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對話增強故事張力
如何增強故事張力是我們在故事創作中遇到的一大難題,但同時也是大家不可避免要做的事情。對話則是可以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之一,其核心是沖突,所以沖突也是增強張力的重要元素。
隨著故事發展,人物之間的心理沖突、言語沖突、肢體沖突或者是三者組合也會隨之越演愈烈。沖突激烈與否,人物或沉默不語,或激動難耐,這些是不同程度張力的體現。
此外,一段對話的核心沖突不一定是明顯的爭吵、打罵,也可以讓人物面臨威脅,或冒險,或失去,或內心掙扎,或與他人背道而馳......
同時增強張力也可以運用一些技巧:
1. 沉默
有時可以讓人物暫時脫離對話,思考一些事情,若他思考的事情難以啟齒,為什么難以啟齒?萬一說出口又會發生些什么?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他人的行為和對話仍在繼續,這里便是張力所在。
2. 情緒失控
當人物面臨讓其逐漸失去理智的局面時,也是在增強張力。若焦慮、緊張、害怕、興奮等情緒過頭,都有可能讓人失去理智。
3. 巧妙安排提示語
有時候在對話中插入一些提示語,讓對話拉長,也會增強張力。比如下面這兩段對話:
A:“別再來找我,”她用沙啞的聲音嘶吼著,“我再也不想見到你了!”
B:她用沙啞的聲音嘶吼著:“別再來找我,我再也不想見到你了!”以及“別再來找我,我再也不想見到你了!”她用沙啞的聲音嘶吼著。
當我們讀出來可以感受到第二種方式的對話情緒是平的,而第一種則會給人帶來前后情緒強烈程度不一致的感受。
4. 節奏
在之前的筆記中,我們有提到過這一話題,不同的節奏也會為故事增加張力。對話節奏突然轉變,可能因為人物的情緒已經達到失控邊緣,就像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這也是對比手法的巧妙之處。
5. 懸念
懸念可以增加故事張力,這是毋庸置疑的。制造懸念是為了向讀者的大腦傳輸某種觀念或即將發生事情的訊息,以至于讓后面的情節不會太過突兀,同時也可以不斷勾起讀者的好奇心。
除了以上這些點,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場景的開頭和結尾。這兩個地方同樣需要張力,特別是故事開頭,張力可以抓住讀者的注意力,而場景的結束也需要張力來吸引讀者跟隨作者去到下一個地方。
二、甜酒小結
增強故事張力,重要的一點是故事沖突,而在這其中如果想讓沖突看起來不是平平無奇,就需要通過對比來襯托沖突中的波瀾曲折。
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懸念,當鋪墊完成,所有不可思議的情節最終也會順理成章地發生,既意料之外又有跡可循,這里可以看一下非常經典的歐?亨利式結尾,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三、書籍信息及說明
書名:《這樣寫出好故事:人物對話》
作者:【美】格洛麗亞·肯普頓(Gloria Kempton)
翻譯:韓雪
來源:“增強張力與懸念——利用對話加劇沖突”第190-2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