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失去雙手時如何把食物放進嘴里
當謝坤山在醫(yī)院醒來時,她看到媽媽在強忍淚水。 媽媽,我明白我兒子受傷的肢體感染正在迅速擴散,他可能有生命危險。 身邊的人都好心勸我媽,“不用救了,就讓他去吧。”
“不惜一切代價挽救他的生命,”媽媽對醫(yī)生說。 “只要昆山能再叫我一聲媽,就夠了。
醫(yī)生進行了一系列手術(shù),從肩關(guān)節(jié)處切掉了謝坤山的左臂,從肩膀以下20厘米處切掉了他的右臂,從膝蓋以下切掉了他的右腿。 謝坤山最終頑強地活了下來,他的母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他向母親承諾,“我沒有自殺的權(quán)利,不會放棄。”
出院后,謝坤山又成了媽媽的“初生嬰兒”。 很多個夜晚,為了喂他,媽媽自己做的飯都是涼的;無數(shù)個早晨,媽媽連早飯都沒吃,就忙著幫他洗澡穿衣。 為了減少母親的擔憂,謝坤山?jīng)Q心自食其力。 苦思冥想后,他發(fā)明了一套可以自己吃飯的器具。 將一個可移動的避孕套繞在一個螺旋空心箍的末端,套在剩下的右臂上,然后將勺柄焊成L形,插入箍避孕套。 謝坤山終于可以自己吃飯了。 在校園演講時,他經(jīng)常把這套自創(chuàng)的文章命名為“昆山”自助餐。
接下來,謝坤山漸漸不需要媽媽或姐姐幫忙刷牙了。 他先用嘴擰開牙膏蓋,用短胳膊把牙刷緊緊壓在臉盆上,放進嘴里,來回搖頭刷牙。
謝坤山自己做了一個腳控水龍頭,給自己洗澡。 他發(fā)明了很多這樣的器具來解決自己的吃喝拉撒問題。 最終他幾乎所有的日常生活都能完全自理,還經(jīng)常用剩下的短胳膊拿著掃把幫忙打掃房子。
藝術(shù)之路:用嘴畫出美好的人生
謝坤山出事后,鄰居們勸他媽媽,“昆山他要是蹲夜市或者躺廟前就能掙大錢。 “貧困家庭的重度殘疾人,似乎只有一種謀生方式:乞討。 但是謝坤山根本不想聽這些話。他說:“我失去了第三條肢體,我不想失去作為人的尊嚴。 謝坤山開始嚴肅地思考他的人生。他決定繼續(xù)研究他與生俱來的興趣——繪畫。 但是,對于窮人家的孩子來說,畫畫真的是一種奢侈的愛好。 不識字的父母自然不能理解,家里已經(jīng)因為給他治病欠下了一屁股債。 謝坤山不得不把弟弟的零花錢省下來偶爾買汽水,買鉛筆和白紙,準備認真學(xué)習(xí)繪畫。
沒有手,握筆成了最大的問題。 看著我妹妹的作業(yè),謝坤山覺得她應(yīng)該可以用嘴里的鋼筆寫字和畫畫。 剛開始牙齒和舌頭之間的筆好像是一個螺絲松了的老虎鉗,嘴巴拿不穩(wěn)筆,弄得我口水直流。習(xí)慣了牙齒后,因為練習(xí)時間太長,血泡被嘴里的鉛筆戳出來,口腔潰瘍不斷。 然而,謝坤山從未放棄。他只是埋頭一張一張地學(xué)習(xí)繪畫。 他把嘴變成了他最好的手,嘴里的筆成了他最親密的知己。
鉛筆斷了怎么辦?謝坤山想到了另一個辦法:他找到一把小鋼刀,用臼齒咬住刀柄,用力咬了下去。 為了拿穩(wěn)刀柄,他把刀柄咬變形了。 然后,他把鉛筆推到桌子上,用剩下的右臂壓住,用嘴里的刀片削出筆尖。 他在心里大喊:“這張紙屑充滿了自信。” 謝坤山,今天你不僅削掉了你的鉛筆,也削掉了你未來的道路!
當聽說臺灣著名畫家吳先生在美院開班時,千方百計找到他,要求跟他學(xué)畫。 吳先生被他的真誠所感動,同意參加講座。 從那以后,謝坤山每天拖著殘缺不全的身體,坐好幾趟公交車,花兩個多小時,風雨無阻地趕到學(xué)校。 最難的是無法解決無法言說的排尿問題。 他沒有麻煩老師同學(xué)幫忙,所以從早到晚不喝水,在學(xué)校8小時內(nèi)忍尿,直到尿出血來。
24歲的時候,謝坤山主動搬離了貧窮的父母家,試著獨立生活。 為了補文化課,他白天用嘴練習(xí)畫畫,晚上去夜校補中學(xué)課。
在一次碰撞中右眼失明,對繪畫和知識如饑似渴。 然而,這并沒有阻止謝坤山前進。 他很珍惜重返教室的機會,整天努力把頭埋在書桌和畫架前。 他每天最多睡四五個小時,開玩笑說“少睡意味著多活”
三年過去了,謝坤山考上了建中補習(xí)學(xué)校,這是臺北最好的中學(xué)。 他的繪畫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國際上獲得了很多獎項,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1994年,他的《金色池塘》以8萬元新臺幣成交;作品曾入選六次大型藝術(shù)展,1997年獲國際特殊人才協(xié)會視覺藝術(shù)獎。
快樂助人: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人生如棋。車、馬、槍相繼被拿下后,我們該怎么辦?謝坤山說:“哪怕戰(zhàn)斗到一兵一卒,我也要堅持下去。”
謝坤山每天臉上都帶著燦爛的笑容,因為他每天都在為自己尋找快樂的理由。 因為他沒有戴假肢,所以孩子們在路上看到他的時候,會對媽媽驚呼:“媽媽,你看,他沒有手。” 年輕的媽媽們經(jīng)常摟著孩子說:“別這么說,否則人們聽到會難過的。” "這時,謝坤山會轉(zhuǎn)過身來,對著孩子們笑:"小朋友,對不起,叔叔今天出來的時候忘記把手拿出來了。

謝坤山從不害怕談?wù)?a href=http://www.zzjyg.cn/jiaoyu/15822.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自己的身體,也從不躲在房間里無所事事。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他盡力幫助別人。 不管他有多忙,他每個月至少要抽出一天,到慈濟醫(yī)院做義工,照顧最絕望的人。 一位女病人在一次突然的煤氣爆炸中失去了丈夫。她自己也被嚴重燒傷,原本美麗的臉龐變得猙獰可怖。 更讓她感到痛苦的是,8歲的女兒,以前被她寵在身邊,現(xiàn)在看到她都嚇哭了,再也不想靠近。
聽完她的故事,謝坤山說:“你沒有好好愛自己。 ”看到女人疑惑的眼神,他接著說,“如果這個意外發(fā)生在你女兒身上而不是你,你愿意代替她承受這個痛苦嗎?”病人用力點頭:“我愿意!我絕對愿意!”
謝坤山說,“我絕對相信你是愿意的!請回頭看,母親現(xiàn)在就站在你身后。 ”女患者身后,正在梳頭的老母親失聲痛哭。 “你母親不愿意代替你來承受這種痛苦嗎?但是她能嗎?”這對母女再也無法忍受了。淚如決堤般涌出,哭成一團。
當謝坤山再次見到這位女患者時,她就像變了一個人,臉上有了笑容和神采,她愿意和他一起用她依然甜美的歌聲激勵其他患者。 謝坤山知道自己放下了“包袱”,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發(fā)生什么,其實我們擁有的永遠比失去的多!
的堅韌、樂觀和熱情感動了一位名叫林的美麗少女。 1987年,他們兩人結(jié)婚了。 現(xiàn)在,他們的兩個女兒都十幾歲了。有人問謝坤山:“如果你有一雙健康的手,你最想用它們做什么?”他笑著說:“我會左手牽著老婆,右手牽著兩個女兒,一起走完人生的路。”
現(xiàn)在,除了畫畫,謝坤山還不定期受邀到學(xué)校、社區(qū)甚至監(jiān)獄做志愿演講,激勵更多人揚起人生的風帆。 他說,“殘疾從來沒有阻止我成為一個舒適的人。 我的袖子可能是空的,但我仍然可以掌握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