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去世十五年了,但回憶起與她在一起的日子,總是那么溫馨。
母親青年時愛打長辮子,她的長辮烏黑發亮,長近兩米,是村子里的一道風景。母親很珍愛她的辮子,留了不少年。1984年,我考上外省的中專,上學需要錢,母親就偷偷地把辮子剪了去賣,換成我的生活費。
小時候,我一度迷上了玩牌賭錢。一次輸錢后,我就偷拿了家里五分錢。當時,我睡在爺爺家。沒想到,晚上十點,母親不顧天黑趕到爺爺家,把我從床上拖起來,用棍子“懲誡”了我:“不該拿的東西絕對不能拿!”從此,我長了記性,再也不賭錢,也從不亂伸手。
母親很能吃苦。1978年春,句容縣委號召人民會戰句容河。“誰英雄,誰好漢,請到句容河上比比看!”戰旗獵獵,母親也成了挖河大軍中的一員。白天,她挑挖土方,晚上,她與同村幾個婦女一道,下到坡長為幾十米的河底挖沙,然后用筐子挑上來,賣給人家換錢。漆黑的冬夜,高一腳,低一腳,母親需要花多大的氣力,才能掙來幾毛錢啊!為了她三個子女的生活,母親用命在拼。
母親沒有文化,但有時卻迸發出驚人的智慧。
我十歲那年秋天的一個晚上,父親到縣城糧站賣稻子,遲遲未歸。母親很擔心,就與我一道到縣城找他。到了縣城,被告知父親已沿著另一條路回家。我們又匆忙往家趕。剛出城,見后面趕上來一個五大三粗的壯漢,手里還拿著一根棍子。這個壯漢問我們到哪兒去。母親靈機一動,指著前面閃著燈光的村子說:“我們馬上要到家了,就是前面這個村子,有人在前面接我們呢。”壯漢一聽此話,悻悻地朝前走了。其實,此時我們離村子還有六里多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