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是班里成績最差的孩子。班里其他孩子都有同桌,只有他的“同桌”是角落臟兮兮的垃圾桶。
這個小縣城連十八線都算不上,而宋雨所在的村子,又是離縣城最遠的村莊。村里僅有一所學校,連桌子椅子都要學生自帶。
學校里只有三個老師,還有一個小得可憐的圖書館,里邊的書不超過三十本,卻都被校長鎖得牢牢的。
宋雨家是村里最有錢的,他父母都在城里的化工廠上班。爺爺奶奶平時最寵宋雨。宋雨還有好幾個姐姐,他是唯一的男孩,爺爺奶奶不舍得打罵管教他,于是宋雨的性格越發囂張起來。
宋雨覺得校長特不公平,學校圖書館里的書一大半是他家捐的,憑什么他不能看?班里最好的桌椅也是他家的,放在教室的第一排,憑什么成績好的同學能坐第一排,他就只能坐在最后一排的破桌爛椅旁?宋雨其實也想好好學習,但他視力不好,坐在最后一排,連黑板上的字影都看不清,學習成績也就越來越差。
這天,學校新來了一個女老師,她把宋雨調到了講臺旁邊。她在講臺邊上放了一張新桌子,比成績最好的同學的桌子還新。
從此以后,女老師成了宋雨的“同桌”。漸漸地,宋雨變了。上課的時候,他不再望著窗外的樹枝發呆,而是跟著老師學習英語發音;下課后,他也不再去欺負別的同學,而是咬著筆專心地做數學題……
新來的女老師還把圖書館的鑰匙給了宋雨,讓他做圖書管理員。
宋雨定了個規矩:同學們必須先洗手,后看書,而且不能弄壞圖書。同學們輕輕地翻動著書頁,像是在撫摸著新生的嬰孩。宋雨第一次當“官”,他有點享受這種感覺。
大家都發現,宋雨的變化越來越大,而改變他的,正是他的“同桌”。
縣里高中的錄取通知下來了,上面有宋雨的名字。那天,村里辦了酒席,敲鑼放炮地送幾個孩子去了高中。
很多年以后,宋雨回到村里,找到了已然老去的女老師,她還在村里教書。宋雨問女老師,當年為什么對自己這么好。宋雨知道,是女老師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讓曾經的問題少年成為考上一本院校的大學生。
女老師說:“你之前沒有同桌吧?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同桌,我只是做了你的同桌而已。”
后來,宋雨回到村里,也當了一名老師。他把教室里的桌椅換成了新的,圖書館的書也增加了幾百本,都是簇新的。在他的講臺邊,永遠有一張桌子,坐在桌邊的,不是他的學生,是“同桌”。
(指導老師:劉曉海)
(發稿編輯:呂 佳)
(題圖、插圖:孫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