我帶到部隊的相機給他們的女兒拍了幾張照片。
隨后二姐也結婚了,二姐夫是大姐夫介紹的戰友,后隨部隊調動到北方了。
退伍后,大家失去了聯系。時光飛逝了幾十年,在2013年我們又取得了聯系,在醫院門診部部分戰友的努力下,我們幾十位戰友終于在上海相聚。戰友們激動萬分,有說不完的話要傾訴,每個人都介紹了分別后各自的經歷。當時,我們到老部隊的所在地參觀,我在聚餐時朗讀了事先寫的一首小詩:“甬城朝霞軍號響,昔日靚女少年郎。工作學習共數載,一朝分別兩茫茫。今日重逢在浦江,相擁互尋舊模樣,鬢霜莫為蹉跎嘆, 最美不過紅夕陽。”
我和大姐二姐添加了QQ號,后來又有了微信號,這樣互通信息和照片更方便了,并約定在春節去大姐家過年。
在大姐的新居,我們回憶了老部隊的時光,大家又說又笑,談到往事,特別是大姐結婚的新房,掛滿笑容的臉上又落下幸福的淚珠。那次春節,先是按部隊的傳統包餃子,后又拿出各自帶來的食材燒出家鄉菜。吃過飯,我們上街看看第二故鄉的巨大變化,拍攝了多張照片,過了個愉快的春節。
后兩年,大姐二姐到鎮江游玩,我盡地主之誼,每次聚會都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這份純真的戰友情,讓我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