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時常想起小學校園的那座月亮門,它靜靜地矗立在我的記憶深處。
故鄉的小學規模不大,布局明晰。校園西側是兩排藍磚紅瓦的教室,東側是一塊空闊的操場,中間豎起一段矮墻,矮墻的端頭修建一座月亮門。
那座月亮門是用紅磚堆砌而成,形如滿月,厚實穩妥。月亮門的表面抹著一層平整而均勻的水泥,并且勾畫出一些淺淺的花紋,有的像菊花,有的像鳳仙花,有的像月季花。它與校園內其它簡陋的建筑相比,顯得精致美觀。
我們的教室靠近月亮門,透過教室的玻璃窗便可以望到它。它安靜地矗立著,巍然而肅穆,猶如一座山巒。
下課的鈴聲響起后,我們像是一群歡騰活躍的小駿馬穿過月亮門在操場上嬉戲玩耍。女孩子在操場上輕盈靈巧地踢毽子、跳皮筋,男孩子摔三角、追逐打鬧,歡聲笑語在校園內蕩漾。那座月亮門好像是通向自由與快樂的門,穿過它是一片歡快活躍的世界。
冬天天空上彤云聚集,大雪紛紛揚揚飄落下來。我們穿著厚棉襖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我們的臉頰凍得像是紅蘿卜。雪越下越大,潔白如玉的雪花籠蓋校園。朔風呼號,雪花在風中飄舞,猶如一只只晶白透亮的白蝴蝶。月亮門上落滿皚皚白雪,遠望去它恍如月宮中瓊琢玉砌的一座門。
春天像是一位法師,用神奇的法力加溫陽光,引出青草,又喚回燕子。
我們穿上春裝坐在教室聽老師講課。窗外的月亮門沉浸在明媚的春光中,幾只燕子落在它頭頂呢喃,一簇野花伏在它腳跟怒放。
月亮門像是一個沉默穩重的孩子,端坐在校園里觀看人聚人散,觀看四季輪轉。
在流逝的時光中我們漸漸長大,遠離故鄉,遠離小學,遠離月亮門。二十多年后故鄉從前的小學已經被拆除,在它旁邊建造一座陌生的校園,老學校荒廢數年后被夷為平地。
我徘徊在舊址上去尋找月亮門——那座見證我們小學時光的月亮門,然而它已經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