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先生開了一間古董店,他戴著一副眼鏡,長相斯文,識別古董眼力過人;楊老倌原先在一家酒樓掌勺,手藝一流,后來因看不慣酒樓老板的為人,辭了職,自己開了一家飯館。他倆都是五十好幾的人了,本來也沒多少交集,后來發生了一件事,讓韓先生對楊老倌另眼相看。
這天,韓先生在楊老倌的飯館吃煮羊頭,楊老倌煮羊頭是一絕。正美滋滋地吃著,店里傳來嘈雜聲,韓先生抬頭一看,服務員正跟一個背著雙肩包的年輕人說話。年輕人想賒賬吃頓飯,但服務員不肯,擔心他不還錢。被拒絕后,那年輕人尷尬得不得了,轉身就走。
這時,有人叫道:“請留步!”這人正是楊老倌,他對服務員說:“炒個青椒肉絲,裝碗飯,再加一碗番茄蛋湯?!比缓笏謱δ贻p人說:“你盡管吃,啥時候有錢,啥時候來還?!?
年輕人風卷殘云般吃完,千恩萬謝地走了。楊老倌來收拾桌子,只見菜、湯、飯,三光。這時,韓先生叫住楊老倌,說:“楊老倌,你為什么肯讓他賒賬?”
楊老倌說:“那年輕人不是存心賴賬的人,他要是存心賴賬,干嗎先聲明身上沒錢?”
“萬一他不還呢?”
楊老倌斬釘截鐵地說:“他會還的,那孩子一臉純樸,我干廚師幾十年了,這點眼力見還是有的。萬一真不還,那肯定是事出有因,我也認了,年輕人出來闖蕩不容易,就當支持人家一把?!?
韓先生點點頭,似笑非笑地說:“我還有個問題,你剛才送給人家的菜很簡單啊,一飯、一菜、一湯,干嗎不好事做到底,送他一份招牌煮羊頭?”
楊老倌搖搖頭,一臉世事洞明的模樣:“韓先生,您是個有水平的人,沒聽說過‘升米恩,斗米仇’這句話嗎?可以幫年輕人,但不能幫過頭了,不然就是害他。”說完,楊老倌走開了。還沒走兩步,就聽身后韓先生大聲叫道:“好個‘升米恩,斗米仇’!楊老倌,你是個人精,我以前小看你了。來,拿瓶好酒,咱倆對酌兩杯!”
這頓酒,兩人是越聊越投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這之后,韓先生和楊老倌就成了酒友。
楊老倌是開飯館的,兩人喝酒自然在楊老倌處居多,偶爾也會在韓先生處。這天下午,楊老倌等飯館客人散了,到韓先生的古董店找他喝酒閑聊,誰知遠遠地就看見韓先生八十歲的老母摔在地上。
原來,韓先生下鄉收古董去了,他的老母本來坐在門口的藤椅上曬太陽,起身時不小心摔倒在地,把腳扭了,怎么掙扎都起不來。偏偏這時候打門口經過的人不多,偶爾有經過的也不敢上前,怕被訛上。好在楊老倌來了,他一見此情景就立即叫過一個路人:“請搭把手!”兩人再一使勁,楊老倌就把老太太背了起來。老太太不瘦,壓得楊老倌一個趔趄。
因為醫院不遠,叫救護車、出租車反而會誤事,所以楊老倌就一直把老太太背進了醫院。等醫生護士接過手,楊老倌立即癱了下來——他用力過頭,好半天喘不過氣。
回去后,楊老倌躺了整整一天,下床時腿腳還直哆嗦。
這期間韓先生只來瞧過一次,說:“快點好,等你喝酒哩!”
楊老倌點頭答應,腿腳一好就去找韓先生喝酒。對于救母之恩,韓先生沒太多表示,但有一句話他沒少說,就是:“楊老倌,都在酒里了啊!”這之后,兩人同往常一樣,時不時地喝酒閑聊。
最近,楊老倌遇上了一個坎兒:他老伴生病了,要動大手術,醫藥費要幾十萬,可他哪有那么多錢?有人提醒他:“楊老倌,你不是跟韓先生交好嗎?何況對他還有救母之恩,你開個口借點錢,他應該不會拒絕的。”
楊老倌悶聲說道:“我是為了借錢才救老太太的嗎?”
正說著,韓先生打來電話,說有瓶好酒,讓楊老倌去一趟。
楊老倌到了,韓先生進里間拿酒。這時有個中年人走進古董店,用一口外地口音對楊老倌說:“老板,您好,請問收毛毯嗎?”
楊老倌正要說“我不是老板”,韓先生從里間出來了。他一眼看見外地人懷里抱著的毛毯,說:“請坐,給我看看?!?
韓先生面容平和,他把毛毯翻過來又翻過去,再湊近鼻子聞聞,毛毯又舊又厚,僅此而已。韓先生扶了扶眼鏡,說:“請問這毛毯哪來的?”
這時,有幾個老街坊從外面進來看熱鬧。外地人說:“是我祖上傳下來的,說是清宮之物……”
楊老倌“撲哧”笑了,外地人一聽,臉就紅了,他懂楊老倌笑的原因:這年頭,無論什么貨色都敢說是從宮里流出來的。韓先生聲調依舊平和:“準備多少錢出手?”
外地人說:“一萬……八千也行吧……”
韓先生說:“這東西確實有些年頭了,不過僅僅是毯子而已。行,成交!”可韓先生不掏錢,轉頭對楊老倌說:“快掏錢呀!”
街坊們一愣,這是怎么說?你韓先生看中的東西為啥叫楊老倌掏錢?再說了,現在楊老倌家里還急需用錢呢!楊老倌卻并不遲疑,掏出手機說:“這錢我付了。”
交易很快完成,毯子就這樣歸了楊老倌。等外地人走后,韓先生說:“毯子先放在我這兒,我代你賣,二十萬,少一分都不賣。”
楊老倌說:“我聽你的?!?
街坊們面面相覷,眼神里似乎都在說:這兩人,全瘋了。
這事傳出后,倒是不斷有人來看,因為平素韓先生的眼力、信譽擺在那兒??晒庥腥丝礇]有人買,一條尋常毯子憑什么值二十萬?不過韓先生一點也不急。韓先生不急,楊老倌就不急。不,楊老倌這頭不急那頭急,就是老伴急需錢動手術的事。手術日期一天天臨近,楊老倌甚至動了轉讓飯館的念頭。
這天,一個在業內有名的鑒寶節目組來到本地。在韓先生的催促下,楊老倌抱著毛毯去了現場。專家們輪流看過后,其中一位問這毯子哪來的。楊老倌撓頭說:“收的,不,是一個老友叫我收的。”
那專家大聲驚呼道:“你撿到大漏啦!”說完,他用鑷子在毛毯上撥啊撥的,最終毛毯里露出一絲金光來。
據專家說,這毛毯本是宮中之物,里面藏著很多金絲……
節目播出后不久,就有人找上門,花二十萬買走了毛毯。楊老倌對韓先生說:“這毛毯自始至終全是你張羅的,這錢得歸你。”
韓先生一瞪眼:“人家賣主先跟你問價的好不好?這是我們行內的規矩,我不能破了?!?
楊老倌說:“不管怎么說我不能獨吞了,得給你錢……”
“那是自然,我是做生意的,得抽傭金,”韓先生豎起食指,說,“一百塊錢好了,今天中午羊頭有著落了,咱倆來兩杯?”
事后有人問楊老倌:“當時韓先生叫你掏八千塊錢,這錢不少啊,你是怎么敢的?”
楊老倌一齜牙,說:“有啥不敢的?我信他呀!”
?。òl稿編輯:曹晴雯)
?。}圖、插圖:陶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