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是一本由[日] 矢島美由希著作,后浪丨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平裝圖書,本書定價:52.00元,頁數:224,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讀后感(一):理清思路,捋順邏輯不妨先從學幫思維導圖開始
常常聽人說讀了一本書、看了一場電影、聽了一場培訓下來不知道到底講了什么? 其實并不是你不夠認真,而且缺少了思維訓練,確切地說應該是此時思緒混亂,無法整合信息,沒有將自己所接觸過的知識進行二次梳理。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用思維導圖來梳理日常生活呢?
01 思維導圖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起著傳達能力,透過它能夠更了解對方。 比如初次見面時,我們會從服裝,表情,談話方式,舉止,禮節等方面了解對方。
02 學會做思維導圖,對職場人士,學生來說也是一種高效提煉思路的方式。
比如你參加一場會議,可以從領導的主要講話內容里分裂出幾個細框內容,用一張思維導圖幫你快速理清會議要點;同樣學習也可以這樣做。
03 畫思維導圖:主體畫在中央,從中延伸出的粗線上記錄著重要的信息,粗線上又分出線條,記錄更為具體的內容,要素在線條的作用下自動進行了分類
這是一本讓想法清晰到不可思議的思維整理術,無論是在學習,職場,生活中都可以幫我們快速理清思路,捋順邏輯,搞個生活里的各種小煩惱,一步直達核心問題點。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讀后感(二):思維導圖的魅力
原來思維導圖可以用在這么多地方:家庭、職場、課堂……
這本《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以豐富的實例,將思維導圖的魅力呈現在讀者面前,并以簡單易懂的步驟教讀者動手畫,構建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
作為一種實用的工具,思維導圖通過色彩、線條、文字等元素,將信息梳理清楚、并展現出內在的邏輯,幫助人們整理大腦中的信息。
更神奇的是,思維導圖可以作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家庭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思維導圖開展家庭會議;在課堂中,我們可以使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脈絡、為課后復習做準備;在職場中,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們調整工作內容……
既然思維導圖的應用面如此廣,那么,我們該如何畫思維導圖呢?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從紙張的挑選開始,循序漸進地介紹了構建思維導圖的規則與步驟,簡單明了,給人以嘗試的動力。思維導圖不僅在細節上有所講究,包括顏色的使用、線條粗細的選擇,在深層次的探索中也具有挑戰性,包括靈感、層次化等內容,值得慢慢領會。不得不說,當我們拿起筆,畫出屬于我們自己的思維導圖時,我們會對思維導圖有更深刻的領悟吧。
讓我們翻開這本有趣又實用的《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領略思維導圖的魅力吧。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讀后感(三):思維導圖如此有用,那就從這本書開始,繪制自己的第一張思維導圖吧
思維導圖,已經成為高效學習的代名詞,在我們的生活中,介紹學習方法、成功經驗的時候最常聽到的也就是思維導圖。而關于思維導圖的各種書籍、各種文章也越來越多,但相信廣大讀者們絕大多數還沒有真正的畫出自己的第一張思維導圖。 我們從了解思維導圖到真正使用思維導圖之間還差著一大段距離,而這個距離到底是什么呢?怎樣去突破這一距離呢?日本培訓師矢島美由希,是在真正接受了思維導圖創始人東尼·博贊親自指導之后,她經歷了親自用思維導圖來指導自己的人生,并最終找到了培訓師這一條路。而思維導圖也就成為她培訓生涯奉為圭臬的指導方法,她更是把這方法應用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矢島美由希現在用這一本書《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幫助更多的人了解并學習思維導圖,讓更多的人和她一樣從中受益。
思維導圖是東尼·博贊從聯想記憶中誕生的一種思維方法。而這一方法也就是把思維的整個過程通過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在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也就是大腦對于思維進行整理的過程;而在整理中有助于發散性思維的展開,更容易展開聯想;而我們的大腦也習慣于圖像記憶,思維導圖的圖像結構能讓我們記憶更方便、更牢固。思維導圖就是一個集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過程于一體的綜合學習工具,又怎么會對于我們沒有幫助呢?
一個好的工具最為重要的是能夠在我們需要時可以正確使用。而這也就是這本《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能夠真正幫助我們的地方。書中有著大量在日常生活、學習、職場中的實用案例,而這樣案例都是我們最常用的場景,比如購物、認識自己、家庭旅行、孩子學習、構思作文、考前復習、解決職場沖突、準備演講稿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一定用得到的,也就被作者用來舉例,并繪制出了一張張思維導圖。我們研究著作者親手繪制的思維導圖,從這些圖片之中能夠感受著思維導圖真正的幫助作用,更重要的是,但我們直觀的看到一張張真實的思維導圖可以真正解決問題時,也就增強著我們自己繪制思維導圖的信心。
下面就到了我們自己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了。而作者也一定了解讀者們繪制第一張思維導圖的不易,她從材料的準備,從每一個步驟的具體操作,從中心圖像的大小、從所用顏色,從分支曲線的繪制,從語言使用、從導圖的層次化等等,給我們介紹著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內容無所不包。而在這些思維導圖的原則指導下,我們一定能夠自己畫出一張張適合自己的思維導圖。 現在就來讓我們真正開始自己的第一張思維導圖的繪制吧!
《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讀后感(四):萬物皆可思維導圖
在上PMP培訓課期間,老師在講到思維導圖的時候說:“我知道你們都是沖著PMP證書來的,但有些東西我希望你們能夠記住并且用上,比如思維導圖。”
我接觸思維導圖比較早,在畢業后的第一家公司時,部門主管強烈推薦使用思維導圖,從那開始,便一直陸陸續續在使用。
因此,我很順暢地讀完了矢島美由希的《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思維導圖的由來、應用和規則,讓讀者能對思維導圖有一個全面的認知。
01 思維導圖是工具
思維導圖是可以幫助我們整理思維的工具。工具的作用是用來提升效率,而不是限制我們的發揮。
比如,我在工作中經常用Axure RP畫原型,美工再根據原型設計頁面。我經常跟美工說,原型是用來協助你設計的,決不是用來限制你發揮。如果完全按照原型去設計,那么對于成品很難有期待。
思維導圖也是一樣,有人擔心自己畫的思維導圖不正確、不好看,那就脫離了思維導圖作為工具的本質。矢島美由希在書中說:“思維導圖沒有正確的用法,只要便于記憶并能激發興趣,就是好方法。”
當我們使用思維導圖的時候,不需要有畫不好的負擔,只要對自己有幫助,那思維導圖就發揮了它作為工具的作用。
02 思維導圖的應用
矢島美由希介紹了思維導圖在日常生活、學習、職場中的應用,都是來自生活中的真實案例。
于我而言,使用思維導圖最多的場景是做讀書筆記。一本書的信息非常多,有時候我們只需要記住核心內容,也就是把書讀“薄”。思維導圖用來整理和提煉書中主要觀點非常合適。
因為工作需要,我在讀《產品經理的第二本書》的時候,就把每一章的主要內容用思維導圖進行了整理,對于整體理解很有幫助。
思維導圖對于梳理雜亂的信息非常有效。比如去超市購物,總會丟三落四,這時候思維導圖就可以派上用場,可以按照吃、穿、用進行分類,再往下延伸,比如吃的按照父母、自己、寵物進一步細分,父母要買牛奶,我買零食,貓買貓糧等等。
03 思維導圖的規則
思維導圖本質是一個工具,工具就是怎么趁手怎么用。但理論上來說,每種工具都有最佳使用方式,即使我們用不上,但至少可以了解。
大部分鍵盤在F和J字母上會有一個凸點,這是方便操作者把食指放在上面,能夠最大效率進行盲打。實際上,很少有人會這樣,因為我們不需要那么高的打字效率就能滿足日常需求,但這不影響我們了解這個知識點。
矢島美由希總結了思維導圖的七條規則,分別是:紙張上、畫中心圖像、使用顏色、延展線條(分支)、在上面寫下語言(詞語)、層次化、TEFCAS(嘗試、行動、反饋、檢查、調整、成功)。
按照規則,我們可能畫出完美的思維導圖,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只需要做到延展分支、在上面寫下文字、層次化就足夠了,很多軟件(如XMind、百度腦圖等)能幫助我們快速制作一張思維導圖。
學會使用工具,能幫助我們提高效率,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想做、更有意義的事。很明顯,思維導圖就是這樣一款工具。
如果你還沒有使用過思維導圖,《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能夠讓你快速入門;如果你已經在用了,這本書也能幫助你加深理解,拓展思維導圖在生活中應用范圍。總之,閱讀即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