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班級主題墻是幼兒園環境創設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發揮環境隱形教育功能的核心載體。
班級主題墻的是教師根據幼兒現階段學習的主要內容而設計的墻面環境,其作用是引領幼兒探索學習并梳理記錄探索過程中發現和獲得的經驗,以此反饋幼兒的成長歷程,幫助幼兒主動學習。其內容應該立足以幼兒發展為本的設計理念,適應幼兒發展所需。創設生動美觀、富有教育價值的班級主題墻,不僅能激發幼兒對各種知識技能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還能給幼兒提供愉悅的審美體驗。
如何讓主題墻“活”起來呢?可以采取以下幾點優化策略:
一、富有內涵,彰顯特色。班級主題墻的創設不僅要形式多樣,還要內容豐富,才能吸引幼兒積極參與班級主題墻的創設,教師作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利用各種機會為幼兒提供探索操作交流分享的平臺。班級主題墻除了展示與主題有關的圖片、卡片、文字資料以及實物外,更多的是展示活動中幼兒探索學習的過程和結果的記錄,如幼兒為主題活動做的調查表,有關主題活動的繪畫手工等作品,實驗記錄步驟圖或者活動后的記錄等等。
二、讓環境“會說話”,和孩子互動起來。良好的環境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誘發幼兒的積極行為,創設“會說話”的班級主題墻效果同樣不可估量。比如這題活動“文明交通”中,雖然幼兒對簡單的交通標志、交通規則有一些粗淺的認識,但在實際生活中還會經常出錯,因此,我們在班級主題墻張貼了交通標志以及交通規則對與錯的圖片,讓幼兒進行行為判斷,對的貼笑臉,錯的貼哭臉,孩子在操作和互相交流中掌握了文明交通。
三、留有空白,創意無限。為減輕教師負擔,幼兒園經常采用班級主題墻背景不換,內容及時更換的策略,實施每一個主題時,教師可以在班級主題墻上有意識的留有空白,據幼兒自由發揮的空間,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充分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念。
四、吸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創設班級主題墻時,要面向全體幼兒,讓每個幼兒都以小主人的身份參與其中,作為幼兒活動的觀察者,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的需求,激發他們參與的積極性,給幼兒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幫助,對于中大班幼兒創設班級主題墻時可設計插卡,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自由選擇板塊,參與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也可以積極發動家長,重視家長的教育資源。
五、學習互動,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幼兒園可組織教師閱讀交流,關于創設班級主題墻的優秀文章,教師還可利用業余時間閱讀并做好筆記,久而久之教師的理論知識豐富了,便能以理論引領實踐進行班級主題墻設計主題墻的造型設計。老師之間進行觀摩學習,教師們一個班一個班的觀摩,由班級教師詳細介紹,本班主題墻設計的理念亮點,指導策略,等觀摩結束后大家聚在一起當面交流互相學習,其他人經驗為自己所用,使自己班級的主題墻創設逐漸精致化科學化。
良好的班級主題墻環境應該具有參與性、互動性,、啟發性和創造性,才能更好的促進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才能有效的促進幼兒主動發展,教師作為幼兒學習活動的和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要走進孩子們的世界,聆聽他們的想法,多給幼兒一份信任、一份自由、一份鼓勵,讓班級主題墻這片小天地“活”起來,散發出強大的智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