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惜元氣,醫(yī)藥無益。
二、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三、時運不濟,妄求無益。
四、災人者,人必反災之。
五、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六、三受:經受、承受、忍受。
七、三善:善人、善言、善行。
八、三本:本份、本色、本事。
九、三量:膽量、氣量、能量。
十、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十一、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十二、無心者,公;無我者,明。
十三、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
十四、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十五、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十六、修己以清心為務,涉世以慎言為先。
十七、君子通達于仁義,小人通達于財利。
十八、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十九、君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二十、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
二十一、敬守此心,則心定;欲抑其氣,則氣平。
二十三、處逆境心,須用開拓法;處順境心,要用收斂法。
二十四、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chuàng)造價值。
二十五、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疲。
二十六、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二十七、擇善人而交,擇善書而讀,擇善言而聽,擇善行而從。
二十八、道生于安靜,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儉,命生于和暢。
二十九、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
三十、受得小氣,則不至于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于吃大虧。
三十一、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yǎng)其身。
三十二、知足的人,雖然睡在地上,如處在天堂一樣;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在天堂,也像處于地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