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在敦化市讀高中。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檢察官。 當時我生活的村子富裕村比較偏僻,缺少老師。許多兒童已經過了上學年齡,但還沒有上學。 于是村里找到了我,心里很糾結。我知道讀書是我們這些農村孩子走出大山,實現夢想的唯一途徑。
如果我成了村里的老師,我的理想就落空了。 但是,當我看到那些因為沒有老師而失學的孩子,那些因為貧窮而無法完成學業,一輩子生活在貧窮和無知中的一代人,我就下定決心放下學業,成為村里的一名民辦教師。 為了更多的人完成學業,實現理想,擺脫貧窮愚昧,奉獻一生。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年薪只有幾百元,工作環境非常艱苦。 那是農村知青住過的老房子。因為年久失修,夏天漏雨,冬天多風多雪。門窗上的玻璃很少有完好的,有的破窗戶是用纖維板或塑料布釘上去的。 教室陰暗潮濕,地面濕滑不平,桌椅破舊,房間里沒有水電。學生應該從自己家里帶水。
每到陰天,教室里光線太暗,看不清書上的字。 我沒有在這些困難面前退縮。 冬天,我學會了生爐子給孩子們取暖。沒有柴火,我就帶著學生去附近的山上撿。 夏天地面濕滑,桌椅根本無法平穩擺放,我就利用星期天去學校后面的土坡上取土平整。 為了讓孩子們盡可能地在光線充足的教室里學習,我從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買了玻璃,還修了大部分的門窗。 我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工作了將近十年。
1995年,在村里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一座新校舍建成了。 校舍建成后,我又面臨新的困難。 沒有圍墻,沒有廁所,沒有大門,操場也沒有回填平整。 那時候學校里只有我一個老師。我不得不做班主任,還要負責學校的其他事務。
性格內向,只好一次次硬著頭皮向村里和相關部門求助。兩年之內,我建造了木墻和廁所,粉刷了校舍的內外。 當時我家已經在離學校四公里的友好村定居,兒子才三個月大。我每天早出晚歸,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有時候孩子餓哭了,我婆婆抱著孩子挨家挨戶找奶吃。
現在,兒子經常跟我開玩笑說,他是吃著“百種奶”長大的 雖然是個玩笑,但是我聽起來很難過。為了別人的孩子,我虧欠自己的孩子太多。 我兒子十四歲時得了過敏性紫癜。情況危急,被送往長春吉大一院救治。
那時候已經快到學期結束了。為了不耽誤同學們的備考復習,兒子住院后我趕緊跟老婆說了幾句話,然后就回工作了。 雖然我付出了這么多,但我一點也不后悔,因為我的付出有了豐厚的回報。 一批又一批孩子取得了學業上的成功,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他們有的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施展才華,有的回來用所學建設家鄉,讓家鄉脫貧致富。 每年我教過的學生都會從世界各地回來和我見面。看到他們都在學業上取得了成功,有所作為,回想起那些熱切而又稚氣的臉龐,我感到無比的幸福。
其實我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人,在困難面前也動搖過。 因為工作忙,為了方便婆婆幫我帶孩子,我在兒子剛叫媽媽的時候就給他斷奶了。 由于過早斷奶,不得不靠奶粉補充營養,但連八塊錢一袋的奶粉都買不起。 考慮到我微薄的收入連自己的孩子都養活不了,我動搖了。
當時村里有些姐妹在私企上班,收入是我的好幾倍。我開始打算另謀出路。 但是后來發生了一件事,堅定了我的信念。 幾天后的一個晚上,班里一個女生病了,沒來上課。我去他家看她。一進門就看到姑娘和她媽蜷縮在炕上,不停地咳嗽。女孩的鼻子咳出了血。看到這里,我心痛得厲害,趕緊抱起女孩,跑到一公里外的診所給孩子輸液治療。
等孩子病情穩定了,鼻子也止住血了,我買了些藥給孩子媽媽帶去。 這兩個天后女孩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學校。 雖然那次錢不夠,花光了所有的錢,但是看到健康的孩子重返校園,我很享受。 從那時起,我就下定決心,不管有多難,我都要堅持下去,我要用我的一生去幫助這些貧困村的孩子們實現他們的夢想。
2003年,我工作了近16年的教學點被撤掉了。 我被轉到了我們村的友好小學。 離家近了,教學條件比以前好了,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中。 我知道,要想讓學生學業有成,就必須從小幫助他們樹立遠大志向。
我經常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和我的學生談論生活和理想,然后記錄下我對生活的感受和我的學生的理想,可以作為我的學生今后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動力。 很多同學到了初中和大學都和我保持聯系。他們有什么想法都喜歡和我交流,我也一直關注著他們成長的每一步。
2013年,友誼小學被合并為教學點,村里十幾個孩子面臨著沒有老師無法上學的困難。我欣然接受校領導的安排,擔任雙班班主任,負責兩個班除英語外的所有科目的教學。 對于那些沒有教過雙節課的人來說,我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和壓力。
在課堂上,一方面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學生互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方面,要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合理巧妙的安排一節課兩節課的學習內容和時間,保證學生不溜。 每天下班的時候,我都是又渴又累。 最難的是我上音樂課和美術課的時候。因為我不是專業的音樂藝術老師,對一些樂理和藝術知識一無所知。音樂課,我只能教孩子唱一些歌
。我還患有嚴重的咽炎,唱歌跑調。很難把一首歌完整的交給學生。 美術課只能教孩子認識一些顏色和形狀,畫一些簡筆畫。我在學習簡筆畫的同時也教簡筆畫。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孩子培養成能適應未來社會的各類人才,讓我的工作得到社會和家長的認可。
至今,我已經在教育這塊沃土上耕耘了二十六年。 回顧這些年的工作,我只是和很多老師一樣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和很多老師一樣,他們也付出了自己的真愛,盡心盡力,對教育無怨無悔。 這個時候,我的耳邊總會想起我最喜歡的一首歌《鄉村渡船》。
小擺渡,小擺渡,擺渡就像搖籃。
日出搖散滿河的童話,日落搖散五彩斑斕的夢。
小擺渡,小擺渡,擺渡就像跳板。
群山披著心中的花瓣,肩上的信念在風雨飄搖的夜晚顯露。
啊!老師,你就像農村的擺渡船。
穿越文明到山民心中,把鄉村送到希望的彼岸。
文/高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