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如期。睡意漸漸退去,耳畔聽到了婉轉的鳥啼,悠長,時近時遠,若有若無。
枝頭的鳥比昨日更早地起身,有兩只小調皮已經借著泛青的樹枝開始嘗試打秋千了。只見它們輕輕一站,羽翼張開,“忽”地一下就從這枝躍上了那枝。還不滿足,站在最纖細的枝上,輕輕搖擺,于是樹枝也有節奏地跟著輕輕搖晃,眼看搖擺的幅度越來越大,就要掉下來的瞬間,它們已經如箭般逃離了危險,站在了更穩妥的棲息點。兩只小家伙嘰嘰喳喳,似乎在交流著剛才的歷險。我饒有興致地看著,驀然覺得它們的世界如此有趣。
院子里的玉蘭已經結出了花苞,像一支飽蘸瓊漿的筆,劍指藍天。花苞還毛茸茸的,泛出青黃色。再有幾天的暖陽沐浴,想是要開花了。這望春的花,是要將春的希冀與美麗送給蝸居的人們。
堅持早鍛煉的人們已經開始晨練。那位精神矍鑠的長者一身絳紅絲絨練功服,花白頭發,氣定神閑,一招一式一絲不茍。他的鍛煉時間固定,場地固定,先活動筋骨,再打一套太極拳。尤其喜歡看那云手的動作,張弛自如,手眼相隨。
正午陽光明媚的時候,關不住的孩子在陽光下奔跑,蹦跳。一個三四歲模樣的小姑娘手里拎著一個彩色小噴壺,澆澆花,澆澆草。她父親在身后耐心地跟著,時不時提醒不要在一處澆得太多。
我在窗前目睹疫情下的普通人。是的,大家曾經不安、焦慮、恐懼過,可是生活還得繼續。當我們融入具體的生活,情緒漸趨平靜。病毒不是平白來的,亦不可能短時退去。耐心地等待,也密切地關注,疫情暴發期間,對于我們普通百姓來說,保護好自己不被感染,就是對一線醫護人員的最大支持,也是對社會做出的最大貢獻。“早知道”從來都是無效的詞,保持冷靜,繼續向前或許是這個時候正常的心態。
就像這春天,從來不會缺席,無論此前的天氣多么讓你沮喪,只要立春一過,它就為人間送來姹紫嫣紅。
節氣尚且如期,我們不妨也學學自然。等待雨水過后“鴻雁來,草木萌動”,等待“天地相交,萬物大通”,等待疫情漸漸消退。不急不躁,專心做好自己此時此刻應該做好的每一件事。雨水滋潤每一朵花、每一株草,雨水也會滋潤人的心。草木萌動的時候,人也會跟著朗潤、蔥蘢,大大方方地歡喜起來。我們需要這樣欣欣向榮的歡喜,因為陰霾的日子長了,容易情緒感冒,這也是病毒。清除情緒病毒的最好方法是希望!因為希望,我們可以忍受平淡的日常,調整不良的情緒。即便是蝸居的日子,我依然對世界保有相信。我相信科學,相信時間,相信春天,相信你、我、他,都會重新站在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