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親子游戲卡》是一本由[美] 蘇珊·凱瑟·葛凌蘭(Susan Kaiser Green著作,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124圖書,本書定價:55.00,頁數:,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正念親子游戲卡》讀后感(一):停下來看看風景,感受正念的呼吸
孩子的注意力不夠集中,沖動焦慮、完美主義、挫折耐受力差、失眠抗拒、人際關系不佳的問題,用正念都可以解決、改善。 正念非常的神奇,可以升起智慧,修行一個人真實的正確的見解和思想。坐行都成就正念的禪菩提,修行美好的生命,春來花樹綻放,秋至落葉飄零。 孩子的心是細膩、敏感、透明的,從小給孩子種下一顆正念的種子,讓孩子感知到的心是強大的,對孩子的一生都是有益處的。 正念是通向心靈自由的道路,這種自由幫助孩子們穿越生活的困境,就好像鳥兒揮動著雙翼,穿越了天空。本書對成年人也是寶貴的資源,成年人和孩子都可以從中受益 。 讓孩子懂得如何覺察自己的情緒,洞見本質,掌握自己的命運,無論選擇做女巫還是仙女,都是自己由心中做出決定的。 培養正念覺察的能力,感知自己的情緒。生命太需要正念了,而培養正念、修心養性應該從小時候開始。 可惜很多人福氣淺、緣份薄,不知道靜心領悟,反倒是被妄想束縛了。明明應該智慧的生命,卻糊涂的無藥可救。 唉! 《正念親子游戲》的作者蘇珊.凱瑟.葛凌蘭,創造性的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總結出了六種相互關聯的核心能力。 聚焦力——專注于當下的過程,不憂慮結果 靜心力——覺察當下,靈活應對新的情境 洞察力——不糾結于小事,放眼大局 重構力——思路清晰、開闊,對事情充滿好奇,有創造力 關懷里——懂得自我激勵和自我關懷,共情自己和他人 聯結力——將友善付諸行動,與他人聯結 作者通過精心設計的60個親子游戲,幫助孩子們提高六種核心能力,幫助孩子們變得更專注,聰慧和友善。本書適合家庭親子互動,幼兒園團體練習,是一本非常難得的幼兒正念游戲指導書。 —— 祝卓宏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正念告訴我們,人生的一切不是追求來的,是靠自己一點一滴的正念努力來的。正念讓我們覺知到真實的自己, 懂自己、勇敢的做自己! 你的眼、耳、口、鼻、身心意,都是可以運用正念吸引的。你感恩施愛就收獲感恩和愛,你沒有正念感恩,你就不可能有收獲。 正念是一份愛意,是一份接納的覺知?!墩钣H子游戲》幫助孩子在生動有趣的游戲和對身心現象的關照中,培育聚焦力,洞察力……這是一種最卓越的教育,一份最珍貴的傳承,值得每一個家庭擁有。 ——童慧琦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整合醫學中心臨床副教授、正念項目主任,《正念父母心》譯者,“正念父母心”課程體系創始人 正念能放下惱人的信念、執著的情緒,以更加清凈平和的心看待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發生的所有事情。 游戲是最好的放松的學習,允許孩子的心智活動自然的出現和湮滅,允許孩子的思緒自由地徜徉,同時,對頭腦中發生的一切保持覺察。 正念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正念親子游戲》會對你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幫助?相信你自己體會和感悟吧!
《正念親子游戲卡》讀后感(二):《正念游戲》:讓孩子擁有溫暖強大的內心
我最早知道“正念修習”是看了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的視頻,視頻中的家庭里的孩子遇到一點點不順心的事情情緒就會失控,家里的爺爺奶奶要追著他喂飯他才可以吃飯,否則他自己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去吃飯,每次都要邊看動畫片邊吃飯。
家庭指導師總結說這個小男孩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不會正常表達自己的情緒,需要通過正念修習來改善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問題。
其實現在很多孩子都有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緒易怒易爆發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寶貝,有祖輩的寵愛甚至溺愛;另一方面是現在手機、平板、電視應用的普遍,孩子很小就開始通過這些電子設備看動畫、視頻,孩子雖然可以通過它們學到一定的知識,但是孩子的注意力卻受到了不良影響。
要改善孩子的這些問題,幫助孩子進行正念修習,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是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孩子進行正念修習不能采用成年人的方法,最好使用游戲來進行。
《正念親子游戲》這本書就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游戲,讓孩子和家長在共同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六種生活能力:聚焦力、精心力、洞察力、重構力、關懷力、聯結力。
父母和孩子在做游戲的過程中互相教導,共同學習,最終達到以智慧、慈悲的心態與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相處這一終極目標。
正念游戲不同與一般的游戲,它的目的不是單純讓孩子快樂的游戲,而是讓孩子關注自己此時此刻的感受和外界的回應,讓孩子沉浸于游戲的過程而不是執著于結果。
《正念親子游戲》這本書搭配一套簡介清楚的親子游戲卡,圍繞著六種生活能力設置了許多簡單易學的游戲和理論原理講解,以及游戲指導建議,很貼心很實用。
六種生活能力的核心就是聚焦力,聚焦力簡單來說就是覺察和關注自己此時此刻身在的外部環境、覺察自己內心情緒和狀態的能力。
我們平時往往是沉迷而不覺知的狀態,如《正念游戲》這個例子:“設想一下,有一個青少年坐在電子設備前,精疲力盡、頭昏眼花,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甚至‘淪陷’在正在做的事情,但他其實并沒有留意到自己正在做什么,在這種情況下,元覺察是不存在,從正念的角度說,他處于迷失狀態。”
半數時間里,人們的心跟正在做的事情并不在一起,當吧注意力集中到正在進行的任務上時,它們比分心的時候更加快樂。 我們可以通過書中的“正念等待”游戲幫助孩子們在興奮過度或煩躁不安的時候平靜下來,讓孩子保持清晰的頭腦,能看見每時每刻的情緒變化,從而變得更加專注,更懂得自我調節,更加友善。
這背后的邏輯就是:明天我們無法改變,明天無法預見,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當下,只有此時此刻的自己。
當然,聚焦力只是第一步,如果能堅持把整套正念游戲都做下來,孩子們的心智會變得更成熟,他們的言語、行動和關系中也會帶有更多的智慧與慈悲。
《正念親子游戲卡》讀后感(三):不知道和孩子玩啥?60個親子游戲卡來幫忙,關鍵還能提高專注力!
很多家長可能會經常有這樣的煩惱:
其實,這些問題看似很復雜,解決起來也很簡單。比如,這本《正念親子游戲》就可以很好地改善
這本書是美國的蘇珊·凱瑟·葛凌蘭所著,它是美國經典的正念教育類書籍。這本書特別有意思,不僅僅給你講述理論,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和孩子一起“玩”。而且還在玩的過程中,無形中提升了孩子的聚焦力、靜心力、洞察力、重構力、關懷力,以及聯結力。
我舉其中一個小游戲給你感受下,比如:蝴蝶身體掃描
大致意思就是:在一只想象中的蝴蝶的幫助下,我們將注意力從身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大概需要時間:3分鐘或者你做更長的時間也可以
所需要的物品:一些毛絨玩具或者枕頭、瑜伽墊、毯子等都可以
適合人群:所有人都適合
具體做法:
1. 坐下來,或者躺下來,閉上眼睛,整個人要身心放松。然后自然地呼吸,并且留意下自己吸氣和呼氣的感覺。
2. 這個時候,你帶著孩子一起想象,有這么一只蝴蝶,它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呢?
3. 接著,你們一起想象當蝴蝶在你們身邊飛舞的時候,它會落著身體的什么部位。然后,分別想象那個部位,感受被蝴蝶輕盈地落下的感覺。這個時候,身體的相應部位就會特別放松,很舒服。比如,蝴蝶先落到額頭、接著是肩膀,然后是手臂……總之,你想象蝴蝶落在哪,哪個部位就會很放松。
這個游戲一輪做下來后,整個人就會很放松,特別解壓。
其實,書中類似這樣的小游戲有整整60個,哪怕你和孩子每天玩一個,就能玩2個月。而且每天花樣都不同,有了它你也不用愁“怎么和孩子玩,玩什么”了。而且這本書不僅適合兒童,也同樣適合成年人。
因為正念不僅能靜心,更能讓你和孩子一起關注當下,感受愛意,接納自己的知覺。而且家長和孩子一起互動,同時也促進了你們之間的親子關系。讓孩子在一個有愛的氛圍中成長,更有利于他們身心、智力等的健康發展。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一下,非常有意思。
《正念親子游戲卡》讀后感(四):讓孩子學會正念冷靜下來,不一定盤腿打坐,游戲也可以
孩子寫字,寫得久了就很不耐煩地應付;做計算題,一遇到難題就退縮眼巴巴地發呆。
作為家長,開始還能心平氣和友善地跟孩子溝通,但是兩三回下來,結果不是孩子就會發脾氣,亂吼亂叫,就是家長血壓飆升,這可真的挺頭痛的。
其實現在很多孩子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的情緒易怒易爆發的問題也讓親子關系進入了一個惡性的循環。
要改善孩子的這些問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說教早已走不通,通過親子書籍的一些情緒調節方法來實踐,偶有也有卡殼的時候,而幫助孩子進行正念修習,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然而,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正念冷靜冥想,不是必須得盤腿打坐嗎?讓孩子這樣學習成年人的練習根本不可能,畢竟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然而,有這樣一本書《正念親子游戲》,它遵從孩子愛玩的天性,讓孩子通過玩的方式來達到正念的目的,并且獲得生活能力的學習。
這本書作者創造性地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供了60個簡單有趣的親子游戲,讓孩子和家長在共同游戲的過程中,獲得6種相互關聯的核心能力,即聚焦力(focusing)、靜心力(quieting)、洞察力(seeing)、重構力(reframing)、關懷力(caring)、聯結力(connecting),并把它們融入到60個簡單有趣的游戲中。
聚焦力——專注于當下過程,不憂慮結果
靜心力——覺察當下,靈活應對新的情境
洞察力——不糾結小事,放眼大局
重構力——思路清晰、開闊,對事情充滿好奇,有創造力
關懷力——懂得自我激勵和自我關懷,共情自己和他人
聯結力——將友善付諸行動,與他人聯結
《正念親子游戲》中有這樣一個訓練聚焦力的例子。
“設想一下,有一個青少年坐在電子設備前,精疲力盡、頭昏眼花,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甚至‘淪陷’在正在做的事情,但他其實并沒有留意到自己正在做什么,在這種情況下,元覺察是不存在,從正念的角度說,他處于迷失狀態?!?/p>
半數時間里,人們的心跟正在做的事情并不在一起,當把注意力集中到正在進行的任務上時,它們比分心的時候更加快樂。
我們可以通過書中的“正念等待”游戲幫助孩子們在興奮過度或煩躁不安的時候平靜下來,讓孩子保持清晰的頭腦,能看見每時每刻的情緒變化,從而變得更加專注,更懂得自我調節,更加友善。
這背后的邏輯就是:明天我們無法改變,明天無法預見,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當下,只有此時此刻的自己。
游戲讓孩子專注在當下,聚焦自己的注意力,從而讓他們在學習中學會聚焦問題,面對問題,而不是走神式的心不在焉。
又如“呼吸吧!小風車”游戲,通過快、慢、深、淺要求,讓大人或者孩子用不同長度、力氣的呼吸方式去吹一個小風車,再感受不同方式對自我身體以及情緒的影響。
這個小小的練習,不僅讓大人,也能幫助孩子更加直覺地感受到,為什么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改變自己的身體、從而調節自己的情緒。
許多父母說,這些給孩子們設計的游戲也給了他們練習冥想的機會,而原本他們并沒有機會接觸到冥想。
作為父母,我們的正念水平對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會產生強有力的影響,尤其是對我們的孩子。當我們平靜、穩定、喜悅時,他們感受得到,并且會以我們為榜樣。我們如何掌握人生之舵,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安全感,并影響他們前行的方式。因此,父母先行思考書中的主題、體驗書中的游戲以培養自己的正念能力,再與孩子分享。
正念游戲是為孩子們寫的,但不必把這一點看得太重。因為我們大人都是從小孩子過來的,每個大人都是小孩子,每個小孩子都是大人,大家在這些游戲中互相學習,同樣也是一種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