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國》是一本由王國斌著作,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裝圖書,本書定價:119.90,頁數:422,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投資中國》讀后感(一):自律的品格
前兩天,芒格老先生發言,投資中國,就看這本書,敢用這個名字,不是大拿就是大忽悠。正在看,內容還是很扎實的,雖然是個文集,集合了作者近20年的文章和演講,不過因為都是作者對市場和行業很深入的思考、分析,并不過時,特別是對投資團隊的培養新得,這在投資書中是很難得看到的。作者王國斌是業內非常低調的響當當的人物,其創建的東方紅品牌也是業內首創,并培養出大批杰出業內人士,寫的再好不如做的好,做出來了寫出來的東西才有根。還有,書中附錄的私人圖書館非常贊!記下了這句話:自律是價值投資和品牌成功最重要的法寶,沒有自律就沒有價值投資,沒有自律也沒有品牌。
《投資中國》讀后感(二):未來的機會在中國
因為不是投資圈的人,對作者本人不是很了解,查了一下相關資料,作者在投資圈應該是比較有名的一個人。但這本書的內容,并沒有提出什么原創性的理論。主要是收錄了一下作者在不同時期的發言(投資策略會和各種場合的會議、論壇等)和訪談,大部分發言的時間是比較早的。策略會的內容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沒有價值,書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我認為是訪談的部分。而訪談的時間,大都是在2012年的。
幸而訪談的內容主要談的是一些理念性的東西,所以不會因為時間而喪失價值。既然是10年前的訪談,放到現在也必然談不上有何新意。作者主要是做價值投資,而書中關于價值投資的理念講的卻不多。如果想學習如何做價值投資,可以去讀一些相關的經典書籍。這本書涉獵的價值投資的部分內容,更多的作者的感受和經驗,而且內容比較淺。
我認為在A股做價值投資,是非常難的。從最近幾年的市場表現來說,A股的風格在不停的發生變化。不論是白馬股的抱團,還是半導體行業,還是鋰電池、太陽能、風電等新能源行業的階段性機會,大都是趨勢性的。之前被吹上天的CRO,在走了幾年牛市之后,現階段也大幅殺跌了,同樣殺跌的還有愛爾眼科、歐普康視、通策醫療等大牛股。
一支股票的上漲,背后是多種因素的共振的結果。價值投資者如果幾年年持有地產、中國平安之類的股票,是非常慘的。最近一段時間,市面上清盤的私募不少。價值投資其實對交易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普通散戶做價值投資,一是可能水平不夠,研究分析能力有限;二是心態不行,對于賺錢的渴望太急切。如果買入一支股票,死拿3年,究竟是因為買入的股不對,還是因為時機不對,這是很難說清楚的一個問題。
持有的股票長期不漲,對心態是非常大的考驗。市場中的大多數資金,也同樣會面對著這種業績考核的壓力。扯的有點遠了。
以下內容算是對本書內容的一個簡單摘抄:
管好自己的心性,是投資成功的一半。(技術到位之后,能否做好投資更多的是心態問題)
保持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腳踏實地的執行力。
競爭為他人創造價值。什么是市場?市場就是好壞由別人說了算,不是由你自己說了算的制度。在市場上,任何人不為別人創造價值,就不能獲得收入。所以你必須努力為他人創造價值。
只要這個社會有競爭存在,就會一天比一天好。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就是意味著企業肯定不能輕松賺錢。競爭和流動性抹平了所有領域的超額利潤。哪個領域、哪個行業有超額收益,資金就蜂擁到那個領域,那個行業,而蜂擁而入的結果一定是收益的下降。
科學技術最重要的不是技術本身,而是要有好的應用場景。
在二級市場里面,預期是最可怕的東西,預期本身比價值的力量大。
《投資中國》讀后感(三):投資是聰明和心靈融合成的概率判斷和決策
我研究行為經濟學已經有五年時間了,研究到最后發現行為經濟學的核心就是概率。后來,寫書發現行為經濟學的重要發展都是和概率論的發展史重合的,這其中圣彼得堡悖論的作用很大。
研究了行為經濟學后,閱讀斯皮羅的《300年經濟決策史》、伯恩斯坦的《與天為敵》以及魯賓斯坦的《投資思想史》,就感覺每一句話都是鮮活的。
王國斌的《投資中國》也有一樣的作用。書中有一句“投資內容的全部就是概率”。 “投資的本質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概率游戲。每一天,投資者都需要把投資機會轉化為概率。明智的人不應該把錢押在小概率的事件上”(《投資中國》第308頁)。
可見,投資就是在不確定情況下對未來很多時間和空間下可能發生的一系列收益和損失的時空轉移。這里面的“可能”就屬于概率的范疇。
王國斌在這本書中還引用了《約翰·克利斯朵夫》的話來進一步解釋概率對投資的意義,大部分人20-30歲已經死了,然后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日復一日的模仿自己維持生存。 人與人之間真正的區別是,你是真正地生活了1萬多天,還是只生活了1天,卻重復了1萬多次;您是用同樣的經驗工作了25年,還是積累了25年的工作經驗。
換言之,人的一生,如果每一天都一樣,就不需要計算,概率沒有意義;人生因為有不確定性,才需要用概率來預測“人在不知道怎么做時應該做點什么”。這就是投資的本質。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一把尺子來衡量投資效益。這把尺子就是投資者自己,而尺子上的刻度就是概率、收益和損失、時間和空間等多維空間的組合。
投資者自己是不是智商越高,這個尺子越好使呢?這一定,因為巴菲特說過,投資不是智商比賽,智商160的人在投資方面不一定比智商140的人要好。
因此,他認為“ 投資并不只是一個關于智商的游戲。如果你的智商超過了150,那么你把其中的30賣給別人,因為你并不需要過高的智商,只需要足夠的智商。過高的智商在某些時候會對你造成傷害。但你同時需要足夠的情商和判斷力,因為你會聽到各種不同的建議,你需要從中篩選,最終作出自己的決定。 ”
也就是謹慎的投資者是智商與心靈兩者的適度結合。正如,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所說的, 最高級別的謹慎是最聰明的頭腦和最美好的心靈的結合。 這句話,《投資中國》這本書也引用了,我專門查證了,《道德情操論》確實有這句話。
這也證明了《投資中國》一書作者的觀點,讀書多么重要。王國斌認為,學習投資,先把投資方面的書閱讀1200本,在這個過程中,要保持獨立思維,通過閱讀,修煉出自己的投資思維。
《道德情操論》商務版,第279頁。
《投資中國》讀后感(四):王國斌:為什么2022年最好的保值、增值方式是投回中國?
巴菲特曾講過:“在過去238年中,有誰是通過押注美國衰落而成功的?”回想起在一次我與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先生會面時,他說過一句話:“不是樂觀主義者,就不要當企業家。”我相信刷新后的中國,最好的保值、增值方式是投回中國,最好的控制風險方式也是投回中國。
——王國斌《投資中國》
就在上個月,知名投資人王國斌重返公募的消息刷爆了金融圈,其發起的公募基金“泉果基金”正式獲批。作為A股成功的價值投資者之一,他是同行眼中“入行最早的一批老將之一,也是多年來歷經券商行業冷暖、轉型最早、一直堅守在前線、團隊較穩定、行業威望較高的人之一”。
在中國率先提出并引領了“價值投資”理念,其建立的價值投資體系與框架影響了業內一批知名基金經理;身為東方紅資產管理創始人,后又聯合創立君和資本,與中國股市一起成長起來的王國斌,歷經投行和一二級市場。深耕投資領域,持之以恒,忠信篤敬。
王國斌踐行長期價值投資理念——以企業家視角,通過全面的分析和深入調研,尋找幸運且能干的價值企業,致力于創造長期可持續的收益。“股市初代投資人”“投資老將”……王國斌更是被行業人士譽為"企業家型投資人"。
從事證券投資行業近30年,王國斌單在東方證券就有著18年的投資生涯,其打造了國內首家券商系資產管理公司,并帶領公司獲得業內首張券商資管公募牌照。
“為什么現在最好的保值、增值方式是投回中國?”再次出山公募行業,王國斌也帶來了其首部著作《投資中國》。近30年投資理念與經營之道在書中第一次被公開,這是專業投資人士時刻緊盯的“頭部”動向,更是普通投資者心心念念的“共贏”大道。
書中的每一行文字,都透露著王國斌對投資的熱愛——分析市場的方法框架,以及對價值投資邏輯的思考:如何擁抱變化,與時俱進地迭代自己的投資方法。
理解投資的4大關鍵維度:
大格局、看未來、投資的方法、自律的品格
l 在投資實踐上,你要做的是你能做的事,而不是你認為重要卻沒能力去做的事。
l 我們如果在策略上會犯什么錯,那么最可能犯的錯誤是:拔掉鮮花、澆灌雜草。
l 坦然地接受一年四季的更替,面對周期,不要用情感,而要用理智來判斷。
l 很多人希望每一圈都領先,但每一圈都領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沖過終點的時候,是不是還在賽道上。
這4大篇章構成了《投資中國》,也為我們呈現了理解投資的4大關鍵維度:為什么當下是投資中國的最好時期;當下的中國市場擁有哪些機會與挑戰;如何擁抱變化,與時俱進地迭代自己的投資思想與投資方法;如何通過培養內在品格的力量,打造可復制的團隊,帶領企業長期戰勝市場。
30篇投資心法 6場焦點對話:
眼前與未來:投資中國的理由、投資中國的路徑
穿越中國投資市場的無數個周期,王國斌始終傾向做一個樂觀主義者。他曾指出,“優秀的投資人,通常是在大家對宏觀經濟的擔憂達到頂點時買了最好的東西。”
他強調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有理想卻不理想化投資。在對于形勢與趨勢的闡釋背后,王國斌為我們展示了一位擁有大格局的投資人始終看好中國、看好資產管理背后的深刻思考:
? 投資中國的N個理由
l 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個核心驅動力——全球化、城市化、科技進步,中國在這三個方面都有非常巨大的潛力,同時也有強大的執行力。
l 在效率驅動的創新上,中國市場巨大的規模和發展健全的供應鏈,給中國企業家提供了15% ~ 20% 的成本優勢。
l 我國的工業門類非常齊全,產業鏈非常完整,這樣的一個市場,讓中國人的韌性、彈性非常強。自然資源也許會枯竭,但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勇氣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拼搏是無窮無盡、永不枯竭的。
?投資中國的正確路徑
l 投資是放棄或犧牲今天的消費來換取未來收益的一種行為。所以,對未來有沒有信心是投資的本質要求。
l 環境、波動和周期會讓人不時陷入消極和悲觀,這個時候需要極大的力量才能把人從消極和悲觀的情緒中拉出來。長期的視角和時間正是這股巨大的力量。
l 做資產管理是受人之托,守住“忠信”是我們的本分,也是我們的承諾。讓客戶的長期價值最大化永遠是我們服務的宗旨。
l 自律是價值投資和品牌成功最重要的法寶。
《投資中國》
作者:王國斌
出版時間:2022年2月
湛廬文化
王國斌在書中寫道:“從高度、寬度、深度三個維度看,中國A股市場仍將有結構性大行情。”
無論你是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還是企業經營者,這本書都可以幫你培育長期競爭力,為你在投資經營中指明方向、堅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