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一個人一旦成為父親或母親,他會一輩子把孩子當孩子看待,即使他們越來越大,孩子越來越不需要他們。 作為孩子,你為父母做過什么?最多也就是過年回家打個招呼。甚至有很多人連這個都做不到。 回家度假已經好幾天了。雖然已經二十多歲了,但還是過著“衣伸手,飯張口”的生活。為了給我一個安靜的讀書寫字的環境,我媽連敲門都很小心。

有一次,我開玩笑地跟我媽說:“媽,你是不是覺得我很不孝?”母親停頓了一會兒,然后說:“不,其實她小的時候,就跟你一樣,對父母指手畫腳。后來和你在一起,我真的發現做一個好媽媽不容易。你不用太擔心我。 因為將來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你就知道你對孩子好,我對孩子好,上一代對下一代好,這樣我們的子孫后代都好。至于你現在不能更孝順,也沒多大關系。
聽了我媽的話,我其實挺驚訝的,因為我覺得她可能會趁機“教訓”我幾下,像往常一樣抱怨我,擔心我,怕我這種板著臉不會做飯的人以后被婆家嫌棄。 但她的回答讓我明白,當一個人真正發自內心地尊敬父母時,他必須親身經歷為人父為人母的過程。 其中的艱辛,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
但是,是不是說我們這些還沒有成為父母的人就不能孝順父母了呢?不 以前我覺得只要自己不斷努力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那就是最大的孝順。 然而,現在越來越覺得,父母最需要的,也許是作為孩子,我們應該多和他們說話。 我媽一直反對我嫁到省外。她一直覺得嫁到省外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就算她每個月給自己寄一大筆錢,又有什么用呢?她三五年回不了家,還不如日夜守在身邊的兒子,雖然沒有多大的成就。
當然,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認為他們應該努力提高自己,這樣他們才能有一個更好的晚年。 雖然很多時候,為了事業,要去很遠的地方。 然而,有些人認為最好和父母在一起。雖然不能給他們最好的醫療,但至少能感受到他們的孝心。
對于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能滿意就最好了。 我想,至少現在,我還和父母在一起,應該從各種小細節多關心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