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于看清了阿里京東唯品會的“真面目”,電商發展的風向果然變了!
阿里公布了2022財年Q3財報,很多人只看到了其營收、利潤雙雙下滑。阿里這次營收為2425億,增速僅為10%。同時,凈利潤也僅為204億,下滑了超75%。的確,如果只看營收和利潤,確實有所放緩。但很多人卻忽視了,阿里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阿里。
這次,阿里財報里有三個不容忽視的細節。一個是,淘寶天貓用戶的留存率高達86%。第二個是,阿里云業務還在加速發展,單季營收猛增了21%。第三個是,阿里四成的收入已經來自直營或自營,與之前的平臺型收入已經四六開。而且,整個財報,出現最多的六個字是“長期、穩健、責任”。也就是說,阿里已經變了,告別了以前的純平臺型發展模式。同時,從以前一味追求高增長,變成了追求用戶、科技、責任的高質量穩健增長。
另一個平臺唯品會也同時公布了財報,很多人也是只看到了利潤,確實有所收窄。但另一組數據更值得注意,那就是整個2021年唯品會的高質量SVIP用戶猛增了50%以上,而且SVIP用戶的交易額已經占了整個唯品會線上平臺的36%,比重超過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今天的唯品會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收入,是來自高質量SVIP用戶。
而且這次財報里,還看到了唯品會兩個比較“反常”的動作。一個是,在人工智能客服飛速發展的今天,這家公司竟然花了更多成本建立了近2000人規模的人工客服團隊。另一個是,在“快遞送貨上門都難”的大環境下,堅持所有自營通過順豐,還要繼續推行“上門換貨”。這些在過去,看似反常的行為,在接下來可能將成為行業共同發展的趨勢。
京東雖暫未公布財報,但從京東接連不斷的動作已經能明顯感受到,發展方向也已經變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目前京東物流的倉儲已經高達1200多個,倉儲面積達到2300多萬平方米。在很多快遞想方設法增多搬運物流成本,京東一直在反向而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目前,京東物流的速度在很多地方已經從過去的天為單位,提到了小時為單位。另一個是,劉強東做了一個決定,要把96%的成本投入到實體發展。
所以,今天電商發展的風向已經變了。阿里不再是以前的阿里,京東唯品會該停的停、該堅持的堅持,各大平臺明顯都更加務實了。互聯網的重心正從平臺自身、規模估值,變成消費者、科技、服務、責任與擔當。可以預見,一個喧囂浮躁、各建壁壘,所謂“高速增長”的中國互聯網時代正在結束,一個由虛向實、互相開放,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向前的中國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時代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