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當了一輩子農民,跟土地特別親。他常年跟田里的莊稼打交道,春種、夏耘、秋收,每天都在田里忙。即使冬天農閑季節,父親也是經常往田里跑。他看看麥子如何過冬,有時還用腳踩踩腳下的土地,感嘆一下冬天的土地有多硬。我想父親每天都要去土地上走一遭,就跟我每天必須要讀幾頁書才能入睡一般,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情結。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農村的防疫措施也特別嚴格。村干部每天“巡邏”,嚴禁村民隨便外出,誰如果還敢像往常一樣扎堆閑聊,立即在大喇叭上點名批評。父親一向聽指揮,這段時間一直在家過宅生活。開始的時候,他在家里轉來轉去的不適應,母親說他像陀螺似的。后來父親在電視上關注到疫情形勢嚴峻,抗疫是全國人民共同的大事,他終于安心宅家了。這一宅就是一個多月,父親那親愛的田地就在村邊,可他管住了自己的腳步,沒有去看過。這段時間,父親經常盯著家里的月份牌念念有詞:“春分,雨水……”他想念土地。
大家的努力有了成效,我們當地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政府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農民當然也要走向田間開始春耕。父親得知這個消息,簡直有些心花怒放了,趕緊招呼母親把他干活的衣服找出來。我們又聽到父親哼起了小曲,這久違的曲調讓我想起了一句詩: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終于又能走向田間了,父親精神煥發,躍躍欲試。
村里要求大家分批出門勞動,堅決不能扎堆。往年的這個時候,鄉鄰們三五成群湊在一起,聊聊節氣,預測一下年景,田里一派熱鬧場面。今年大家都服從安排,一律各干各的。實在想搭腔的話,大家就“隔空喊話”:“二叔,麥子返青了,長勢不賴啊!”“是啊,東子,準備澆返青水吧!”
父親踏上久違的土地,特別興奮。他先繞著麥地走了幾遭,然后很感慨地對我說:“春天果真早來了,土地都變得這么軟了呢!”父親認真觀察麥子的情況,今年雨水比較多,麥地里還算濕潤,不急著澆返青水。
這幾天,父親每天都往田里跑好幾趟。他找了塊地,準備種向日葵。刨地的事本來可以用機器。可父親偏偏要自己用鎬頭刨地。母親罵他憋瘋了,勁兒沒處使,可他非常執拗,堅持用鎬頭刨。他笑著說:“你們誰也別幫忙,那塊地我三下兩下就能刨完。我就是想試試,我的鎬頭還好使不!”我好像理解了父親,他的做法,就跟我喜歡拿起一本心愛的舊書看一樣,要找找久違的感覺。
“你聞到了嗎?春天的土地都是香的!”父親一邊刨地,一邊對我說,我在給他打下手。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撲面而來,我同樣也真切地感受到春天就這樣與我肌膚相親,這種感覺很美好。“這塊地過陣咱種點向日葵,去年老六家種了,長得特別好。向日葵可以榨油,這油炒菜吃特別香。向日葵是個好東西,整天圍著太陽轉,就像我整天圍著莊稼轉一樣,嘿嘿!”因為興奮,父親的話特別多。我聽出來了,父親打算種向日葵,有一個原因是鐘情向日葵的品性。父親種莊稼,真的種出境界來了,很多東西都不僅僅是為了溫飽,而是上升到了一種精神層面的追求。
此刻,春天的土地上,很多像父親一樣的農人在忙碌著,他們讓大地重新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