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一種“鄧寧-克魯格效應”,也叫“Ducky效應”:
是指缺乏能力的人在自己未經思考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的結論,卻不能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識別錯誤行為的認知偏差現象。
現實中這種人俗稱“杠杠”。沒有人喜歡和這樣的人交往。
因為他們總是固執己見,看不到自己的錯誤和事物的局限性,一味的否定別人,不僅不能給別人提供正確的意見,還會給別人帶來麻煩。
那么,遇到這樣的人,我們該怎么辦呢?
有人說,那就據理力爭,拼到底,讓他們無言以對。他們自然不會“扯皮”。
但這樣最后會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會讓對方記仇,下次繼續找機會刁難。
即使你贏得了爭論,也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
看起來他贏了,但他沒有。
那么應該怎么做才是正確的呢?
其實最有水平的待遇就是——“示弱”。
示弱是一種“模式”
《鬼谷子》里有句話:“要想高,就要負。”
短短八個字,簡潔凝練地表達了“示弱”的智慧。
示弱不僅僅是退縮。
從長期來看,這也是一種“模式”。
表面上看,我輸了當前的爭論,丟了面子;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其實說到底,兩者沒有區別,只是面子和時間哪個更值得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的選擇恰恰反映了一個人的格局。
自卑的人需要不斷強調自己的正確才能讓別人認可自己,所以更在意爭論的結果。
有些人表面上不在乎輸贏,更在乎自己的寶貴時間。比起面子,他們更在乎得到什么。
別人說你錯了,你承認自己錯了;別人說你不如他,你就承認對方優秀。
對方滿足了虛榮心,你卻獲得了更多的可支配時間。
兩種模式一目了然。
作家馮驥才說:
“低調不是被邊緣遺忘,也不是無能。反之,只有自信才能韜光養晦,安于現狀。”
仔細想想,的確如此。
如果一個人內心強大自信,自然不屑于在一場爭論中贏得別人的認同,也就沒必要和別人較勁了。
相反,那些總愛“抬杠”的人,總是堅持否定別人,證明自己的正確,這恰恰暴露了他們內心的不自信。
就像莫言在《晚熟》里提到的表哥。
總是固執地認為自己的文采比莫言好,試圖通過下臺來證明自己的實力,恰恰反映了他的不自信。
弱者逞強,強者示弱。
示弱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
網上流行一個問題:
人,什么時候應該選擇示弱?
下面這個高度贊揚的回答是——當你的能力遠遠超過對方的時候。
仔細想想,真的很有道理。
假設兩個人處于同一水平,同時競爭一個職位,這個時候,每個人都必須盡力表現自己,才能贏得這個職位。
如果這個時候示弱會怎么樣?很有可能丟掉這份工作。
如果你們的能力遠超對方呢?這個答案值得深思。
當然,你可以強勢競爭,讓對方望而卻步,但更明智的做法是示弱,讓對手成為朋友。
當你的能力遠遠超過對方的時候,對你來說毫無懸念。這時候主動示弱,會讓對方對你產生好感,成為你以后工作中的助力。
這就是示弱的智慧。
南存輝是這樣說的:
即使管理者很強,也要學會示弱。只有隱藏自己的才能,才能讓更多的人有鍛煉和發揮的機會。底層的人長大了,公司能不強大嗎?
比如一個人明明很有能力,卻彬彬有禮,謙虛謹慎,讓人覺得他沒有架子。
我們都喜歡和這樣的人做朋友。為什么?
不是因為對方很有能力,而是因為對方的教養和性格。
這些都是因為對方的“軟弱”行為。
但是因為巨大的能力差距,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我們并不覺得有壓力,更不覺得我們比方強。
所以我們會發現,當一個人可以向另一個人示弱的時候,往往意味著兩種可能:
第一,這個人有自知之明。
第二,這個人的能力遠超對方。
所以,示弱,很多時候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
古語有云:“智者舉人,愚者舉杠。”
嚴格來說,這句話并不完全正確。
因為在一些專業領域,越是“挑釁”的學者越是真實,會促進學術發展。
但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論證都沒有實際意義。或者說象征意義大于問題本身的意義。
因為要爭論的人不是追求問題的對錯,而是要反駁對方。
而這種競爭精神反映的是一個人內心的空虛和自我滿足。
如果你贏了酒吧,你什么也得不到。
如果你失去了酒吧,你似乎沒有失去什么。
仔細想想,這樣的行為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我們不必為這樣的人浪費寶貴的時間。
如果遇到打架的人,給敵人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