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這句話,只要走進一段婚姻關系的人,都會明白真的所言不假。
戀愛的時候,可能兩個人在一起,完全不用在意家里人的看法和意見,只需要自己開心就行。
但當戀愛升級到婚姻的時候,彼此原生家庭在其中的碰撞,絕對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光是兩個孩子之間會打交道,家長之間也需要打交道。
親家關系的相處,說簡單也簡單,但要是說難的話,也挺難的——因為實在比較微妙,進一步或者退一步,有時處理不好的話,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大家的關系,尤其是兩個孩子處于中間的話,很多時候更會比較難做。
親家來往時,以下4種行為,你要揣著明白裝糊。
01.孩子之間的矛盾,不要拿到親家面前去說;
結婚以后,我身邊的朋友,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她們有時在婚姻里受了委屈以后,會回家向父母傾訴。
原本有這種心態,是認為父母是自己的親人,就像是小時候一樣,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的話,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父母給自己討公道,心情才會平復一些。
但結婚以后,夫妻兩人的矛盾,要是演變到父母那里,可能會變得嚴重很多——原本只是小事,隨口的吐槽而已,但父母出于關心自己的孩子,會把一些行為做出過分解讀。
并且,普遍情況下,父母在親情的作用下,會偏向自己的孩子,也會忽略自己孩子在其中的一些不足,認為是對方的不好。
然后,和親家見面的時候,就把這些事拿出來說,試圖為孩子撐腰。
真的不要這么做。
太傷兩家人的和氣,原本事情并不大,父母一摻和的話,很多東西都會變味。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作為孩子,自己和另一半的矛盾,兩個人還是關起門來解決比較好,父母真的幫不了什么忙,就別讓他們為你操心了。
而作為親家,就算孩子回來傾訴了什么話,你也要有判斷的能力,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去質問親家,這是在給兩個人的日子添堵,畢竟以后還要過日子不是嗎?
02.家里的經濟狀況,在親家面前不要說;
作為親家的話,彼此之間的經濟狀況有所差距是很正常的事,畢竟不管是誰,在找另外一半的時候,都是匹配大致的門當戶對,不會在經濟上大家真的完全一樣。
甚至有的人,可能彼此原生家庭會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
所以,在這個前提下,不管你家里的情況是好是壞,都不要拿到親家面前去說。此時你不管說什么,對方產生的猜疑,都不會那么好。
比如,你哭窮的話,對方下意識想到的肯定是自己孩子的小家,認為親家家里這個條件,以后會不會還要兩個孩子幫襯?繼而就會想到自己的孩子,以后會不會過得辛苦等等之類的話。
這都是很現實的一些猜測。
你要是炫富的話,更是不妥,還是站在孩子的立場,親家肯定會想:現在在我們面前炫富,是認為我們比不上你家,看不起我的孩子嗎?
可不要以為我是在危言聳聽,現實生活中,我真真切切聽過這樣的例子。
所以,不管家里經濟狀況如何,關于這個話題永遠不要主動說起來,這種傷感情的事沒必要做。
03.如果親家對自己孩子更好,你不要多想;
在任何關系里,我們都要學會換位思考,親家這種關系也不例外。
作為父母,肯定最愛的是自己的孩子,所以要是親家在你的目前,表現得對自己的孩子更好,你不必過分放在心上,認為這是不愛你孩子的表現。
事實上,這才是人之常情。
關于這個現象,如果你非要去扭轉,或者一定要去給孩子評理的話,最終多半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允許別人的父母更愛他自己的孩子,同時你也把愛更多放在自己孩子身上就是,誰的孩子誰心疼,至于女婿或者是兒媳這樣的身份,不管表面怎么客氣,心里肯定和自家孩子還是有差距的。
既然你自己是這樣的話,也就要理解別人。
04.如果你感覺親家哪里不好,盡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親家之間的關系,說近不近,說遠卻也不遠,原本沒有任何關系的兩家人,因為孩子的結合突然有了交集。
你要明白的是,既然是人的話,肯定就會有相應的缺點,不可能說做到面面俱到,或者完全按照你的設想去行事。
所以,如果你感覺自己的親家哪里做得不夠好,盡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吧,你管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不要去別人的日子里指點人生。
主要是有些人,很容易因為親家的言行舉止,從而將其與自己的孩子掛鉤,認為自己只是在想孩子所想而已。
事實上,要是所有的父母都越了規矩的話,那么子女的婚姻絕對不會多么順利,當兩個人的事變成3個家庭的事,再小的事最后也會變大,成為一些藏在心里的隔閡。
說到底,基本都還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好,既然如此,最好的做法其實是不要去管那么多,讓孩子自己去操心并且經營就好了。
作為父母,只要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對于結婚后的孩子來說,普遍情況下,就已經是一件最幸福和省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