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上聊天,在酒桌上,我常常感覺到,有些朋友,他們的認知水平基本上是在學生時代的課本里圈定的,他們對真理充滿了N多的信心。
我對這些朋友沒有任何傷害的意思,他們中的一些人友誼很深。 我只是擔心:你相信《易經》很正常,但說它本質上也是唯物的,那就沒必要,也很牽強。
類似的經歷很多,有幾句很刻薄的話從心底冒出來:你腦子里的那些東西,就像拖著辮子的前清朝的老人,還有咸陽坑里已經褪色的兵馬俑...不僅內容需要刷新,系統也應該升級了。
這些話終于沒說出口。 不是怕出口傷人,而是知道自己說的話沒用沒用。 現在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差距越來越大。即使是朋友之間,很多問題溝通的難度也不亞于李白詩中的蜀道。 我記得有個社會學家做過一個分析:人只接受符合自己思維模式的意見,否則就會被厭惡和排斥。
林彪曾經說過:“少說話,多讀書。 不要說不懂的話;真的懂,沒必要說。 所以,能說的多是無聊的重復。 “當然,林彪同志怕什么,主要的應該是他自己的話。
最近,讀理查德·費曼的《科學的價值》引起了我的許多聯想和回憶。 幾個字一直憋在肚子里,然后翻騰起來直要沖破喉嚨。
大概是“隨便說點什么吧……”,能讓人舒服,符合正義和人性。 我想想,寫作可能也是一種方式。 三個人從六個面說出來,別人不聽是不行的。 寫出來。人們可以看到它,自然也想看到它。他們看不到或者不想看到都沒關系。 我喜歡自言自語,但我該怎么辦呢?
II
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是猶太裔美國科學家,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 他參與了美國原子彈的研制,也是提出納米概念的第一人...
《科學的價值》雖然只是一篇短短的演講,但是信息量是巨大的。 這篇文章的一大亮點是,既有科學家特有的智慧和嚴謹,又有作家和詩人的想象和浪漫。
這篇文章不僅充滿了詩的語言,還包含了詩的形式——那首嵌在文章里,由一個自然科學家寫的自由詩,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作者的文學情結表現在文章中:“科學是人們在講座中接受的,而不是在詩詞歌賦中接受的。 這說明我們還沒有進入科學時代。 “于是我想:沒有想象力和激情,光靠邏輯思維恐怕成不了大科學家。
當然,這篇文章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它充滿了科學家的真知灼見。 作者把科學的價值總結為三點:
-在實踐中,科學具有“產生巨大影響的能力”,能夠“制造許多產品,做許多事業”
-在思想方面,科學“提供了智慧和思辨的享受”,“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觀念”
-從方法論上,科學啟發人們“承認自己的無知,并給質疑留有余地,這兩者對任何發展都至關重要。”
科學實踐的“能力”是傳統教科書歸結為“生產力發展的第一要素”,也是鄧小平宣稱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這種認知,大概是國內很少爭議、被廣泛接受的共識。 這種無與倫比的科學能力,是中國政府近年來推動“中國制造2025”和鼓勵“大眾創新”的原因,也是美國對華貿易戰開打的重要原因。
現代文明,無論社會經濟發展,還是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社交娛樂,都是建立在科學成果的基礎上的。
三
思維從來都不是無價的。 羅丹的《思想者》雕像感動和震撼了無數人。 思想是人類最神奇、最偉大的特性,它讓我們遠離動物王國,讓生活更加高貴、精彩。 現代文明,包括科學技術,可以說是人類思維的結晶
理查德·費曼的智慧還體現在他不僅強調思維結果——科技成果的重要性,還強調思維過程——每個人“智力思辨和享受”的重要性。 而且,在他看來,這個過程甚至關系到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如果我們社會進步的終極目標是讓各種各樣的人都能享受他們想做的事情,那么科學家對思辨知識的享受將和其他事情一樣重要。
這種“讓各種各樣的人享受他們想做的事情”被馬克思表述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這是具有深厚人文關懷的馬克思主義的初心,也是共產主義最具吸引力和感召力的社會理想。
一百多年來,人類為探索這種理想的社會實踐付出了巨大而痛苦的代價。 雖然這個目標能不能實現,如何實現,至今沒有確定的答案。 但這個理想本身還是有吸引力的。
一個人能夠自由思考,自主選擇,“享受自己想做的事情”,顯然是值得每個人向往和追求的寶貴人生目標。
不是說物質享受不重要。 一杯接一杯地呼喚宋,我們還有多少日子?我認為,每當有一些條件的時候,你不應該過得很悲慘,而應該自信地享受生活。 我也明白,人為了賺錢,為了財務獨立,吃苦耐勞,不吃苦也能享受。
然而,精神追求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 我記得一個未來學家說過:人和豬的區別在于,人需要時不時抬頭看看天空。
四
理查德·費曼明智地將“思辨知識的享受”推出科學家的小圈子,傳播給像我這樣沒有受過科學系統教育的普通人:“有些人可以通過閱讀、研究和思考獲得這種享受”
我還記得小時候,讀到一篇好文章,一首妙詩,總能感覺到眼前一亮,胸中涌起一股暖流。然后很長一段時間沉浸在感動和激動的情緒中。 當我想透了某件事,悟到了某個道理,那一瞬間我覺得豁然開朗,就像一個人在爬高樓,眼前無比通透開闊:好遠,云淡風輕...
人在享受精神愉悅時,大腦分泌的多巴胺并不亞于享受物欲和肉欲。 而且,相對于物質享受,能享受到精神的人應該數量更少,層次更高。 一個只會低頭挖食的男人,進化到了懂得抬頭看天,于是拉開了一個首都男人與豬的距離。 在這個距離上,不同的生活形態將人群分為N個等級。
豐子愷曾粗略劃分:人生如三層樓房。第一層是物質,第二層是精神,第三層是精神。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住在一樓,一生都在忙于奢侈品。學者、藝術家等少數人拒絕做本能的奴隸,即專心學術文化,少數人還不滿足于二樓,爬上三樓去探索人生的真理。
一個民族真的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 這對國家的進步至關重要,包括科學和文化、政治和經濟等。
這種民族精英,對于大眾來說,是一種太遙遠而不敢想甚至不愿想的東西。 但我還是堅持:一個人至少要明確值得追求的導向,活得越清晰越好,不要真的活成了電影《無賊世界》里那個愚蠢無知的根。
五年計劃
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愚蠢。 嘲笑傻根的人,在別人眼里不一定是傻根。 正如羅伯特·羅蘭所說,“這個世界的問題不在于智者滿腹疑慮,而在于愚者深信不疑。”
人類認知系統的形成與教育密切相關。 《科學的價值》指出:“壞的和好的也可以教;教育也有很大的善惡能力。 根據發生認識論,人的認知結構在14歲時是固定的,大多數人很難在一生中做出重大改變。 只有極少數人能在未來做出一些改變。
認知決定了一個人的格局、心智和眼界。 有一種說法,人的認知可以分為九個層次。 站在不同認知高度的人,看到的世界不一樣,相互交流也有障礙和困難。往往,他們只能互相傾訴。
提高認知水平不容易,改變認知系統更難。 但是,如果一個人不能自覺地超越原有的教育框架體系,突破自我認知結構的局限,即使讀萬卷書,走萬里路,也無法走出混沌無知的誤區,成為思想廣場上聞風起舞的群體中的一員而不自知。
當然,成年人的認知系統并不是完全不可改變的。 美國人觀察了朝鮮戰爭中戰俘的思想變化,總結出“洗腦”的概念 相信經過大量的教育和灌輸,人的認知系統是可以改變的
而且,認知系統除了被動變化,還有自我的主動變化。 這些變化大多經歷了外界的巨大刺激,自身也經歷了沉重而痛苦的反思。 文革中林彪事件如何震撼和改造自己,很多人都有記憶。
我一直對自己不自信。 我關于現代科學的常識不可能來自最新的科學前沿,而是來自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編輯推出的一套“首推系列”,這套書在我的書柜里躺了20多年。 不排除書中有些內容已經過時,也不排除自己的認知。有很多過時的,錯誤的東西。
認知永無止境。 科學的發展不可能停滯不前,人類的認知只能永無止境。 如果不愿意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每個人的心靈都需要不斷的刷新,不斷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