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時代》是一本由肖葉 / 張柏著作,黑龍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精裝圖書,本書定價:198.00元,頁數:60,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汽車時代》讀后感(一):一場未來汽車時代的探險之旅,一次手腦結合的沉浸式體驗
有幾個小朋友可以抵擋的了立體書的誘惑呢?
有幾個小朋友能夠抵擋的住“汽車揭秘”的誘惑呢?
那么問題來了,又有多少小朋友會不愛這本《神秘日志之汽車時代》!答案顯而易見,不止小朋友們,恐怕連爸爸媽媽們都會對這本書愛不釋手。
《神秘日志之汽車時代》是我給兒子入手的第二本“神秘日志”系列立體圖書了,自從上次讀過《神秘日志·達爾文環球旅行記》之后,便對這“神秘日志”四個字念念不忘。
而這一本《汽車時代》又與之前所有的同系列圖書有所不同,可以說,它是一次全新且成功的嘗試,它跨越了遙遠的過去和神秘的未來,同時融入了AR元素,從結構到工藝,一步一步“拆解”一臺汽車,也讓孩子們可以更加立體、清晰地看到,汽車可不僅僅是有著四個轱轆的“嘀嘀嘀”那么簡單,每一臺汽車都隱藏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秘密”,這些“秘密”激發著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讓他們對于科技和未來可以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和其他“神秘日志”系列圖書的開始模式類似,這本《神秘日志之汽車時代》也是由一本“神秘日志”緩緩開啟的??催^《變形金剛》的小朋友一定都對“擎天柱”這一形象印象深刻,他是“汽車人”的領袖,也是正直、強壯、博愛的化身,更是無數大朋友小朋友心中的超級偶像。
然而,《神秘日志之汽車時代》中的主人公卻是一位名叫“不會變形的擎天柱”的神秘年輕人,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我想一定是因為他從小時候起,就會一個超級車迷。不會變形的擎天柱10歲的時候曾經歷過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伴隨著一陣強光,他來到了一個未知的世界,并且在那個世界里結識了一個叫做西蒙的小機器人,和他一起進行了一場奇幻的冒險。
這一本“神秘日志”中所記錄的,正是“不會變形的擎天柱”在那個未來汽車時代的冒險之旅。
隨著“不會變形的擎天柱”和小機器人冒險進程的推進,關于汽車的各種各樣的小知識也在一個個設置精巧的“機關”中呈現出來。
在10歲時的那場冒險之旅中,他們曾去到過未來世界的飛車制造工廠,那里的“員工”們都是機器人,不僅智能、精準,而且高效省時。
“飛車制造工廠”里井然有序的生產場景猶在眼前,時空轉換間,“不會變形的擎天柱”正在參觀的是一個現代汽車制造工廠,從1913年福特推出了全球第一條汽車流水裝配線之后,汽車的生產流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也變得越來越成熟,相信“不會變形的擎天柱”在未來世界見過的“飛車制造工廠”一定也會得到實現。
除了參觀到飛車的制造生產過程,未來世界里還有“共享飛車”,聯想到如今已經非常普及的共享單車技術,“共享飛車”的概念也變得更容易接受,也讓孩子們更多了一份期待。
《神秘日志之汽車時代》最讓孩子們欲罷不能的環節就是它巧妙的立體設計和AR技術的結合,這些奇思妙想讓汽車不再是被印刷在紙面上的精美圖案,而是反復從紙上開了出來一樣,立體而真實,孩子在閱讀的時候跟隨著故事情節一路過五關斬六將,親手翻開立體機關的時候,一個個有趣的知識點也呼之欲出,仿佛在跟隨著兩個小主角一起探險。
打開“汽車陳列室”的大門,一個蔚為壯觀的汽車世界呈現在眼前,在這里,小朋友們可以找到奔馳、寶馬、別克等各種熟悉的汽車標志,還能認識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車型,除了我們最常見的兩廂轎車、三廂轎車,這里還有對開門汽車、鷗翼門汽車、剪刀門汽車、船型汽車等等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車型,無論是小車迷還是大車迷,都能在這兒一飽眼福。
在翻開一個又一個折頁、破解一個又一個玄機的過程中,我們跟隨著“不會變形的擎天柱”和小機器人西蒙一路走過飛車制造工廠、汽車文明博物館、汽車陳列室……在這場沉浸式的汽車體驗當中,關于汽車制造的整個流程以及它們的前世今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變得不再那么“神秘”,我們可以真實地觸摸到安全氣囊的材料,可以感受到汽車座椅外層材質的觸感,還可以通過AR場景清楚地了解每一個制造步驟都是什么。
汽車對于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來說,其實并不算陌生,孩子們也從小習慣了和家人一起駕車出門、購物和旅行,無論是手中的玩具小汽車還是家里真實的大汽車,對他們來說似乎早已“了如指掌”。
然而,孩子們其實只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不僅僅是孩子。對于大人們而言也是如此。汽車的制造技術和工藝、汽車的歷史和發展,都體現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也包含了許多環環相扣的知識點,《神秘日志之汽車時代》正是“長”在了孩子興趣點上的一本立體書,在激發孩子好奇心的同時,也讓他們學會觀察與思考,從而漸漸懂得,生活中很多司空見慣的東西,其實大有奧妙!
在學習階段,知識不應該靠“灌輸”去讓孩子強行接納,而是要引導其進行主動的思考,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習慣,而興趣恰是引導好奇心的最好的老師。
愛默生說:“細節在于觀察,成功在于積累?!?/p>
養成善于觀察、積極思考的好習慣,會讓孩子的一生都受益無窮。
隨著一場驚險的“飛車比賽”的結束,“不會變形的擎天柱”的未來汽車時代冒險之旅也接近尾聲,科技的高速發展讓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神秘日志之汽車時代》的許多概念和設想都可以變為現實,又或許,孩子們將會再未來創造出更具奇思妙想、又安全實用的交通工具。
《蘭亭序》中寫道:“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世界之廣博、萬物之繁多,這個世界充滿著太多未知與神秘,“神秘日志”系列以其濃厚的趣味性和專業的知識性深受孩子和家長們的喜愛,期待下一本“神秘日志”的開啟!
《汽車時代》讀后感(二):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汽車知識
第一輛汽車誕生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呢?
1886年1月29日,卡爾.奔馳將自己設計的單缸汽油發動機的三輪汽車申請了專利,奔馳公司獲得了“汽車制造專利權”, 這是世界上第一輛不需要馬拉的車,也標志著汽車的生日。 啟動這輛車子,可不像我們現在直接轉一下鑰匙就可以了,還是手動的,而且這輛車子也沒有方向盤。
在卡爾.奔馳發明了第一輛汽車之后,對梅賽德斯奔馳比較重要的另外一位影響人物,戈特利布·戴姆勒,1872年,戴姆勒設計了四沖程發動機,1886年,戴姆勒把這種發動機安裝在他為妻子43歲生日而購買的馬車上,創造了第一輛戴姆勒汽車。
如今,汽車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交通工具了,不論是我們上下學要坐的公交車,還是外出出行要坐的長途車,又或者是我們平時坐的私家車出租車,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還記得我們買第一輛車的時候,我們家的小朋友特別好奇,坐在車子上跟我講這個車子是什么顏色的?那個車子也是什么顏色的?它們的牌子跟我們是一樣的。孩子對于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有一些小朋友對汽車還說的頭頭是道,很多車子的牌子都能說的很清楚。那么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一起來講一本關于汽車的繪本,它的名字就是《汽車時代》。
編輯們輸到了一本神秘的日志,還有一封信,日志里面的內容寫的非常的離奇,就像我們閱讀的科幻故事一樣,這本日志的主人把它的一段經歷記錄了下來,希望能讓小朋友們更喜歡汽車更了解汽車。于是,這本繪本就出現在了讀者們的面前。
你知道嗎?一輛汽車上擁有一萬多個零件,她的出現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從他發明的那一天起,汽車就在我們生活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成為一名全職媽媽之前,我就職公司是汽車供應鏈里面的二級供應商,我們所生產的產品會全部發往一級供應商,再由一級供應商組裝之后發往組裝車廠,在那里,眾多一級供應商生產出來的產品被組裝成一輛完整的汽車。
在汽車時代,這本繪本當中,小主人公一下,從1992年穿越到了未來的時代,這里有著高度的現代化車子,不再是只在地面上跑,還可以在天空中飛,人們管它叫作飛車。
飛車是怎么樣生產出來的呢?
在汽車的裝配流水線上,使用的是全自動裝配,不再需要工人去參與組裝工作了。
當車子組裝完成之后,就進入了下一個步驟,涂裝工藝,在車里,車子被噴上了漂亮的油漆,這也就是它們出廠之后,我們所見到的樣子。
完成生產之后,車子還要進行下一項汽車的測試工作,他要進行防水考試,下雨天如果你開的汽車漏雨的話,那可是太糟糕了,這所以說這一項考試就特別重要了。
此外,還要進行寒冷測試,測試汽車在非常寒冷的環境中是否可以正常的使用。
噪音測試也是其中一項,在顛簸的道路上,聽汽車有沒有意向?如果有的話,那可能是某個零件出了問題。
最后一項考試叫做滾輪測試,讓汽車在汽車的跑步機上面行駛起來,來檢驗汽車行駛的時候,最高速度使得性能。
我們平時購買汽車需要去4S店。CS具體指的是哪四個s呢?他分別代表的汽車銷售(sale),零件配件銷售(spare part),售后服務(service)和信息反饋(survey)四項。
在沉浸式汽車體驗區,小朋友們可以了解到所有有關汽車結構件的內容。
比如汽車操控“四劍客”:離合器踏板,變速桿,剎車踏板,油門踏板。
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駕駛員踩下離合踏板,暫停發動機的動力傳遞,更換變速箱中大小不同的齒輪改變汽車的行駛速度。
變速桿和離合器共同配合操縱汽車踩下離合踏板,撥動變速桿換擋,從而改變變速箱內齒輪的組合,這個動作一氣呵成。
這個行駛過程中,駕駛員踩下剎車,踏板控制中心器里邊制動摩擦片,制動摩擦片,家住隨著車輪旋轉的制動器盤,車輪與地面之間產生摩擦力,汽車就停下來了。
油門踏板是控制燃料供量的裝置,越使勁踩油門踏板,汽車跑的越快。
汽車上還有懸掛系統,它承擔著汽車的重量,其中減震器可以讓車身保持平衡,這樣,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就不會像袋鼠一樣跳來跳去的了,坐在車上的人也會感覺到更舒適一些。
汽車上還有排氣系統能夠凈化發動機排出的廢氣,降低發動機工作時外牌的噪音。
有一個裝水的桶,里面的液體叫做擋風玻璃清洗液或者玻璃水,駕駛員控制方向盤旁邊的操縱桿噴出過濾水,再用雨刷器清潔擋風玻璃,使駕駛員能看清前方,保持車輛行駛安全,駕駛員要負責的事情可是真多呀!
汽車上還有很重要的部件,就是方向盤和安全帶。
方向盤是一個能控制汽車的,鏤空打圓盤是汽車上,與駕駛員接觸最多的部分,汽車剛出現的時候,是沒有方向盤的方向盤出現,以后和汽車共同發展他們改進過程也是汽車,越來越是越來越普及的過程。
還有安全帶也是很重要的,雖然這條帶子可能看起來很丑,但是他卻對人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安全帶卷收器里面有一個卡輪,快速拉動安全帶時,卡倫會被離心力帶出迅速鎖定安全帶,把座位上的人牢牢的固定在座椅上,汽車上的安全裝置這么多,開車的時候可以一定要加倍小心呢。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人們用滾動的木頭運輸石板或者打十塊,并且用這些方法建造了巨石陣。
后來轉動的工具出現了,車輪就被發明出來了,新石器時代,隨著手工業不斷的發展,人們制作出很多輪轉工具,比如紡線用的紡輪,制陶用的陶車,琢玉用的輪形工具等等。
公元前2500年,古代蘇美爾人就已經制造出快速奔跑的馬車。
在古代,蘇美爾王國的壁畫上,我們就可以看到清晰的車輪樣式。
也許不遠的未來,球形輪胎就會出現在車子上,那個時候轉彎就不會那么難了。對于側方停車車位也很輕松就能停好車。
如果你家也有一個汽車迷,不要猶豫,翻開它,和孩子一起閱讀。
我是熱愛繪本閱讀的薇子,關注我,我們一起閱讀童書分享孩子成長的點滴。
《汽車時代》讀后感(三):炫酷AR閱讀體驗、帶感神秘故事,激發孩子好奇心、探索欲和創造力
現如今,汽車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尤其是對于我們孩子這一代來說,幾乎目光所及就有一輛車。
孩子對于這個會跑會動的龐然大物,天然就有一種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雖然我家孩子是個姑娘,但是超級喜歡車子。
比如她看到小區里的哥哥姐姐有什么玩具車,都想要去摸一摸、坐一坐。
又比如每次出門,看到路上跑的各種車子,她都要咿咿呀呀指指點點,我借機教了幾次小汽車、大卡車、拖拉機、摩托車、自行車等的不同區別后,不到兩歲的她就能分得清清楚楚,實在讓人驚喜。
既然孩子那么喜歡車子,何不利用有關汽車主題的繪本,讓孩子從中更了解汽車,培養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呢。
抱著這樣的想法,我發現了這本《汽車時代:飛車世界的奇幻冒險》。
這是一米陽光童書館今年新出版的童書,因為之前有讀過他家的《神秘日志》系列童書,實在是制作精良、匠心獨運,有很多巧思我在其他書里從沒見到過,家里大人和孩子都被種草了。
果然,結果不出我所料,《汽車時代》這本書一回來,孩子還沒讀上,孩子她爸就先玩起來了。
這本書結合AR技術,只要在手機或者平板上下載個App,掃一掃書里帶有AR字樣的頁面,就會看到3D立體圖像,宛如身臨其境。
比如這一頁講到汽車噴漆知識,除了通過透視和抽拉處理,讓孩子們見識到了車子噴漆前后的變化,通過手機AR 閱讀,這輛炫酷的紅色轎車從書頁里變了出來,旋轉展示,像是在4S店親眼看到一般。
抽拉前汽車未噴漆抽拉后噴好漆AR閱讀效果
又比如這一頁講到的沉浸式汽車體驗,手機一掃,汽車的三維立體結構就浮現在眼前,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讓人驚嘆不已。
普通閱讀效果AR閱讀效果
這種科技感和沉浸式體驗,充分調動起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除了超酷的AR閱讀體驗外,《汽車時代》的故事設定也引人入勝,非常帶感。
故事從一本來自主人公“不會變形的擎天柱”寄給出版社的神秘日志展開。
10歲那年,“不會變形的擎天柱”還是個小男孩,一天,正準備和爸爸媽媽出去玩,他先坐上車,被一道強光擊中,穿越時光,來到了未來的汽車時代。
這是一個神奇的未來世界,車子都在天上飛,腳在地上蹭一蹭就能召喚到一輛“飛車”。
小男孩意外撞上了一個叫西蒙的小機器人,為了幫助西蒙修理受損的零部件,同時也為了找到自己回家的路,他們一同前往飛車制造工廠。
在飛車制造廠,他們見識和了解了汽車制造的整個流程,也認識了一個叫羅杰的工程師。羅杰幫西蒙修好了零部件,并告訴他們,想要找到回家的路,可以去汽車文明博物館找找線索。
后來他們就去了汽車文明博物館,在博物館了解了汽車的前世今生,如第一輛自動之車、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一輛汽車等等,小男孩發現了關于汽車時間裂縫的記錄。
他們順藤摸瓜,慢慢找到了自己回家的方向。
原來,小男孩之所以時間穿梭從過去來到了未來,是因為機器人西蒙的主人維爾福博士操作機器失誤的結果,在他們的幫助下,小男孩終于回到了家……
故事一環扣一環,孩子們在讀書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被“吸”進去,迫不及待地要看看日志里面的玄機。
作為一本汽車科普繪本,《汽車時代》這本書真是超越了我的期待,也超越了孩子的期待。
首先,它秉承了“神秘日志”系列一貫精良制作和用心科普,汽車所涉及到的所有工藝流程、各種零部件的功能作用,都在故事的講述過程中,在各種抽拉、翻頁、推送等精巧的機關中見縫插針地科普,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收獲了知識。
其次,書中用特有的傳奇故事敘事方式以及天馬行空的紙質工藝,讓孩子在讀繪本的過程中,不斷被新奇的發現所驚喜,同時又會期待下一個驚喜,在讀書中收獲快樂,也更愛讀書。
最后,這次加入的AR閱讀技術,讓孩子得到了一個全新的體驗,而且講述的故事也更具有想象空間,它把目光投向了更遙遠的未來,讓孩子對未來科技充滿了好奇和想象,激起了發明創造的無窮動力。
可以說,一本好書,開啟孩子的智慧之旅。
《汽車時代》讀后感(四):不會變形的“擎天柱”,帶你進入《汽車時代》,開啟一段奇幻冒險
如果你家有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想必你一定有這樣的體會:家里的各個角落,到處都擺滿了大小不同、樣子各異的汽車玩具、繪本、模型,簡直無處下腳。同時你還會發現,孩子對這些關于汽車的玩具總是樂此不疲,似乎永遠都玩不膩。
可為啥孩子對汽車這么癡迷呢?
在這里,我首先要恭喜你,如果 你的孩子從小就對汽車、機械等東西懷有很濃的興趣,就代表著他有很強的科學探索欲,而這一特質對他將來學習數理化知識有莫大的幫助。再者,喜歡汽車、機械類玩具的寶寶,思維往往很活躍,頭腦里也經常出現各種稀奇古怪的創意,愿意去嘗試新事物,而不是拘泥陳規。
但兒童教育專家也提醒我們,如果孩子對某項事物顯露出足夠興趣的時候,就是引導他深入學習的最好時機。如果沒有把握住這個時機,那等他自娛自樂一段時間后,就會感到厭倦,從而轉移興趣點,我們也就錯過了啟發孩子天賦的最佳時刻。
那么,怎樣引導那些喜歡汽車、機械的孩子呢?可以讓他們從哪些角度進行深度思考和學習呢?又該怎樣從興趣入手,挖掘出孩子的潛力點呢?
假如你也有這樣的疑惑,相信這本《神秘日志之汽車時代》能幫到你。
在童書屆里,說起《神秘日志》系列,那可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了,自2012年一米陽光推出第一本“神秘日志”——《海底100天》以來,這套童書就以其特有的傳奇故事敘事方式,和天馬行空的紙質工藝,成為中國童書出版界的一個里程碑式產品,被眾多家長譽為“童書屆的愛馬仕”!
而《神秘日志之汽車時代》就是這個系列的全新嘗試,它以汽車為主題,在保留傳奇感的同時,結合了最先進的AR技術,可視感極強!無論內容排版或文字編輯,都可謂是目前市面上講“汽車”最詳盡的童書!
故事以一個名叫“不會變形的擎天柱”的神秘年輕人為主線,10歲那年,由于一次意外,他來到了未來的汽車時代,還結識了一個名叫西蒙的小機器人。
為了返回自己的時代,“不會變形的擎天柱”和西蒙展開了一系列探險:
他們一同前往飛車制造工廠,目睹了汽車制造的整個流程,還趕到了汽車博物館,了解了汽車的前世今生,并最終駕著神奇的飛車參加了一場不可思議的環球飛車大賽……
毫不夸張地說,每一個看到這本日志的朋友,每個喜愛汽車的小車迷,都會被它的呈現效果“吸”進去,迫不及待地要看看日志里面的玄機?,F在就讓我們翻開這本書,看看它為啥能成為“童書愛馬仕”吧。
“神秘日志”系列最大的特點,就是互動性極強,而這本《汽車時代》也繼承了這一基因。
就拿那沿用了“神秘日志”系列高端貴族神秘風的封面來說吧,一個大大的立體鏤空儀表盤,鑲嵌在深棕色的封面上,酷炫的駕駛感撲面而來,相信小朋友們只要看上一眼,絕對會愛不釋手。
內頁的設計就更不用說了,展開超過1米的跨頁、神秘日志專屬來信、神奇抽拉、內嵌可觸仿真材料、科普翻翻暗藏機關……
每翻一頁,都會引起陣陣驚呼,每一處精致的細節,都讓閱讀過程變得新奇有趣,每一個充滿神秘感的小機關,都能激發出孩子的好奇心,從而讓他們發自內心地愛上閱讀!
另外,這本全新的《汽車時代》首次加入了AR(現實增強)功能,只要用APP掃描圖書內帶有AR圖標的頁面,你就會驚奇地發現,汽車能在紙上轉起來!
同時,本書的AR模式還結合了立體聲特效,能讓孩子全方位地了解汽車的內部構造,感知未來的科技趨勢——毫不夸張地說,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絕對是一場沉浸式汽車體驗!
除了好玩之外,書里的知識點也非常豐富。比方說:
中國、歐洲、美國、英國……這些國家的汽車牌照設計、字母數字組成符號為什么不一樣,都有哪些含義?路上的小汽車有各種顏色,這些顏色都是怎么做上去的?汽車為什么會動起來?內部有什么奧秘嗎?什么是4S店?……
如果孩子向你提出這些千奇百怪的問題,你能回答上來嗎?別慌,有了這本《汽車時代》,一切關于汽車的問題,從此都不再是問題!
所有與汽車相關,甚至與汽車行業相關的延展性知識、文化,無論是家長能夠解答還是不能解答的問題,在這本書里都能找到答案。因此有人說,這本書堪稱是“行走的汽車博物館”,孩子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與汽車、汽車文化、汽車發展史相關的知識。
比方說,你知道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怎樣出現的嗎?在它出現之前,人類都做了哪些工作?
1769年,法國人居紐制造了一輛長7.2米、寬2.3米的平板車,車前有一個容量為50升的大鍋爐,冒著熱氣騰騰的煙霧,這就是第一輛“自動之車”。
1814年,英國人喬治.斯蒂芬孫發明了第一輛蒸汽車,加快了人類進入工業時代的腳步。蒸汽機車也成為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
1834年,美國人托馬斯.達文波特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輛電動汽車,這輛車的動力是一塊用玻璃封裝的蓄電池,但不能充電,只能讓車行駛一小段距離。1881年,法國人古斯塔夫.特魯夫制造了第一輛可以充電的汽車,這輛車采用鉛酸電池和直流電機。
1886年1月29日,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為自己發明的一輛三輪內燃機車申請了專利證書,這一天是公認的汽車誕生日。
你看,是不是很有趣,毫不費力就能記住歷史、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小知識。而這樣的知識點在書中還有很多很多。
可以說,這本《汽車時代》從車牌、儀表盤這些細節開始,由內到外,把詳盡的知識點融入到精彩的科幻故事里,這樣一來,孩子們在讀故事、玩機關的時候,就能輕松愉快地掌握一連串科學知識了。
更厲害的是,這本書里的內容,不僅包括當前已有的汽車技術,還融入了對未來時代的大膽想象。比如說,書里有一段關于“共享飛車”的描述:
通過全自動無人工廠生產制造、能夠自動躲避識別障礙物 防護模式智能開啟、能夠實現環繞地球飛行……這些都是人類對代步工具的期待,也是未來全球制造業的發展趨勢!
在我看來,這樣的科幻想象固然天馬行空,但也不乏現實科技的基礎。而且,這樣的展望更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讓他們放飛思想,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在他們小小的腦瓜里,種下一顆關于未來、關于科學的種子——這不正是童書的最高目標所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