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兒時的夏天,我仿佛化作一只蝴蝶,順著葡萄的藤蔓,去尋覓那一顆顆留在記憶里的盛夏的果實,眼前漾起許多歡快的時光。
我的童年生活是在江西靖安縣羅灣鄉的一個大山凹里度過的,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父親當時在這里工作。那時我最喜歡夏天。在我家平房不遠處,一條大河自上而下,泛著清波,溝里趴著好多又黑又青的石頭,大的能有兩三平方,可以從容地在上面玩耍,如履平地;小的則狀如臉盆,踩著過去時得小心翼翼。因為石頭多的緣故,水勢并不湍急,比較平緩,深一處,淺一處,一潭潭,一汪汪的,水清且漣兮,可愛的小魚小蝦們游來游去。我們小孩子更喜歡去公路橋下面的涵洞里玩,那可是洞天福地,盛夏烈日炎炎,里面涼風徐徐,腳下是薄薄的一層水,從我們的腳趾縫里嬉戲般流淌,甭提多舒服了,現在看來,簡直就是消暑清心啊。
放眼望去,層巒疊嶂的大山,郁郁蒼蒼,夏蟬不知疲倦地鳴叫著,蜻蜓張開糖紙般薄薄的羽翼,飛來飛去。我見過好幾種顏色的蜻蜓,黃色的,綠色的,黑色的,書本大的,橡皮般袖珍的,那么鮮艷,滿足了我對顏色的所有想象,我最喜歡大紅色的蜻蜓,紅得讓我心動。找一根稍粗一點的鐵絲,把它擰成個圓形,插在一根竹竿上,固定好,一個粘蜻蜓的簡便易行的工具就做好了。然后,舉著它去到處找蜘蛛網,把蜘蛛網粘繞著繃在鐵絲網上,然后,就可以去追逐蜻蜓了。有時我想,蝴蝶也很美麗,山里也有著各種各樣的蝴蝶,為什么記憶里就沒有粘蝴蝶的情景呢?
粘到蜻蜓,我十分興奮,很有成就感,把它放在蚊帳里,晚上,蜻蜓那兩只黑黑的大眼睛與我對視。可是第二天,它就死掉了,輕飄飄地掉落下來。我嘆惋著,用作業紙做了個小盒,把它裝在里面,葬于樹下。
夏天的夜晚也是讓我無比迷戀的,飯后,和大人們一起坐在外面竹床上乘涼。父母常常掏出兩角錢,讓我去買冰棍。我端著搪瓷大茶缸,捂著毛巾,朝冰棍廠飛奔,買到后,又一溜煙地飛奔回來,和父母姐妹坐在一起,美美地享用。那時候,我看著夜空里滿天的繁星,從來不知道什么是憂愁,也從來不去想大山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
后來,父親退休,在我十二歲那年,我們返回了老家江寧,那片大山就永遠留在我記憶里。近些年我回去過兩次,感慨落淚,當時離別時是少年,如今歸來已近半百。草木更加蒼翠欲滴,曾經的住房蕩然無存且雜草叢生,童年時走過的路依然在,涵洞口依然在,冰棍廠故址依然在,我趴著買過冰棍的那個窗口依然在……如果不是親身親歷過,很難想象大山凹里當初居住生活了五六千人,而我美麗的童年,生命里最難忘的一抹亮色暖色,生命里最初的浪花,永遠留在大山的褶皺里,留在羅灣的青山綠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