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陽歷10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下面是小編整理了霜降節氣的習俗及注意事項,來欣賞和學習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霜降的習俗
1、霜降吃柿子
在泉州市,如果到了霜降是一定要吃柿子的,因為當地的人民認為,吃柿子可以幫助御寒而且還能補筋骨。老人們在這一天多數都會吃柿子,他們覺得柿子有預防感冒的功效,而且還能幫身體補水,預防嘴唇開裂。
深秋的時候柿子正是上市的時間,如果家里有柿子樹的,這個時候也基本都成熟了。這個時候的柿子皮很薄,而且果肉很甜,營養價值也比較高。如果你在深秋的時候不知道應該吃什么水果,不妨就選擇吃柿子吧!
吃柿子雖然對身體健康有益處,但是也必須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吃,比如說不建議空腹吃柿子,可能會導致腸胃不適。另外每次吃一個到兩個柿子就足夠,不宜吃太多。假如患有一些胃炎、糖尿病之類的疾病,則不建議吃。
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膠,吃柿子后總有一部分留在口腔里,特別是在牙縫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易對牙齒造成侵蝕,形成齲齒,所以在吃柿子后應該馬上喝幾口水,或及時漱口。
秋季是大閘蟹上市的季節,中醫認為,螃蟹與柿子都屬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從現代醫學角度看,含高蛋白的蟹、魚、蝦在鞣酸的作用下,易凝固成胃柿石。
2、賞菊
賞菊花似乎是秋季所有的節氣都會有的一個習俗,因為菊花在秋天開放,所以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家人朋友一起到公園走走,十分放松。
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在古代的時候,他們覺得菊花是有著不一樣的意義的,會被他們認識是“延壽客”、不老草。《雜五行書》說:在屋舍旁種“白楊、茱萸三根,增年益壽,除患害也。”侵害身體的晚秋寒氣在古代常被視為鬼魅惡氣,能驅風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間作驅病療疾之用。
3、吃牛肉
廣西玉林地區的習俗是在霜降的這天要吃牛肉,不管是早晨還是中午和晚上,都要吃牛肉,比如說牛肉河粉、牛腩煲之類的,祈求冬季身體健康。
其實這也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因為牛肉是熱量比較高、蛋白質豐富的肉,所以很適合天冷的時候來吃,同理羊肉和兔肉也是這樣。
4、送芋鬼
小孩以瓦片壘梵塔,在塔里放柴點燃,待到瓦片燒紅后,毀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隨后將瓦片丟至村外,稱作“送芋鬼”,以辟除不祥,表現了人們樸素的吉祥觀念。
5、登高
秋季山林、高山空氣新鮮,大氣中的浮塵和污染物較少。霜降時節登高遠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還可舒緩心情。
霜降的注意事項
1.膝關節部位
在生活中人們應該要護理好自己的膝關節,要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膝關節都是首當其沖的一個身體部位,這個部位也是比較容易受到寒氣侵害的部位。人體的膝關節看起來非常的堅硬,但實則非常脆弱。人們在受涼的時候,非常容易患上像是風濕病等慢性疾病。
并且現在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在秋冬季節不喜歡穿厚的褲子,多數的人只是薄薄的一層打底褲搭配一條小短裙,看起來非常漂亮。不過這樣穿著對膝關節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長時間下去很有可能會讓膝關節就會被傷害到,所以,秋冬季節我們應該好好保護膝關節。
2.腹部
到了霜降時節人們應該要護理好自己的腸胃,這個節氣對人們的腸胃一個很大的考驗,所以大家應該要對腹部重要的保護一下。腹部是非常容易受涼的部位,不但在夏天的時候不能讓腹部吹空調,到了秋季也不能讓腹部受涼,有胃病的朋友們更應該小心。
3.頭部
我們的頭部是非常容易受涼的部位,因為其他部位我們起碼還有衣服保護,頭部是沒有保護措施的,寒氣容易從我們的頭部入侵我們的身體,很多人在感冒以后會感覺到頭暈頭痛、昏昏沉沉的感覺,這就是寒氣入侵的反應,所以我們出門在外一定要保護好頭部,晚上好不要洗頭,洗完頭發也一定要把頭部吹干再出門。
4.腳部
我們的腳部是我們身體的第二心臟,我們的腳部上面有很多連接我們身體五臟六腑的重要穴位和經絡,所以我們的腳部也要進行保暖。
注意室內養生
干燥、寒冷的天氣我們不能控制,但是我們能改變室內環境。
1、保持適宜溫度。室內應控制在18—23度之間,千萬不能太熱了,本來我們就干燥,越熱濕氣越蒸發,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相差很大,也容易感冒。
2、適宜的濕度,在干燥情況下病毒細菌更容易繁殖,所以要保持保濕或者加濕器,用一盆水擱在臥室,還有用濕拖把拖一拖。
3、加強通風。室內門窗禁閉六個小時,氧氣下降20%。我們一天24個小時,如果關著門窗,你就嚴重缺氧。所以早晚要開窗通風15分鐘,一方面氧氣充足、新鮮空氣進來了,病毒細菌它的密度也就是降低了疾病的發病率。
4、屋內可以適當擱一些花草,濕潤一下空氣,但是記住晚上不要擱在臥室里。
霜降吃什么水果好
1、橙子
橙子是秋天上市的水果,橙子種類多,有甜橙、冰糖橙、臍橙等。
橙子中富含大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豐富,還含有檸檬酸、氨基酸、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脂肪、微量元素等成分,食用后有抗氧化、補充能量等養生作用。
2、橄欖果
霜降節氣時還是橄欖果的豐收季。
橄欖果味甘澀酸,性平,入肺、胃經。果肉中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纖維素、脂肪、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食用后可以清肺利咽、生津解毒,對于秋天空氣干燥引起的咳嗽痰多、嗓子痛等癥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3、板栗
霜降節氣時,正是板栗上市的季節。
中醫認為,板栗味甘性溫,入脾、胃、腎三經,食用后可以養胃健脾、活血止血。《本草綱目》稱其有“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栗懸干,每日吃十余顆,次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
板栗的食用方法較多,可以生吃、熟食,也能加工成各類食物。
南方
南方常常將板栗做成菜,烹飪后端上餐桌。
北方
北方喜歡用糖炒,做成香甜的糖炒板栗。
4、石榴
霜降節氣時是全年最適合吃石榴的季節,此時的石榴味道甜蜜、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石榴中含有糖類物質、氨基酸、蛋白質、礦物質、檸檬酸、鞣質、維生素、硫胺素、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食用后可以健胃提神、解酒醒酒。
5、蛇果
蛇果中含有脂肪、蔗糖、膳食纖維、果膠、蛋白質、維生素、胡蘿卜素、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食用后可以美容養顏、減肥瘦身。
霜降空氣干燥,秋燥較為嚴重,此時可以適當的吃些蛇果,幫助緩解干燥。而且秋天是腹瀉的高發季節,適量吃些蛇果可以預防腹瀉。
注意事項
蛇果中含有大量的糖類物質、鉀鹽,過量食用不利于心臟以及腎臟的保健。
6、鮮棗
霜降節氣前后正是鮮棗上市時候。
鮮棗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例如:蛋白質、脂肪、糖類物質、水溶性膳食纖維、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物質,食用后可以為身體補充能量、補血補氣。
霜降我們應該如何養生
秋末時節,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多吃生津潤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蘿卜等食物,搓揉迎香穴鼻翼兩側,練練呬"嘶"音字功等,都有助于我們預防呼吸道疾病。
天氣逐漸變冷,身體局部保暖不當或人體為適應寒冷的刺激而有所增加的新陳代謝等原因,使得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的發病隨之增多。尤其是有消化道潰瘍病史的人,要特別注意自我保養,一定要堅持醫生的指導治療,避免服用對胃腸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藥物。
"霜葉紅于二月花"。霜降過后,楓樹、黃櫨樹等樹木在秋霜的撫慰下,開始漫山遍野地變成紅黃色,如火似錦,非常壯觀。大家在外出登山、欣賞美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護膝關節,切不可運動過量。膝關節在遇到寒冷刺激時,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時應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老年人運動時,不宜做屈膝動作時間較長的運動,要盡量減少膝關節的負重。
栗子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這時的進補佳品。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稱打霜,而經過霜覆蓋的蔬菜如菠菜、冬瓜,吃起來味道特別鮮美,霜打過的水果,如葡萄就很甜。古人一般秋補既吃羊肉也吃兔肉。閩臺民間在霜降這天,要進食補品,閩南有句諺語"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
霜降節氣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極容易患上"老寒腿"(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毛病,慢性支氣管炎也容易復發或加重。這時應該多吃些梨,蘋果,白果,洋蔥,芥菜(雪里蕻)。
霜降之時,在五行中屬土,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系上,此時與長夏同屬土,所以應以淡補為原則,并且要補血氣以養胃。飲食進補當依據食物的性味、歸經加以區別。
飲食養生學側重于根據食物的"性味歸經"來調節人體陰陽,滋養五臟六腑和預防疾病。因此,在傳統養生學中,食物也根據其"性味歸經"而分為了不同的類型。
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燥易傷津。霜降養生首先要重視保暖,其次要防秋燥,運動量可適當加大。飲食調養方面,此時宜平補,要注意健脾養胃,調補肝腎,可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玉蜀黍、蘿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雞肉、泥鰍等都不錯。
中醫專家指出,防秋燥、防秋郁、防寒是霜降期間的健康防護重點。秋燥表現為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膚干燥等。因此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蘋果、香蕉等滋陰潤燥食物。晚秋時節的肅殺景象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應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羊肉和豆類等;還要適當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集體活動。另外,這個季節不是人人適合"秋凍"。對抵抗力差的老年人,應及時關注天氣,按時增減衣服,以免濕邪、寒邪入侵,導致生病。
木形人
桑葚、豬肝,平補肝腎
飲食調養:宜多吃具有滋陰生津、調補肝腎、健脾養胃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參、玉竹、雞肉、雞肝、豬肝、鯉魚,桑葚等。
藥膳可選擇"芝麻桃仁粥":黑芝麻6克,桃仁6克,冰糖20克,大米100克。將黑芝麻放入砂鍋內,用文火炒香;桃仁洗凈,去雜質;大米淘凈;冰糖打碎成屑。將大米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時,放入黑芝麻、桃仁、冰糖屑攪勻,繼續煮至粥熟即成。有補腎益五臟的功效。
火形人
"益胃湯",益胃潤肺
飲食調養:可吃梨、蘋果、柚子、太子參、沙參、雞肉、豬肉等以保養陰津、補肝脾腎的食物
。
藥膳可選擇"益胃湯":北沙參15克,麥冬15克,生地15克,玉竹5克,冰糖15克。將北沙參、玉竹、麥冬、生地洗凈,冰糖打碎,備用。將北沙參、麥冬、生地、玉竹冰糖同放燉杯內,加入清水300毫升。將燉杯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鐘即成。有益胃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
土形人
蓮藕、枸杞,健脾益氣
飲食調養:適合具有健脾益氣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參、蓮藕、沙參、玉竹、豬肉、雞肉、蓮子等。
藥膳可選擇"枸杞蛋丁":雞蛋3只,豬肉30克,枸杞30克,麥冬10克,花生30克。將雞蛋蒸熟,去殼切丁;豬肉洗凈切片;枸杞洗凈,花生炒香;麥冬炒熟,研末備用。將鍋置武火上,入花生油把豬肉炒熟,再入蛋丁、枸杞、麥冬末,炒勻,放鹽少許并用濕淀粉勾芡,最后加味精適量,將脆花生米鋪在上面即可。有健脾益氣、補肝養陰的功效。
金形人
"養陰里脊肉",益腎養血
飲食調養:太子參、黨參、豬肉、首烏、玉竹等有益肺生津、調養肝腎的功效。
藥膳可選擇"養陰里脊肉":里脊肉300克,雞蛋2個,女貞子5克,旱蓮草5克,桑葚子5克,菜油、濕淀粉、紹酒、醬油、白糖、精鹽、醋、蒜、麻油、蔥花各適量。炒鍋置于火上,下菜油燒至七成熱,分散投入肉條,炸至金黃色,表面發脆時撈起,另放入豬油、姜、蒜炒出香味,烹入藥汁拌勻,放入里脊肉、醋拌勻,淋上麻油入盤即成。有益氣養血、補益肝腎的功效。
水形人
太子參、山藥,養陰補氣
飲食調養:太子參、白術、茯苓、山藥、豬肉、雞肉、百合等可養陰潤燥、調補肝腎。
藥膳可選擇"山藥百合糯米粥":百合15克,陳皮3克,鮮山藥、糯米各100克。前2味洗凈,山藥洗凈切塊,入砂鍋,加適量水,文火煮爛后,入糯米煮成粥即成。有健脾益氣補虛、溫中暖胃的功效。
為何吃柿子?
一些地方要吃紅柿,認為這樣可以御寒,能補筋骨。泉州老人的
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營養價值高。柿子不但營養豐富,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生柿能清熱解毒,是降壓止血的良藥,對治療高血壓、痔瘡出血、便秘有良好的療效,另外,柿蒡、柿葉都是很有價值的藥材。
柿子雖然維生素含量豐富,口感良好,但是吃柿子應適量而止,一般認為,在非空腹的情況下,每次吃柿子以不超過200克為宜。不要空腹吃柿子和柿子皮;不要與含有大量蛋白質的水產品同食;糖尿病患者、胃功能低下者不能吃,過度勞累、疲勞的情況下不宜吃柿子;不宜同含纖維多的食物一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