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夏至節氣的民俗活動及養生食物,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夏至節氣的民俗活動
1、夏至日祭神
前言有說到,古代夏至節的隆重程度不亞于端午節。而這個習俗從周代就開始有了,朝廷除了舉行隆重的祭神儀式,祈祝國泰民安。而各地農民則忙著祭祀神靈,以祈求風調雨順。北方人多求雨,以防干旱;南方人多求晴,防止澇災。宋朝時期,從夏至這天開始,朝中百官還要放假三天。時至今日,許多地區仍然保留了夏至日祭天的習俗。
2、夏至吃面條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日,最不能少的就是那一碗細水長流的“夏至面”。夏至面是漢族風俗,流行于全國大部地區。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面是也。”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夏至雖不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但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人們從夏至開始改變飲食,以熱量低、便于制作、清涼的食品為主要飲食,面條通常為一般家庭的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3、互贈折扇脂粉
在古代的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成為制度。而在古代的大遼國,夏至日有婦女互相贈送折扇、粉脂囊,除去身上的汗漬味的風俗。《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借以生風;“粉脂”,以之涂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
夏至的養生食物
1、黃瓜
《本草求真》里提到黃瓜“氣味甘寒,服此能清熱利水”,所以,酷熱的夏天多吃些黃瓜是有好處的。黃瓜的含水量為96%~98%,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它含的纖維素很柔嫩,這對增進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泄及其降低膽固醇均有一定效果。
2、苦瓜
中醫認為,苦瓜味苦、性嚴寒、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味道,吃后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熱防暑。苦瓜不管是涼拌,炒還是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得熟、并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去火”的目的。
3、番茄
番茄性平味甘、酸,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健胃消食、生津止渴、補血養血和增進食欲的功效。大量的維生素C是人體結締組織所需要的成分,它對軟骨、血壁管、韌帶和骨的基層部分有增大其動力和伸縮自如能力的作用。
4、南瓜
南瓜具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等功效,含蛋白質、胺基酸等營養素,也含豐富胡蘿卜素,能保健視力、改善血糖強心固腎氣。
5、鴨肉
鴨肉性偏涼,富含蛋白質,而且由于屬水禽,不論煮粥還是煲湯,都可以養胃生津、軟化血管,是肉類中不可多得的清涼解暑食物。很多人為了追求清涼解暑,而使飲食過于清淡,造成蛋白質攝入不足,體質虛弱。實際上,鯽魚、雞肉、泥鰍,包括瘦豬肉等,都有清暑熱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注意不可過量食用。但羊肉、牛肉、狗肉等熱性食品,需適量選用。
6、玉米
玉米補中健胃,除濕利水。宜于脾虛泄瀉,濕熱泄瀉。
7、花菜
花菜有白、綠兩種,有增加食欲、生津止渴、解熱毒等功效,同時也含豐富的維生素C、B群、胡蘿卜素。
8、絲瓜
絲瓜有清熱解暑的功效。歷代醫藥典籍及其《本草綱目》皆說絲瓜能“清熱利腸”。暑天吃些絲瓜湯,能消暑解熱。做湯時烹煮時間不宜長,最好能保持絲瓜的鮮綠色澤。絲瓜皮及其絲瓜花一起熬水代茶,也有防暑解熱之效。
9、茄子
《本草綱目》上說“茄子味甘、性寒、無毒。主治寒熱、五臟勞損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腫寬腸”。《醫林纂要》稱茄子“寬中、散血、止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茄子中豐富的維生素P,可增強細胞間的粘著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及其增進傷口愈合。所以,常吃茄子可防治腦溢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癥,對慢性胃炎等也有一定醫治效果。
10、菠菜
菠菜可補血潤腸、止渴,為避免菠菜中的草酸與鈣形成草酸鈣鹽,建議先以熱水汆燙,去除草酸再食用。
11、冬瓜
冬瓜有很好的清熱解暑功效。夏天多吃些冬瓜,解渴消暑、利尿。因其利尿,且含鈉極少,所以是慢性腎炎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孕婦水腫的消腫佳品。它附有多種維生素及其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
12、蓮藕
蓮藕具清熱安神、涼血散瘀功效,含維生素B、磷、鐵等礦物質,可改善貧血、消炎抗菌、降血脂、血壓。
13、綠豆
工作及其勞動之余,喝一碗綠豆湯,自有神清氣爽、煩渴盡去、暑熱全消、心曠神怡之感,這是因為綠豆起到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
14、鯽魚
鯽魚補脾利水,宜于脾虛水停于胃,脾虛泄瀉。不宜油炸,不宜與薺菜同食。
夏至養生食譜
絲瓜西紅柿粥
中醫認為絲瓜性平、微涼而味甘,有清熱祛暑、解毒涼血、祛風化痰、潤肌美容、通經絡、潤大腸、下乳汁等功效。而番茄性平味甘、酸,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健胃消食、生津止渴、補血養血和增進食欲的功效。現代營養學認為兩者富含多種維生素。絲瓜西紅柿粥有清熱祛暑、除煩止渴、補益利五臟之功,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絲瓜五百克,西紅柿三個,粳米一百克,蔥姜末、鹽、味精適量。
做法:絲瓜洗凈去皮,切小片西紅柿洗凈切小塊備用。米洗凈放入鍋內,倒入適量清水置火上煮沸,改文火煮至八成熟,放入絲瓜、蔥姜末、鹽煮至粥熟,放西紅柿、味精稍燉即成。
百合綠豆粥
在夏季,天氣十分炎熱。因此,降溫防止暑氣是十分必要的。這種百合綠豆粥可以消暑降溫,清熱解毒,在夏季多喝這款粥,對身體很有好處。
材料:百合30克、綠豆50克、大米100克、白糖30克。
做法:將百合洗凈,綠豆洗凈,去泥沙;大米淘洗干凈。將大米放入鍋內,加入300毫升水,再放入百合、綠豆,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煮熬1小時左右,加入白糖拌勻即成。
五豆粥
中醫認為,五色入五臟,五豆粥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A等物質。綠豆清暑熱生津,赤小豆消腫利水,炒扁豆健脾止瀉,黑豆除煩解毒。五豆粥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和胃等功效。
材料:黃豆25g,綠豆25g,赤小豆25g,黑豆25g,炒扁豆25g,紫米50g,大米100g。
做法:把豆子洗凈,用清水浸泡至少4小時。泡好的豆子放在鍋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熬,1小時之后關火。不要打開蓋子,在鍋里燜15到20分鐘,這樣五豆粥就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