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遺物整理師》是一本由【韓】金璽別 / 【韓】全愛圓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200圖書,本書定價:平裝,頁數(shù):2022-3-1,特精心從網(wǎng)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我是遺物整理師》讀后感(一):死亡的一百萬種可能
文/舒念
有多少人會提前想過自己的身后事呢?在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之后,沒有感覺,也無法表達,只能等著他人處理我們在世時所留下的所有物品,甚至于我們自己。當家人和朋友無法承受這些事情的時候,遺物整理師的職業(yè)就出現(xiàn)了。
《我是遺物整理師》講述的就是韓國一位遺物整理師的親身經(jīng)歷,在他的職業(yè)生涯中,經(jīng)歷過各種死亡的形式,各種死亡的場景,甚至了解過各種不同的死亡原因,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辦法預料到當死亡來臨的時刻,所以留下的就是臨走之前,最后也是最真實的一幕。
作者金新星進入這個行業(yè),就是因為看到了朋友去世時家人難以面對的場景。對于親朋好友難以承受,卻必須去做的事情,就需要有遺物整理師來完成,他們會幫助死者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也給在世的人留下一點安慰。
抱著這樣的信念進入這個行業(yè),其實他的心中是帶有一點使命感的,但現(xiàn)實生活并沒有那么盡如人意,大多數(shù)人并不能夠理解這個職業(yè),甚至將遺物整理師等同于死亡的代表,所以他們的存在也成為了晦氣的來源。這種矛盾很常見,但是同樣也讓人很不理解,如果沒有遺物整理師的存在,那會是由誰來面對逝者最后的一切。
在書中收錄的故事中,不僅有自然死亡,也有故意傷人事件。死亡,永遠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體面。即使是做好了一切的準備后自愿離開世界的人,通常也會在很久之后才被發(fā)現(xiàn),而當這個時候,他們也不得不成為他人的煩惱。作為義務整理時通常會第一個發(fā)現(xiàn)逝者生前的點點滴滴,也難免將更多的感情灌注于其中,想象著如果不是……他們是否會有更好的選擇。
所以無論多么艱難,多么骯臟、惡心,他們還是會秉承著自己的職業(yè)操守,去完成幫助使者搬到天國去的使命。有時也難免感嘆,有些人孤苦伶仃,有些人被親人拋棄,有些人生活在不正常的環(huán)境中……死亡有一百萬種可能,而我們試圖去理解,生與死的價值區(qū)分,以及如何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
在《我是遺物整理師》的最后作者也給出了一些建議。看過了所有不同人的故事,如何圓滿的完成自己人生的全部旅程,也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課。不僅要學會整理自己的生活,也要學會去坦白與分享,同時將自己視作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不為他人,而是為了自己生活,在我們能夠掌控的每一天中擁有美好,當我們需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也不留遺憾。
《我是遺物整理師》讀后感(二):也許我們無法接受死亡,但我們總要面對死亡
遺物整理師,這個職業(yè)乍聽起來可能會讓人感到迷茫,親人不是都會幫忙整理遺物的嗎,為何還需要遺物整理師的存在。但是看完書開始明白,也許親人們正是因為思念或者是悲痛,無法親自去整理這些遺物,也可能有一些人是無親屬著,他們只能由遺物整理師來幫忙整理自己留下的痕跡。
在本書里面作者講述了數(shù)個遺物整理的相關工作經(jīng)歷,他們在整理這些東西的時候,不僅僅看到了別人的人生,也會通過這些折射到自己的人生。遺物整理師的工作時間往往不會在同一家超過一天,你看啊“抹除一生的痕跡只需一天,人生的意義將在這天如煙火般照亮整條生命之河”。
想一想,總有一天我們會送走我們的家人或是愛人,這是誰都不可避免的,納悶我們更應該在有限的時間里,學會珍惜彼此,重新認識自己人生的意義。書中也寫到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養(yǎng)起了寵物,因為“寵物不會帶給我們傷害。它們不會表里不一,不會背叛,更不會棄我們而去。它們對我們的信任沒有止境,它們對我們的愛沒有條件,而且始終如一地守在我們的身旁。它們更不會誤解,也不會利用我們的真心,所以我們會把寵物當作伙伴,從中獲得莫大的慰藉。”
其實養(yǎng)寵物的人都是孤獨的人,至少我還沒有學會如果在人際交往中去面對這個世界。寵物于我開始逐漸變成親人般的存在,但每個人都應該擁有愛人與被愛的勇氣,而不是固步自封。
在書的最后遺物整理師也跟我們的人生留下了七大建議,我最喜歡的就是最后兩條:
6. 請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別人
7. 最后留下的,是與所愛之人的共同回憶,請在活著的時候多留下美好的回憶
別看我們的一生好似時間很長,其實回首看去不過是一瞬,有的時候,我們其實并不需要太多地去在乎別人的言論,遵從本心活得幸福快樂才是最重要的。為了自己而活,畢竟這是屬于自己的人生,沒有人應該活在別人的操控之下。在有限的生命范圍內(nèi),和自己所愛的人多多創(chuàng)造美好的回憶,才算不枉此生。
“愛與被愛的記憶會一直保存很久,即使在我們離開人世后,也會溫暖地覆蓋著世界的某個角落“。所以,勇敢地愛吧,勇敢地去接受會受傷的可能,這些都會成為我們溫暖的回憶。
《我是遺物整理師》讀后感(三):關于死亡的溫暖職業(yè)
“爸爸人死后是不是都會去某個地方?”“嗯,是啊。”“那爸爸是幫忙讓那些人可以好好離開嗎?”“是啊。”“這樣那些人一定會感謝爸爸的,大家都不喜歡迷路,迷路的感覺很可怕,可是爸爸能幫他們找到路。”看到這一段對話,我有了一種莫名的感動,這是《我是遺物整理師》中,作者與女兒的一段對話。
遺物整理師,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是充滿疑問的。因為在我國有殯葬行業(yè),但是我從未聽說過遺物整理師這一職業(yè)。但是當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在韓國,這一職業(yè)是多么的人性化是多么的重要。國人有一句話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身無一物的,那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也是帶不走任何的東西,或許只有回憶跟著我們。而每一個人生活在這世上幾年幾十年,他們留下的痕跡是難以輕易被磨滅的。但這樣一個遺物整理師,他并不是要抹去我們活過的痕跡,而是把過世的人留下的物品做一個整理。
在《我是遺物整理師》這本書中,作者講述了很多他們的親身經(jīng)歷。在這樣一個年輕的年齡,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一名遺物整理師。他幫助過許許多多不同的人,也遇見過很多不同的死亡。死亡是恐怖的,也是痛苦的,尤其是對于死者的至親至愛之人,或許去世了的人反而更為輕松,然而那些留在世上的人卻要承受千倍百倍的痛苦。
書中有許多難以想象的情景,有獨居老人的故事,也有年輕學生的自殺,自然的死亡無可避免,但對那些自己結(jié)束生命的人來說,其實活著才是重要的。書中有一段話也值得我們反思。“想死反過來說就是不想活得那么痛苦,換句話說,也就是希望好好活著,所以我們應該把想死用希望好好活著來代替”。這也是告訴我們所有的人,其實只有活著才能好好活,就活著才能讓我們更有希望。
作者在這本書中寫的許多故事,我相信他們都是真實發(fā)生過的。不認識故事里的父母對于孩子的愛,還是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亦或是夫妻之間的感情,都無一不打動著我。而這個職業(yè)也并不是令人討厭令人業(yè)務的,正因為有這個職業(yè),活著的人才能更好紀念這些過世的人,才能擁有更美好的回憶。 無論如何只有一句話,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愛惜自己的生命,也愛惜身邊的人!
《我是遺物整理師》讀后感(四):游走在已故的人與活著的人之間,他們也需要被尊重
“當有人獨自死去,我的工作就開始了。”
因為要幫忙朋友整理遺物的請托,作者金完開始思考遺物整理這項工作。最后開了一家公司,決心從從事了十二年的殯葬禮儀師改成義務整理師,金完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認為這樣做可以減輕活著的人痛苦,也是人世間真正需要的一件事。
看了這本書,我才理解了作者說的,很多人不是因為不重視離世的親人或者不愛他們才委托其他人整理亡者的遺物,情況正好相反,他們通常是因為對獨居而亡或自殺身亡,還有因犯罪而被奪走生命的家人心懷罪惡感及悲傷,才無法親手整理他們的遺物。
這本書作者只是希望讀者能從這些離開的人的故事中記住一件事——在我們不經(jīng)意間接觸過的各種死亡案例中,其實包含了將來某天我們自己所要面對的情況——對我們來說,離世后真正留下來的不是房子、車子、金錢或者名聲,而是曾經(jīng)愛過我們的人,以及被人們記住的記憶而已。
我是遺物整理師
暫無評分
【韓】金璽別 【韓】全愛圓 / 2022 / 接力出版社
這本書從13個真實整理遺物故事出發(fā),為我們講述了死者的死因以及留下的家人們的情緒狀態(tài)。他們有的是因為生活的壓抑而死,有的是因為孤獨而死,還有的是被迫被殺,還有等等原因,我想他們那一刻接近死亡的那刻,或許嘗試過求救,但是還是沒能成功,那時候的他們是有多絕望啊!
那個因為母親管教嚴苛,弒母的男孩;那個自愿放棄生命的醫(yī)學生,那個自殺還要把自己的孩子先掐死的人等等,他們都是那么的極端啊!他們看到的世界或許已經(jīng)沒有喘氣的機會了。而留下來的親人,他們有難過的,有面無表情的等等,親人的記憶總是有他們的身影,但是留下來的人只能默默難過啊!
書本最后作者給我們提出了八個意見:養(yǎng)成整理的習慣、把自己想說的寫下來、重要物品放在家人能夠找到的地方、不要對家人隱瞞病情、充分享用所擁有的物品、為自己而活、留下美好的回憶。但其實我覺得我們還可以實時更新自己的“遺言”,因為畢竟未來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以前我一直想在器官捐獻網(wǎng)上申請一下我的個人捐獻,但是那時候沒什么勇氣,看完這本書,我想是時候付諸行動了!
最后,看到遺物整理師們總是被外界所嫌棄,他們需要不定期搬家公司,就覺得他們好心疼啊!請善待他們,他們同樣需要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