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想在江南小橋流水的古街有個翠綠小院,不用豪華,干凈就好。屋前院后散落幾樣小花,低矮圍墻爬滿青藤,生機勃勃,綠意盎然。
閑時,就窩在院里看看書、寫寫字、畫畫兒、喝喝茶、發發呆,無人來擾,安靜做自己。
累了,就隨手抄一本書,步出小院,賞賞花、玩玩水、瞧瞧路人、坐在小渠邊再看看書,仿佛整個身心都已融化其中。好像一切與我有關,又無關,身處鬧市,又不太鬧,遠離塵囂,又不太寂。
寂了,便約上幾個好友,一盞茶、一眾人天南海北胡侃閑聊。忽然,會為了某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又好像不知所云又有所悟,這世界好像很簡單,但又總是有趣得讓人弄不明白,我會感到自己一天到晚,傻傻乎乎,有點呆萌。如果隔壁恰巧還住著幾個好友,那么幸福得夢里都會帶笑了。
到哪里去找我心中的桃花源呢?歲月流逝,我總在尋覓……
走過柳子街,幽靜野趣;云南麗江,熱鬧繁華;南京秦淮河畔,胭脂味似乎仍流蕩在空氣中久久不散;北京后海,庭院深深……每處風景的邂逅都讓我怦然心動,但是——— 只有走到廣西靈渠水街,讓我特別歡喜起來。靈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譽。古鎮因靈渠而建,雅稱水街,真的街如其名,它散發著如水一樣的女人味;
溫柔靈動,不深而清澈見底,只見水底飄動著柔柔的綠絲帶,像鋪了一層厚厚的靈動綠色地毯,讓人感到身心舒暢,真想戲水撫摸一番;
嬌小玲瓏,不太長也不寬,渠面不寬,剛剛能容下兩艘小船,水渠對面的人相互看得清清楚楚,曲折婉婷像仙女裙帶飄落在人間,石拱橋倒映成圓形,猶如女人的圓潤曲線;
精致考究,橋上雕刻十分精細,連著亭臺廊榭,百米雕塑長廊,橋有各種門牌,還有對聯,光是字便十分講究,有嵌金、紅色、黑色等,有行書、草書、隸書、正楷,都是名家大作,目不暇接,即便是民宅也是青瓦白墻,木雕花窗,處處是景,仿佛二千年悠悠歲月的滄桑與輝煌慢慢地敲打出這些藝術品,美得讓人流連忘返,久久回味;
恬靜淡然,橋下渠旁有婦人提籃洗衣洗菜,特別那“咚咚”木棒敲打衣服的聲音,是很久沒有聽見的天籟之音。街上散落三三兩兩游人,不熱鬧,也不寂寞,偶爾遠處傳來悠揚的二胡聲和婉轉歌聲,孩子們嬉戲,老人閑坐在石凳上,有的還扯胡子,鎮上人們笑容如水街渠水那般純凈美好;
青春秀美,“春風又綠江南岸”,這滿街翠啊,樹上層層疊疊,深淺不一,特別是那鵝黃嫩葉,掛上枝頭,清新稚嫩,多瞅幾眼,都會把它瞅老,各種綠色倒映在碧波的水面上,更斑斕得像不同色澤的翡翠,真是“春來江水綠如藍”。突然想,這樣秀美的街頭若是走出一兩個彪形大漢,會是怎樣?想想那樣怪異的畫風,自己偷笑了。
走著走著,“萬里橋”幾個紅字映入眼前,原來一代詩宗楊萬里曾駐足于此,我這才恍然,為什么這條街讓我如此欣喜——— 原來它還有著濃濃詩意,自然、柔、趣、秀,怪不得詩人楊萬里寫出“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那樣意境的詩,源于生活啊!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確令人神往,而靈渠的春天“小橋流水,翠綠江藍”是我心中的藍。
遇見你,是命中注定的緣分,更是一場美麗的意外,就像遇見夢中我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