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時間管理全書》是一本由甘開全著作,古吳軒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圖書,本書定價:42.00元,頁數:192,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兒童時間管理全書》讀后感(一):兒童時間管理的幾個收獲
一、作者對生活中的時間管理還是有觀察的,如銀行叫號制。這個制度的好處是給人帶來時間上的確定性。家里有二孩的可以用來管理玩具。當然我還發現別的書有更好的方法,再講吧。
二、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時間管理的用戶及用戶群體。主要有孩子、爸爸媽媽(父母、家長、監護人)、家庭、學習小團體。不要小看這個發現,因為時間管理牽涉到的用戶關系,比時間管理本身更重要。
打三分吧。故事好假,里面的規則和方法對孩子形成內在驅動和責任感有害,大家注意鑒別。
《兒童時間管理全書》讀后感(二):這書定位錯了
這書看起來是給父母寫的,但是寫書的邏輯和詞句簡直就是給小孩寫的。相當幼稚,廢話很多。對于大人來講,看起來吃力,浪費時間。
但如果這是給小孩寫的,也不對。案例及分析太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陳訴。小孩也很難懂的這在說什么。
案例的分析很多事基于理想情況去寫,貌似說兩句話就可以讓孩子聽話,自覺做事。但實際上,分析不夠到點。
我并不是很想看下去。
《兒童時間管理全書》讀后感(三):陪伴成長的方式就是不斷實踐
本書基本就是一個大框架 案例的匯總集合。但是其中書中,還是有很多方法,能夠開拓在日常中應對楊見笑小朋友的視角。以下就內容閱讀此書后親測有效的方法,僅供參考。
(因小孩子不同,估計效果略有差異,以實際操作為準)
方法一:追蹤時間。
楊見笑開始刷牙基本不到一分鐘,后續每次刷牙就拿手機按秒表,讓楊見笑自己刷完牙后看時間,然后約定下次刷牙能夠超過秒表顯示時間,現目前情況來看,楊見笑小朋友刷牙時間基本可達1分半中,測試周期2天。持續中。目標:3分鐘。
方法二:出行提醒。
周末出行一般會按照出門時間提前告知楊見笑,十分鐘或者二十分鐘出門,然后需要出行的人員需要自己準備出行物品,比如背包,水杯等,楊見笑經過3次以上訓練后,基本能夠在規定時間完成并在門口等待催促大人。且此方法能夠形成全家人的積極性,營造出門的愉快氛圍。
方法三:擬定計劃
計劃不一定是書面的,一般希望楊見笑按照自己接下來的安排執行,就需要提前跟楊見笑小朋友做好約定,例如,洗完澡,穿衣服,給小玩偶吹頭發,刷牙,拿繪本,自己看一遍,媽媽讀一遍,練習舞蹈,舞蹈動作包括小飛機,卷腰練習,捏攏放開,小手拍拍,比賽關燈,上廁所,睡覺。指令能夠越詳細越好。這樣利于楊見笑執行和理解。親測提前告知計劃安排,能夠有利于讓小朋友能夠快速有效執行,如果允許的情況下,計劃安排讓小朋友自己參與進來,那小朋友的配合度會高很多。例如給小玩偶吹頭發(真實用吹風機給吹-楊見笑自主加入的環節);每一個環節都各自分工執行。
以下是未來引導楊見笑需要學習的內容:
1、學會判斷一項事情的重要緊急程度。
也就是書本中提及的事情處理的四象限: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目前能思考到的執行方式,就是嘗試讓楊見笑自己列出一天中的事項并按照重要緊急程度排序,并采訪她為什么?有利于從孩子視角了解排序原因,來幫助楊見笑分析排序是否合理。)
2、事項出現之前,判斷有沒有必要做,有沒有能力做,怎么才能做得更快。做事項預估需要花費大概多長時間。
(其實這個層次現目前很多大人都無法做到,可能身處職場的你要好一些,所以這個地方也是需要跟楊見笑一起學習探討的方向,并且現在楊見笑正處在自主意識增強的年齡,在第一步有沒有必要做的地方,我估計肯定也會有一場長期的拉鋸戰)
3、分解事項,劃分環節,完成主要環節,分解次要環節并學會合理利用資源協作。
這個地方作者舉例了比如泡茶,燒開水是主要環節,拿茶葉是次要環節,應先燒開會后拿茶葉。道理淺顯易懂,只是養成事項參考這種思考方式對于楊見笑來說,仍需要大量練習,包括現在的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