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兩個匹薩, 配料和口味等其他方面完全相同,只不過一個比另外一個更大一點,你是不是愿意為大的匹薩支付更多的錢?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人應該都是理性的,對于好的東西和壞的東西,人們總是愿意為好的東西支付更多的錢。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人的決策卻并不總是如此英明。
1998年,奚愷元教授發表了一個著名的冰淇淋實驗,實驗是這樣的:現在有兩杯冰淇淋,冰淇淋A有7盎司,裝在5盎司的杯子里,堆得高高的,看上去快要溢出來了;另一杯冰淇淋B是8盎司,但是裝在10盎司的杯子里,看上去還沒裝滿。你愿意為哪份冰淇淋付更多的錢呢?
如果人們喜歡冰淇淋,那么8盎司的冰淇淋比7盎
司多;如果人們喜歡杯子,那么10盎司的杯子也要比5盎司的大。如果理性的話,應該選b,是不是?
可是實驗結果表明,在分別判斷的情況下,人們反而愿意為分量少的冰淇淋付更多的錢。平均來講,人們愿意花2.26美元買7盎司的冰淇淋,卻不愿意用1.66美元買8盎司的冰淇淋。
這契合了卡尼曼等心理學家所描述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們在做決策時,并不是去計算一個物品的真正價值,而是用某種比較容易評價的線索來判斷。比如在冰淇淋實驗中,人們其實是根據冰淇淋到底滿不滿來決定給不同的冰淇淋支付多少錢的。生活中這類現象比比皆是。精明的商家就善于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 制造“看上去很美”的效果。
所以呢,以后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要稍微想一下,自己是不是被商家看上去很美的表象給迷惑了?我們在賣東西的時候,也要善于給客戶“看上去很美”的感覺。
咱要做精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