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是一本由[意]蒙臺梭利著作,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圖書,本書定價:49.80,頁數:240,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讀后感(一):童年的秘密
談到如何去教育孩子,作為家長或者老師,或許都有他們各自的一些經驗或者心得,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如何去教育孩子是一門值得去學習的技能。只有懂得如何教育的人,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發揮出孩子的潛能。 最近讀了《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這本書,學到了很多關于教育孩子的知識與經驗,非常受用。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并開始相信自己的能力時,我們就能超越自我,就能去了解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并且發現他們和我們的區別。作者認為作為成年人,應該足夠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包括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他的心理狀態等等。成年人不應該過分的以自我為中心,不要過分的去想要操控孩子的行為,因為這樣可能會抹殺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 不要用愛去綁架孩子,很多家長喜歡對孩子說這都是為了你好,但實際上他們的行為會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孩子不敢自由的去創作,去行動。 如果我們讓孩子覺得他自己是無能的,那么孩子的心靈就會受到傷害,他們會慢慢變得膽怯、冷漠和恐懼。控制之上才形成的。小孩子也能了解自己的任務,并能適時調整行為的序,用最簡便的方法完成了任務,同時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正常的。 在這本書中,作者強調,我們要去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要去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要給孩子提供非常良好友善的環境,并且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選擇決定的權利。 這本書非常適合家長們閱讀,尤其是那些可能暫時還不太清楚該怎樣去教育孩子,或者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了問題的家長。
《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讀后感(二):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人的一生,蒙臺梭利揭示其秘密!
幸運的人用童年療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愈童年。——阿德勒
童年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見,童年的重要性。那么對于每一位家長而言,每一人孩子的童年都是極其重要的,那么我們該如何陪孩子渡過童年呢?
今天要讀的一本就是適合給家長的書,書名是《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
沒錯,這本書的宗旨就在指導家長如何陪孩子渡過其一生中最為重要的童年。整本書分為三部分:精神胚胎,新教育,孩子與社會,適合家中有0-6歲孩子的家長學習和參考。
當一個家庭降臨了一個新生命,這時家長需要去適應,孩子對世界的最初圖像,就在童年的時候呈現。
由文通天下出品,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為中文版紀念版,作者是意大利的蒙臺梭利教育法創始人瑪麗亞·蒙臺梭利。
其實作者所倡導的與孩子一起生活,學會在生活中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在生活中不要過分干涉孩子,學會去觀察孩子,比如孩子的敏感期,比如心理偏差問題等等。
不同敏感期,比如秩序,行走,手,語言等的敏感期,孩子會有不同的問題。這時,我們家長不要過度去干涉孩子,不要去幫助孩子完成任務,而是在旁邊適當給予一定程度的幫助,讓孩子自己嘗試、獨立去完成某些事情。
每一個人都是從童年走過來的,但是家長已經過了童年時期,不能完全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教育孩子。
在本書中,作者就對于6歲以下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的特點,以及成人與孩子的沖突等問題進行了分析,我們要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育兒的基本原則,提供有效的幫助,來進行有效的育兒。
這本書的神奇之處在于,它已經全球暢銷80年,但是對我們的育兒教育仍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它讓我們看到孩子發展的重要性,關注敏感期,關注心理,尊重孩子等。
《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每一位家長都值得擁有的一本。
《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讀后感(三):當秘密不再是秘密
《蒙臺梭利 童年的秘密》 侄子小的時候上的是蒙臺梭利實驗班,當時他們幼兒園有6個班,只有一個是蒙班,感覺侄子的幼兒園時期過得非常的痛快,在蒙氏教育之下,感覺他學的東西多,而且不累,小家伙天天是開開心心去上學,開開心心放學。
幾年后,外甥女兒上學的時候,我特別交代,一定要讓她上蒙班,結果在同一所幼兒園,已經找不到蒙班了,我還震驚,這么好的學習方法,難道不再繼續實施了嗎?結果負責報名的老師告訴我,現在這種蒙氏教育方法,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不再只是實驗階段,而是日常生活中就在操作,所以不需要刻意地用這個詞語來裝點門面。很喜歡。 不過,雖然蒙氏教育已經成為大家都認可的一種教育方法,但是有關蒙氏教育的具體內容,大家了解的還不太系統化。入手了一本《蒙臺梭利 童年的秘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書名里面有一個“秘密”,這本書基本上就是屬于解密性質,當這書中所說的一切都不再是秘密,而成為常識的時候,就是這本書作者最開心的時候了,也是我們教育大發展的一個標志了。
書中非常系統地給我們講述了蒙臺梭利教育法的知識,最關鍵的是,這本書在知識性的傳授之外,還提到了對孩童世界的重視:“孩子是人類精神的引領者”。我覺得這一點兒尤其震撼了我。我本來是想來看一看小河的模樣,沒想到卻看到了大海的壯觀。 現今的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在這樣的一個社會中,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都應該成為孩子的保護人和啟蒙人,而不是忽略孩子和傷害孩子的人。 《少年中國說》中曾說,少年強則中國強。讓我們不妨再往前提一點,從孩子出生就開始培養吧,與孩子的天性合作,從基礎做起。
《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讀后感(四):做好每一個人生階段的自己/不管是在童年,還是青年、中年、老年
《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是意大利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次出版于1936年。本書分“精神胚胎”“新教育”“孩子與社會”三部分,共十章內容。
我還沒有進入到為人母的階段,也不是從事教育工作者。但是在一邊看書的時候一邊回顧我的童年。在書中有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也有看到別人童年的影子。
《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是一本了解兒童成長秘密的著作。兒童的心理和行為自有一套規律。幼兒教育的要理解、尊重兒童,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發現孩子和解放孩子,為他們實現自身的潛能提供所需的幫助。
書中一些地方為了論述某些觀點的例子比較個例。如57頁,皮亞杰教授把一樣東西藏在不同的扶手椅靠墊下面讓孩子找,但孩子只關注這東西是不是在第一把靠墊下面的例子,來論述孩子的“秩序感”,感覺這樣子的說服力不大,挺單薄的。就像我不能用劉學州的例子來說明未婚先孕的父母都會賣掉親生孩子一樣吧?
讀完全書下來,感覺要成為書中的“成人”太難了,對成人的要求真高!站在孩子的角度要求成人怎樣怎樣,比如:提供好的環境、陪伴孩子、理解孩子、無條件支持孩子……可是,人生的不同階段,大家都只是一遍過,沒有彩排,成人也是第一次作為成人,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老師也是第一次做老師……大家都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摸索,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地在每個人生階段成為更好地自己,才能更好地成為另一個角色的自己。
《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讀后感(五):幫助孩子們身心健康的成長
作為一名寶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閱讀了蒙臺梭利的教育著作,才發現我對教育的認知遠遠不夠。100多年前意大利人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通過認真的觀察幼兒,深入的研究孩子,揭開孩子成長奧秘的顛覆性觀念,形成了科學的蒙氏教育法------《童年的秘密》。
今天有幸讀到這些研究成果,受益匪淺。孩子們從幼小的生命初始,就開始認真探索著這個世界,身體和心智一同成長。作為家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幫助孩子自己創造自己。蒙蒙博士讓我們明白幼兒教育重要性,蒙氏教育法不愧為被譽為20世紀偉大的兒童教育經典。
以往接受學校及社會的教育,10余年養育孩子的感悟,看到這本書激起很多共鳴。我想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尊重兒童的意愿,尊重天性,因材施教,順應人的發展。
處于敏感期的嬰兒,他們充滿激情。這本書教我們要給嬰兒提供能刺激他們第一感覺的環境刺激,以便滋潤他們干涸的心靈,到戶外去感受天空大樹微風,感受這生機勃勃的大自然。隨著孩子們漸漸長大,做為強者的家長,習慣于無時無刻都在保護孩子,但這種保護隨著孩子們的成長,保護大多數時候以愛之名變為了控制,不利于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蒙博士告訴我們真正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想法,追隨孩子的腳步并以此自豪。
然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授學習方法和促成自我學習習慣的養成,要從幼兒時期培養,潛移默化,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源動力。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尋找快樂,創造價值,實現自我提升。
我們要注重孩子們的智慧成長和品德的養成,將文化融入教育,讓孩子們長大后信念感傳承感伴隨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