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時光,自有萬水千山》
文/新京報
時光不會負約,2019如期而至。
“元,氣之始也?!绷锨团c春意并存,成了一年之始的光色。小確喪者可能會喟嘆:“堅冰更硬了”;達觀者則會說一句:“春的腳步就在門外了”。
不歷嚴冬霜雪,難迎春光瀲滟——這是四季的巧思:她許你最好的,但要讓你耐心等待。這也是時間的注腳:要你用眼睛、臉龐、雙手去觸碰“過往”的痕跡。
2018,我們揮別。彭司勛、程開甲、霍金、李敖、單田芳、金庸、斯坦·李……天邊群星墜落,余情留傳悠遠。
2018,我們迎接。啤酒味道的世界杯、跨越“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橋、眼花繚亂的進博會、歌詞里的大七環(huán)。
2018,我們凝視。疫苗之王、權(quán)健帝國;洞庭湖里的私人湖、秦嶺腳下的大宅院;無視倫理的基因編輯嬰兒、發(fā)霉變質(zhì)的學(xué)生營養(yǎng)午餐……現(xiàn)世的明面上,附著些許暗斑,它們警示改進的方向。
2018,我們有遺憾,更有寬慰。我們無數(shù)次想要時光倒流,去拽回那輛失控的公交車,那艘普吉島上的游船。我們也會無數(shù)次回味,重溫被困洞穴的泰國少年足球隊成功獲救,回顧川航機長臨危之際的“史詩級迫降”。
2018,一些溫暖不期而遇。當堅強樂觀的“冰花男孩”再無凍餒之憂,當接力營救的“巴掌寶寶”安睡在搖籃;當女孩把面包喂給殘疾的拾荒者,當“順其自然”的捐款已堅持20年、累計上千萬——我們更加篤定:同情,是人類最本能的情感;善意,是社會構(gòu)建聯(lián)系的主線。
2018,司法的正義在“負重”中前行。張文中、金哲宏、劉忠林、李錦蓮拿到證明清白的印章,昆山反殺案也收到了正當防衛(wèi)的“免罪金牌”——司法和民意同頻共振,法律和常識相互成全。
2018,有中美貿(mào)易摩擦,有各種“頭條”,但最重頭的事件,或許還在于,我們用了近乎一整年時間,陪伴改革開放走過“不惑”之年。
我們紀念改革開放,是要從四十年波瀾壯闊的發(fā)展實踐中,去尋找一以貫之的核心命脈。歷史中藏著解鎖當下的鑰匙,正如歷史學(xué)家許倬云說的,“‘因’是直接的演變,‘緣’是不斷牽涉的因素,無數(shù)的因與緣于是湊成無數(shù)可能之中的‘果’”,我們就是要打撈那些因和緣,去昭示未來。
2019,我們將大步行進在改革開放的延長線上,也將迎來一系列重大歷史節(jié)點事件。
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身處歷史的河流,逝者如斯,變者如斯。
以民主科學(xué)啟蒙,以救亡圖存求變,于是新生,于是富強,于是文明?;仡欉^去所經(jīng)歷的民族存亡、國家動蕩、社會變遷,不由令人心生慨嘆——家與國的興榮,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風(fēng)物長宜放眼量。相對于歷史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時代大潮的起起伏伏,當下,無論是個人、家庭還是國家所面臨的那些困難,或許真的不算什么。
也因如此,此時此刻,我們每個人心中,或許都該多一份氣定神閑。
海德格爾說:人在本質(zhì)上是操心的存在。“焦慮”也是一種勇敢,但我們也要學(xué)會與焦慮和解。以更積極的姿態(tài)努力促進政策變革,緩解“公共不安”;以更沉穩(wěn)的心境耕耘自我,多些定力,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努力過好自己的日子——這個小目標不做輕易改變。
每一個人謀求幸福,國家就會更加美好;每一個人固守常識,國家發(fā)展方向就不會轉(zhuǎn)變;每一個人滿懷希望,就沒理由對未來悲觀。
每一天,每一年,都是新的。活在當下的每個人,總有自己的欣喜,也有自己的顧盼。身處技術(shù)日夜迭代、信息膨脹雜亂的現(xiàn)世,現(xiàn)實給了我們很多不可知。
但站在新的歷史節(jié)點,我們可以篤定地說,關(guān)于未來,已經(jīng)有了很多確知的東西。
或許這世界仍然嘈雜,生活仍舊繁復(fù),但正如哲人所說,“生活就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
只要不惑于方向,不憚于行動,相信時間的力量,又不溫吞茍且,答案總不難尋見。
我們相信未來會更好,不是因為篤信進步是線性的,而是因為相信社會,相信人心,更相信自己——本質(zhì)上,就是相信自生自發(fā)的社會力量,相信時代的新陳代謝,相信90后、00后一定會創(chuàng)造和擁有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就在昨日,2018年最后一天,有的年輕人跨年狂歡,有的年輕人卿卿我我,也有的年輕人聚在一起讀書、分享。這多彩多姿的婆娑世界,就是真正的美好。
萬般滋味,皆是生活。他們內(nèi)心中的躁動、眼神中的光芒,都是這嚴冬中最滾燙的宣言——不負時光,踏歌而行。
而這,也正是時間對我們的致意。
你好,2019!你好,萬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