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心理相先生”的付費課程《自我發展心理學30講》。如需購買全部課程,請先關注賬號“心理相先生”,查看專欄《自我發展心理學30講》課程簡介,如對您的成長和發展會有所幫助,歡迎購買訂閱。
專欄作者:相先生,心理咨詢師、簽約作者、多平臺認證優質創作者。
以下是正文部分(這是專欄第24節,共30節)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就需要心理學,歡迎來到《自我發展心理學30講》,以下是本節摘要。
摘要:
1、在人際關系中,總是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比如憤怒,就會造成對別人的被動攻擊,如拖延、遺忘、莫名其妙的犯錯等,這是對關系最大的破壞。那些與人處不好關系,自己還痛苦的人,就是因為進行了情緒壓抑,這會讓對方(潛意識)感到不真誠,信息不明朗,從而產生疏遠行為。
2、無論是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都不會憑空消失,也都有其存在的必要,都是關系的一部分,刻意隱去一部分,它就會從其他地方表達,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說過,凡是被壓抑的都會以更加丑陋的形式表現出來。
3、不壓抑,有兩類做法:一是直接表達,二是合理表達,這兩類做法都會幫助一個人在關系中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態度,降低溝通成本,表現真誠的自己。所謂的性情中人,真誠之人說的就是這種人。
4、其實大家可以這樣表達,以“我”打頭,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對事不對人,并提出自己的希望。比如,“你做的這件事讓我很難受,我感到很生氣,我覺得你可以…。”
關鍵詞:
人際關系、親密關系、情緒、憤怒、內疚、壓抑、心理學
除非你已經有了一定的修為,對于人和事很少產生負面情緒,否則當它產生,就應該將它表達出來。特別是當在關系中產生負面情緒時,就更加應該尋求表達。
我的一位來訪者,是一位大三的女生,有一次她的公共課老師因為她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批評了她,當著好幾個班的同學,說她就是一花瓶,虛有其表。她很生氣,很憤怒,但是她沒有直接表達她的情緒。
她認為她沒有認真聽講,是她的不對,想到這里她很自責、甚至開始感到內疚。但是后來她上這個老師的課就莫名其妙的遲到、早退,甚至交作業的時候會莫名其妙地犯錯,直到惹得這個老師很生氣,找她們輔導員談話。
我問她這一切是不是故意的,她說怎么可能呢,她一直是國家級、校級各種獎學金的獲得者,又是班里的學習委員。她認為自己無論從修養還是學習上來講,都不會是一個不講理的學生。
意識上越反對,潛意識里就越靠近,很顯然,她對那個公共課老師的憤怒沒有直接表達,于是轉換成了被動攻擊。拖延、遺忘、莫名其妙的犯錯,目的是令對方憤怒,不能直接表情緒,就被動攻擊。
這一切都在潛意識的支配下完成,意識上只能后知后覺的合理化。什么是意識上后知后覺的合理化呢?舉個例子,比如潛意識里你喜歡某個人女性,道德上不允許,那么意識上你就說你被她的才華吸引。
人與人交往,我們怎么評價對方是不是真誠,是憑一張嘴嗎?當然不是,是感覺,是直覺,是感受。那這種感覺或直覺來自哪里?就是來自潛意識。
比如,兩個人交往,當可以不壓抑情緒,哪怕是負面情緒,亦可以自由流動時,兩個人的潛意識就會產聯結。關系就會被拉近,反之則不然。
說到這里,很多讀者會產生疑問,難度不壓抑,就直接表達嗎?首先筆者絕不是號召大家肆意發泄情緒,這里的表達是你表達你合理的感受,不包括你的衍生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