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城里那些水果鋪子上鮮嫩的櫻桃、枇杷誘人無比,可是成堆的水果看得多了,新鮮感逐漸降低。城市里就是這樣,批量化的衣食住行,大同小異的季節體驗令我有些煩躁失落。我懷念那些肆意的帶著野性的生活和季節體驗。比如鄉野的初夏,那種顫動在舌尖上的野性之美。
久久期盼的五一節終于來臨,在拉長的“哐且——”聲中,火車把我從天府之國帶回武陵山腹地的家鄉。和家人開車回老家,滿目新綠盎然,濃淡不一的樹木讓厚重的大山變得跳躍輕快。老家門前的李子密密麻麻地長著,像一個個深綠色的圓形耳墜掛在枝頭。看著這些小果兒,我不禁感嘆,果兒果兒快長大吧。小哥哥笑話我,“真是個吃貨!”我笑著回答,我專程回老家,就是為了做個快樂的鄉野吃貨呀!
笑罷,和老家的小伙伴們一起跑向山林,奔向自由的美食天堂。這與我童年的生活經歷分不開,誰叫黃土地上留下我的腳印,清風吻過我的臉頰?這次我們要尋的,主要是刺泡兒、刺苔、野櫻桃。先說說那刺泡兒,長在渾身帶刺的枝葉間,綠色的心形葉子下藏著飽滿的果子。泡兒大小不一,大的如拇指,小的如黃豆,紅色的果肉,根部有果蒂和小葉子。泡兒的口感比草莓更細嫩,酸酸甜甜,入口即化,甜美至極,可謂是山間野味兒之王!
我走在前面,重點觀察路邊斜坡、小灌木叢間,一旦發現紅點狀的東西,快速奔過去,俯下身子細看是不是泡兒。若是,就喊姊妹些趕快跟上,一起采摘這刺叢間的鮮果。一叢,兩叢,不一會,杯子里就裝了一小半的泡兒。這些泡兒像肥肥嫩嫩的寶寶,密密麻麻地依偎著,在杯子里甚是可愛。
在長泡兒的位置,有時也會發現刺苔。刺苔是一種藤蔓植物的嫩枝條,脆嫩可口。折下一枝,像剝香蕉似的,輕輕脫掉綠色的刺苔外衣,就露出了肉條,引誘人吃它。可惜這次時間稍晚,許多刺苔已經長粗長老變成了完整的枝條,不適合吃了。不過,我還是不放棄尋找每枝嫩刺苔的機會,畢竟那種地道的野生口感,是我眷念已久的。
沿著曲折的山路一直往坡上走,就到了一個親戚家附近。這里的野櫻桃樹,我們幾年前就探訪過。幾株高大的繁茂的野櫻桃樹長在路邊,葉子間探出些小小的深紅的果子。野櫻桃之所以野,是沒人打理它,因此樹形高大,結的果子比良種櫻桃稍小一些,僅有綠豆一般,但味道卻不輸良種櫻桃。之前,聽親戚說,他家的孫女從城里回老家,爬到櫻桃樹上吃了個夠,還說這是她這輩子過得最舒服的一天!真是童言無忌,這也證明爬野櫻桃樹和吃野櫻桃的趣味之濃。
我們姊妹幾人,各自扯兩枝矮一點的枝條。左手扯枝條,右手摘果子,手里放不下了,就轉移到專門準備的小盆子里。邊摘邊吃,時間悄悄流逝,半盆深紅的綠豆大小的野櫻桃到手。返程路上,站在高處的山堡上,眺望遠山如黛,情不自禁地狂嘯一聲。對童年的懷念,對家鄉的深情,都在這聲長嘯里了。
回到院子,盛開的牡丹與含苞的雞冠花迎接我們回來。把野櫻桃洗干凈,在院壩上吃著,吹著風,聽著嘰嘰喳喳的鳥聲,這樣的鄉野時光簡直美妙無比。初夏的老家,寧靜,美好。舌尖上的野味沒有添加劑,原生態的自然風味令我感動。自己動手動腳去尋找的美食,不多,但都是私人訂制,精彩十足。
初夏,舌尖上的鄉野,足夠滋養這一年的味蕾和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