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的兒子放暑假在家,無大人看管,我便將80歲的老父親請過來幫忙。
父親每天的任務(wù)就是看看孩子,保證其安全,不料,他卻主動擔(dān)起做午飯的擔(dān)子,說老點外賣不健康,還費錢。
父親年輕時很少做飯,一日三餐都由我母親做。由于我中午在單位吃,所以不知道父親的飯菜做得怎么樣。
幾天后,兒子有些不高興地跟我說,爺爺做的菜黑乎乎的,有時還有股焦煳味,而且每天都差不多,總少不了香干炒肉。我去廚房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醬油少了一大截。
有一天,我中午臨時回來了,當(dāng)我悄悄推開廚房門,父親正在里面炒菜,他站在很猛的火頭前,一手扶著鍋柄,一手用鍋鏟小心翼翼、慢慢地來回拌動鍋里的菜。
那動作實在是太緩慢了,火又很大,我明白了焦煳的原因。我本想進去,告訴父親,您得炒快點,同時把鍋顛起來,要速戰(zhàn)速決,這樣炒出來的菜才好吃。但看見他滿頭的銀絲白發(fā),還有佝僂的身軀,剎那間,我發(fā)現(xiàn)父親真的老了。
是呀,只有真正老的人,氣力不足,動作才會那么小心翼翼,特別緩慢,根本顛不動鍋,也不會變著花樣,做各種菜。
我退了出來,小聲跟孩子說,爺爺做的菜雖然看起來黑乎乎的,但里面全是愛呀,我們得懂得感恩。
兒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