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條動態:“我還是忘不掉他。” 看著短短的幾個字,只覺得心頭一痛。是啊,很多事,很多人,并不是自己不想放下,而是無法釋懷。記得在張小嫻《思念往昔》的書里,有這樣一段話:“我沒有很刻意地去懷念你,因為我知道遇到了就應該珍惜,離開了就應該平靜。我只是在許多個小時光里感受到你的存在。比如,一首歌,一句詩,一處風景和無數個閉上眼的瞬間。”
放下手機,抬頭看了一眼墻上的掛鐘,四點五十分,再看了一下桌上那杯還沒有完全冷掉的茶水,我不禁嘆息。
我已經不知道這是第幾次了,我像是陷入了時間的回流,就算是在這個寂靜夜晚,也要因為你而不能安穩入眠。
喝了一口茶,嘴里滿滿的是苦澀和復雜,讓我不禁回想起那個生病了,在吃完藥后,不情愿卻非要你陪伴到最后的女孩,只能在輕輕的心底嘆息一聲。
曾經,是那么一個怕苦的人,但現在卻要依靠著這些苦澀的情感才能在這些沒有你的深夜里,讓自己感覺到那些微弱的心跳和清醒。
是啊,我變了,我不知道這種變化已經持續多久。但是我知道,它們發生得太久遠。
從我們分手后,你就消失無蹤,無論是電話、微信還是QQ,都再也聯系不到。你做得很果斷,沒有留給我任何機會,即使是我想要偷偷了解一下你的最新消息,也被你設定成了拒絕訪問。
在你離開后的這段日子里,我糾纏于周圍人的詢問中尋找關于你的線索,或許可以聽到一些關于你的傳聞,但更多的是空洞和猜測。我明白,你總是那么聰明,不讓任何人成為我的橋梁。
但是,你可能并不了解,沒有你的世界,對我來說既寒冷又充滿迷霧。我像只受傷的小獸,被回憶包圍,每天都沉浸于對過去的渴望與思念之中。
其實,那些嘗試忘記你的日子,是徒勞無功。我開始忙碌起來,用疲憊來遮蔽那些難以忍受的情緒。但它們始終如影隨形,無論何時何地,都會悄然出現在我的腦海中,與咖啡一樣烙印成習慣。
有人說習慣需要21天便可養成。而對于對您的思念,這種習慣早已超越時間限制,現在它幾乎成了第二自然的一部分,不必刻意提醒,便自動浮現于心頭。
既然如此,那為何還要抗拒呢?既然無法忘卻,那么為什么不接受這一切呢?或許,從此以后,我們之間所剩無幾的情感,將化作一種美好的習題——即使這習題帶給我們永恒的哀傷與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