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那天,我和小女兒去了九龍峪風景區。
下車后,女兒眼尖,大叫:“爸爸,你看風箏!風箏……”我順著孩子們手指的方向。風箏漫天飛舞,老鷹、燕子、金魚等各種風格的風箏在天空中飛舞。 這里有翱翔的雄鷹、飛舞的蝴蝶、蜿蜒的蜈蚣和自由游動的金魚...
女兒喊:“爸爸,我想放風箏。給我買個風箏!”
我忍不住女兒的糾纏和磨,只好答應了,“好吧,買個風箏飛上天吧!”
“好!好吧!我去買個風箏……”我女兒一直在喊。
“走,爸爸,給你買個風箏!”
景區道路兩旁都有賣風箏的。路邊堆著各種各樣的風箏,大部分是動物風箏,比如蜻蜓、蜈蚣、燕子、蝴蝶、三角彩虹等。材料有紙、布、絲、絹。 看著五顏六色的風箏,女兒一時拿不定主意買那個款式。 我必須引導她。最后,我女兒選擇了一個彩色蝴蝶絲綢風箏。她說很漂亮,我就在想象這么漂亮的風箏飄在天上該有多美。
清明節后的一天下午,女兒要求放風箏。她拿著風箏放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 女兒撅著嘴,我只好讓放風箏的師傅給她示范!
孩子拿著風箏,我負責放線。 等我們都準備好了,我對女兒喊“放手”。她及時松手,風箏神奇地飛上了天空。 我不慌不忙地一拉一放,同時把線放了出來。我們的目光都隨著風箏移動,女兒跳著歡呼。 我隨著風向的變化及時調整運行速度和角度,盡可能延長風箏在風中的飛行時間。
“爸爸,爸爸!你是怎么放風箏的?教我!”
“爸爸,爸爸!你會教我嗎?”女兒一直拉著我的胳膊撒嬌地說。
“好吧,好吧!等風箏穩了我再告訴你。”
“爸爸真好!我要自己去放風箏!啦啦啦啦啦……”女兒顯擺。
風箏在空中穩穩地飛起來后,我把線圈遞給了女兒。她高興地接過風箏。我給她講了放風箏的要領,告訴她放風箏不需要全神貫注,但是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因為風有大有小,線也要收起來,心也會有緊有松——只有與它并駕齊驅,才能體會到一種緊張之后的放松和快樂。 女兒聽后點了點頭。 經過三五次的放飛,女兒的風箏終于飛上了天空,在空中穩穩地展示了她的風采!
看著和風箏一起快樂奔跑的女兒,打開了我沉睡的記憶。關于風箏的話題和小時候有趣的場景,像電影一樣,在我腦海里重現。
我記得我女兒在學清代高定的《村居》的時候問我,讀到孩子們早早放學回來,在東風里忙著放風箏的時候。 “爸爸,爸爸!什么是風箏?”
“??!你連風箏是什么都不知道?”
“是的,老師沒告訴我們。還是自己先看吧。” 我女兒眨著眼睛看著我說
“哈哈,沒錯!風箏就是風箏。
“風箏就是風箏?爸爸,給我買個風箏!”
“好!我過會兒給你買。
風箏起源于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人類最早的飛行器。 現在它已經成為中國人民的一項受歡迎的傳統運動。 相傳春秋時期,木工的創始人魯班制作了木制的風箏,飛向天空。 后來,紙代替了木頭,被稱為“紙風箏”;自漢代以來,人們開始用它來測量和傳遞信息;到了唐朝,風箏傳到了周邊國家,如韓國和日本。五代時,竹哨系在紙鳶上,風吹進竹哨,發出風箏的聲音,所以也叫“風箏” 到了宋代,放風箏逐漸成為一種民間娛樂游戲;在元朝,風箏被介紹到歐洲國家。 在美國航空航天博物館的大廳里有一個中國風箏。在它的側面寫著:“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 “它今天仍然掛在那里。 人類的太空之旅其實起源于一只小小的風箏,可見風箏是多么的吸引人。 給女兒講了風箏的事情后,小姑娘一直嚷嚷著有機會放風箏。
記得2014年冬天去楊家埠的風箏博物館參觀時,聽講解員說,風箏用細竹扎成骨架,再用紙或絲糊上,系上一根長線,被風吹到空中。 在制作風箏的時候,需要遠觀清晰,近看真實效果,根據風力調整吊裝角度。風箏的種類主要分為“硬臂”和“軟翼”兩大類。“硬臂”風箏翅膀硬,風大,飛得高;“軟翼”風箏很軟,飛不高,但能飛很遠。 在風格上,除了傳統的鳥、動物、昆蟲和魚之外,近代還發展了人物風箏等新風格。
風箏制作是一門精致的手工藝,制作風箏的要求也很高。 布線的位置精確到毫米,從而控制風箏的平衡。 挑一些中指粗細的竹子,將竹身切開,切成細長的竹條,做成風箏的骨架,用細鐵絲包裹固定,再糊上一些白紙。 有些圖案可以畫在白紙上作為點綴。 做出來的風箏做的很好,只有放飛的時候才能把握好平衡。 收放自如,可以讓風箏在空中做一些動作。 上上下下,需要一些技巧。 那天,我在楊家埠民俗園親眼見到了正在做風箏的師傅。動作、工藝、認真都很感人。據風箏師傅說,風箏做好之后,還要進行試飛。如果有任何問題,就需要改進它,直到它在空中完美地飛行。
現在放風箏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可以鍛煉四肢的力量;可以在空地上看看藍天白云,開闊眼界;令人耳目一新。 放風箏,用手拉線,來回跑,全身動。 鍛煉手臂可以鍛煉手臂和腿部肌肉。 放風箏時,看看天空,放松身心,是最適合都市人的休閑方式。 風平浪靜的時候,身心放松,牽著線,望著藍天,心情是多么愉悅啊!
記得小時候和玩伴鄭、徐一起放風箏。 當時我們按照大人的提示,找來了竹子和一個轉輪,把竹子砍成細細的竹條,彎成動物的形狀,用細繩子捆起來。風箏的骨架綁好后,用五顏六色的布糊上。干燥后,一根又長又細的纏繞在滑道上的繩子就可以解開了。
那時候我們放風箏,總是選擇風和日麗的日子。麥田上,我們用手拖著風箏,隨風向前飛,跑著跑著。當我們突然松手時,風箏起飛了。 這時,風箏被風吹得越飛越高,像一只矯健的雄鷹,一會兒展翅,一會兒翱翔。隨著風箏飛的高度,我不斷的放線,放線,跑,跑。 風箏在空中穩穩地飛起來后,我們會爬到麥秸上踩死它,或者把風箏線系在麥田上的輪子上。 那時,我們有時會花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去放風箏,完全陶醉在這種樂趣中。
風箏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無盡的樂趣。
現在的生活節奏這么快,壓力也比較大。 讓我們放下手頭的工作,擺脫疲憊,在甜蜜芬芳的三月天,和孩子、家人一起放風箏、放飛希望吧!放下我們美好的心情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