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虎全編》是一本由劉緒源著作,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圖書,本書定價:59.80元,頁數:360,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文心雕虎全編》讀后感(一):怎么給孩子選好書呢?記住這兩點。
《文心雕虎全編》讀后感(二):怎么給孩子選好書呢?記住這兩點。
《文心雕虎全編》讀后感(三):藝術是一門學會真誠的功課
劉緒源是個極為“真誠”的人,但我只能透過他的文字這么說。他很喜歡羅丹的一句話,在這些文章里多次引用:“藝術是一門學會真誠的功課”。《文心雕虎全編》中收錄的文章,最早以書評專欄的形式在《中國兒童文學》上刊登;這些文章曾在21世紀初由少年兒童出版社策劃出版,題為《文心雕虎》;而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快結束時,它終于由廣西師大社再版。這不禁讓人有些唏噓:幾近成為這個領域之發源地的地方,竟然忽視了如此重要的品質。劉緒源其中一篇文章寫“文學與不滿”,他認為,凡寫作者心中多有不滿,兒童文學也不例外。這是工作的第一年,我心中也有很多的“不滿”,希望這“不滿”可以激發更多的“真誠”,即便如今已與“真誠”格格不入。
《文心雕虎全編》中的文章對作家、作品的批評是具體而誠懇的。劉緒源當然也有獨屬于個人的好惡,但是在寫作時,他多是用“滿意”或“不滿”等詞,對于前者,他不吝夸贊,對于后者,批評的聲音則往往是眼光犀利而言辭溫和;由此可見,他實際上是超出個人趣味而心系整個兒童文學之發展的,但是這也源自其個人趣味所具有的一種文學共通感。
《文心雕虎全編》讀后感(四):《文心雕虎全編》:以彼為燈,照亮兒童文學的創作之路
網絡購物,什么樣的評價會讓你感到踏實可信?真實的評價。這些不一定會出現在差評里,但你能從中感受到這個商品的“煙火氣”。比如商品的瑕疵,物流太慢……我反而對全是好評的商品望而卻步,人為創造的完美背后大多都藏著逃避、欺騙和刻意。商品如此,文字的世界也是一樣。
這種感覺在閱讀《文心雕虎全編》時再次觸發。作者在開篇就提到,兒童文學的批評理論,不是吹捧,也不完全是批評,而是在分析中找到更好的寫作和表達方法,讓兒童文學和這些作家們能夠在正確的路上寫出更多好作品。這本由兒童文學理論家劉續源先生撰寫的《文心雕虎全編》,適合每一位創作者、家長、編輯一讀。
思想之花在這里持續開放。書中的文章最早的在22年前見于《中國兒童文學》雜志,有犀利的文筆和中肯的意見,今日再讀依然不覺過時。據說當年的很多讀者,拿來雜志并不會馬上讀小說或者故事,而是尋找劉緒源先生的文章,可見這些理論文章在讀者心中影響之大。我猜想,那感覺,就像是如今行業“大v”的文章,是時尚熱點的風向標,讓家長和老師以及編輯們認識到孩子所讀的書好不好,好在哪里?差的話,還能在哪些方面改進?劉緒源先生的文章,用詞謙虛,但觀點堅定,用嘮家常一樣的隨筆,與創作者以及同行們對談,并啟發讀者。劉緒源先生的作品有很多,其他作品還有我們所熟悉且備受推崇的《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因為作品啟發性強,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兒童文學提燈人”。
本書中內容豐富,時間跨度從2000年到2015年,這十多年間,兒童文學也由一個“少年”成長為“青年”,從少有的幾個作家到童書市場異常火爆,書中有對兒童文學發展的內容創作、發展趨勢、各種沖突和問題的冷眼觀察。比如對于童書為什么火爆,動物小說、童話與哲學、哈利·波特的看法,對經典童話的態度,對于兒童詩歌的感想,對于分級閱讀的冷靜思考等等。
《像安徒生,還是像格林》這篇文章寫成于2005年夏天。距今已經是17年時間。但是比起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誕生的幾百年來說,它依然短暫。一代一代的孩子讀著這些童話長大,它們是不朽的經典,作者文中的觀點,一樣引人深思。
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樣的感覺:格林童話更有意思,作為故事給孩子們講能吸引人,比如狼和七只小羊、小紅帽、灰姑娘等等,格林童話的這一魅力,首先來自于民間故事的異想天開,其次來自于格林兄弟的整理以及后人的不斷打磨。這些故事是給孩子們聽的,所以里面那些少兒不宜的東西,漸漸就被刪減。而對于安徒生童話,不管是海的女兒還是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小依達的花兒等等,是在故事中或者故事的結尾,我們總是能讀出一些安徒生式的悲憫和笑中帶淚的感動。
對于這兩本童話書,劉緒源先生給出了這樣一段評價:“從兒童文學的角度看,格林童話無疑要完整、圓熟得多,也會更受兒童的歡迎。無論是篇幅的短小整齊,還是語言的淺新有趣,乃至故事的曲折有致,格林童話都能掌握一種極好的分寸。而在安徒生那里,篇幅長長短短,故事有時顯得冗長,有時又短得不像一個故事;敘述很有味,但對兒童來說,可能會覺得拖沓;更要緊的是,總有一種陰冷的氣氛滲透在他的作品中,兒童讀過以后會很難忘,長大以后會有一種回味……安徒生是個很有個性的作家,他寫童話并不一味迎合兒童的興趣,卻在其中頑強而真誠地表現著自己。……”
也就是說,如果說格林童話是整理改編,安徒生的創作,將我們領上了原創的道路。事實上,模仿創作,整理改編能夠帶來極為火爆的產品,這一點從童書市場上早就見了端倪。一本書賣火爆,馬上就有人在跟風模仿,假如價格再低一些,真正的原創就幾乎銷聲匿跡。
“凡師徒相傳的藝術,如徒弟沒有實質性的創造和突破,結果就只能是一代不如一代。”書中的這個觀點極為客觀,言語中卻充滿客氣。創新很難,是在挑戰自己,在黑暗中摸索,還要面對未知的結果,但是對于想要表達自己的安徒生來說,這些似乎又都不成為問題。
我們永遠都需要這樣敢于創新,雖然安徒生的許多作品無法跟格林相比,但是他最杰出的作品,卻代表了兒童文學的新的生命活力,是‘無可取代的真生命’。他大膽而真誠地去探險,為我們留下了真正的永恒之作。
對于孩子來說,每一個童話都有趣,都會給他留下童年的記憶,而當他們長大成人,能夠讓他們回味無窮的,可能還是那一個讓人流淚的故事吧。
還有就是分級閱讀。其實很多人都疑惑,為什么外國的分級閱讀做得那么好,中文分級閱讀卻遲遲做不出來?其實,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評估、內容定位方面的。但是在我看來,分級閱讀,在家長心里早就有了極為樸素的看法和操作。
比如我們買書的時候一定會說是在為七八歲的小男孩看的書,雖然家長會有些迷茫于書目,但是他們并不迷茫于年齡。而適合的書,也會在眾多圖書中大浪淘金,沉淀出來。
這一點,劉緒源先生說得更加深刻:兒童文學最優秀的那一部分,必定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學,因為童心——赤子之心,是能夠貫通全人類的,這樣的文學也是能讓世界各國的孩子從小讀到大的,能夠真正影響人的一生。
我們做分級閱讀,很多時候是害怕在不恰當的時間給孩子推薦了不恰當的書,但是分級只是手段,簡單一點理解就是,分級閱讀,有時候只是人為地把書按照年齡重新組合,對于好的兒童文學作品,它們是能夠從9歲讀到99歲的,這些作品,早些出現在孩子的世界里,是更加幸運和幸福的事。
作者說要給分級閱讀潑冷水,其實更多的是想建議創作者們,把創作出一個被歷史、被世人所接受的經典的兒童文學,讓它成為全世界的共同財產。這樣的財產,是一個孩子從小仰望的,是他成長之后的內心的力量。對比起這些,分級閱讀似乎也沒有那么重要和迫切了。
從這本書中,我們所能讀到的絕不僅僅是這些。“他的筆尖觸探到兒童文學的每一個領域和細微的角落。幾乎每一個兒童文學作家在他的文字中受益。”這是作家常新港對作者的評價。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作家,每一位作者、讀者,想要去認識真正的好童書的人,創作好書的人,都應當遇到它,從中汲取經驗,并蓄積力量,按照劉緒源先生在書中所希望的那樣,為孩子們創作真正值得一生回味的好童書。
《文心雕虎全編》讀后感(五):學會蹲下,讓我們和孩子更近一點
壹很多父母給孩子買書,就跟去進貨一樣。他們非常焦慮,不停地找書單,找專家,找推薦。雖然他們自己讀書不多,但是這完全不影響他們給孩子買書的熱情。
那問題來了,大家知道什么是好的兒童文學嗎?我們到底要給孩子買什么書呢?那些暢銷榜上的童書,到底好不好呢?
為了提高家長們對童書的甄別能力,今天我們來分享一本關于兒童文學的書籍--《文心雕虎全編》。“文心雕虎”是作者劉緒源先生在《中國兒童文學》雜志開設的一個極具風味的書評專欄,時間跨度自1999年至2016年。
內容涵蓋作者對童話、幻想小說、動物小說、童詩等多種類型兒童文學的觀察與批評,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兒童文學理論佳作。
本書的作者劉緒源先生,是作家、兒童文學理論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者。他擔任過《文匯月刊》編輯、《文匯讀書周報》副主編、《文匯報》副刊“筆會”主編。
《文心雕虎全編》這本書對我影響挺大,之前我也曾講過,自己學習寫書評的事情。自學習寫書評以來,我一直懵懵懂懂,上下求索,但總感覺缺了點什么。
直到遇到這本書,發現劉緒源先生,邏輯嚴謹,筆鋒犀利,我終于明白,原來這才是寫書評。我現在的水平,只能叫做,隨便寫寫。
劉緒源先生是中國新時期兒童文學發展的親歷者、見證人,同時又是一位積淀深厚、視野宏闊、謹嚴率真的批評家。書中的很多文章,大多深入淺出。作為家長和兒童文學愛好者,我們都可以學習。
《文心雕虎全編》這本書中,我認為有三點值得推薦。
第一,藝術來源于生活。
我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因為生活對我們來說是真實的。藝術在我們眼里這么美,是因為它是生活的一種升華。劉緒源先生在書中講到,真正的文學,其本質是審美的,它只能是以美為基礎。
我們常常有疑問,那些童書孩子是否能夠看得懂?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大家對于藝術的認知,并不一樣。大人有大人的審美,孩子有孩子的理解。童書作為一種藝術,在本質上是不分年齡的。出版社為了降低讀者的選擇成本,人為地對童書進行年齡劃分。
第二,蹲下可以讓我們更近一點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兒童文學跟成年人文學是可以打通的。繪本畫家幾米為什么受歡迎?因為他將童年的單純,放到都市成年人生活的背景中。我們之所以會被感動?那是因為我們的內心是脆弱且柔軟的。既然如此,我們跟孩子的距離,可以更近一些。
劉緒源先生講了一個詞,叫做“蹲下”。這個詞,讓我萌生很多感觸。很多時候,我們作為父母,都在用大人的思想來看待孩子。我們總是居高臨下,在向他們提各種要求。要求孩子不能做這,不能干那。我們從來沒有問過孩子,他們想要做什么,他們愿意做什么。這種不對等的對話,讓我們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
第三,寫作秘籍三段論。
劉緒源先生講到,寫作不要小家子氣,誰誰用了我文章中的哪句話,誰誰用了我文章中的哪個論點。當我們眼界狹小,氣派不大,在創作上取得的成績,就會有限。同樣,我們寫文章,要說自己的話,不要總是大量引文。
在這里,劉緒源先生介紹一個思考方法,我稱之為三段論。這個理論分為找到“真問題”、對問題做剖析、為自己的剖析提供依據。它對應到我們寫作上面,就是What,Why,How。是什么、為什么、如何做,整體文章的架構,就初步搭建起來,有助于我們快速厘清思路。
通過閱讀《文心雕虎全編》這本書,劉緒源先生教會我要如何看待兒童文學,如何甄選童書,如何去當一個書評人。同時,他也解答了我心中的一個疑問。
中國為什么沒有兒童文學?作為有孩子的父母,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市面上主流暢銷童書,大多是引進國外的版權作品。
這本書中介紹,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認為這是哄孩子的小兒科。二是認為中國教育提倡以實用為主。三是認為受到商品經濟的影響。
這個原因一出,估計對于兒童文學有誤解的人,不在少數。無論你是家長、老師、閱讀推廣人,還是兒童文學工作者和兒童文學研究者,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都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
希望在以后的童書市場上,我們能夠看到更多優秀的本土兒童文學作品。
我是來自孔孟之鄉的杰克小鎮,喜愛讀書分享,當個有趣的獨立閱讀推廣人。歡迎點贊關注我,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