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高效學習手冊(漫畫版)》》是一本由阿爾法派工作室著 / 胡桃夾子工作室繪著作,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152圖書,本書定價:119元,頁數:2021-8,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給孩子的高效學習手冊(漫畫版)》》讀后感(一):一本高效學習手冊,幫助孩子養成動腦的好習慣
這幾年的升學考試中,語文閱讀題的比例越來越多,題型也越來越難,一不小心,孩子的語文成績,就會因為閱讀題而拉分。
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成為很多家長最焦慮的事情。
之前雙減政策還沒落地的時候,還可以給孩子報班,現在雙減政策一出,剩下的就靠自己了。
最近閱讀的一本書中,給出了很多學習方法,能有效幫助孩子提升語文成績。
它就是《給孩子的高效學習手冊》。
這本書運用“寓教于樂”的理念,用漫畫的形式告訴孩子高效學習的方法。
知名科普公眾號“知識嗑兒”創始人全叔說:本書將生活中常見的場景案例與經典學習方法相結合,讓孩子們感受實際問題的同時,還能參與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慢慢建立起思維的框架,養成動腦的好習慣。
豌豆思維聯合創始人兼總裁于大川說:這本書應該被更多家長看到,讓孩子擁有受益一生的學習能力,從小愛上學習、愛上思考。
人大附中高級教師說:這本書用直觀形象的方式,給孩子們傳遞了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不僅告訴孩子們原理,而且還手把手地教給孩子們如何做,真的很喜歡這本書。
1、規劃力是提高成績的第一步????
日本作家齋藤孝說:規劃力是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
深以為然。
一個人如果不會規劃,那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低水平。而一個會規劃的人,就會把事情做到極致。
比如說,考試的時候。會規劃的同學,會把先審題,然后先做高分的題,再做分低的題,那么就不會出現,考試時間結束時,作文還沒寫完的情況。
書中用漫畫的形式,教孩子制定目標。好的目標有5個條件:具體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相關的、有完成時間的。
有了目標,如果沒有計劃,那目標最終也只是說說而已。
書中又總結了很多方法,幫助孩子們從目標到計劃,有效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并且還教孩子們如何在假期制定計劃。
2、好的學習方法,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同樣都是一個老師教,有的同學學習好,有的同學學習差,除了自身的用功外,還有學習方法。
書中告訴孩子如何做筆記、提問法、費曼學習法以及時間管理的方法。
這些學習方法是很多清華北大的學霸們一直在用的學習方法,可以說學會后能受用終身。
3、有效閱讀,提升語文成績
可能孩子看了很多書,但是成績依舊沒有起色,那書中教給的閱讀方法能助孩子一臂之力。
從如何列書單,到如何做筆記,在做筆記中又分為,非故事類的書籍如何做筆記,人物傳記類書籍如何做筆記,歷史人文該如何做筆記等等。
書中用漫畫的形式在告訴孩子們方法的同時,也給出了模板,只要孩子按照書中的方法做,就能提高學習效率。
想讓孩子有個好成績,擁有好的人生,離不開好的學習方法和好的習慣。如果你也在為孩子的學習而焦慮,那我建議你讓孩子好好學習下這本書中的方法。
《《給孩子的高效學習手冊(漫畫版)》》讀后感(二):“雙減”之后的拼媽時代里,你需要這本書
由于大部分家庭孩子的功課主要是由媽媽輔導的,所以“雙減”之后,我們進入了一個神奇的拼媽時代。 幸運的是,互聯網和出版行業的發達,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整個暑假我都在關注一些頭部媒體對教育新政策解讀,同時閱讀一些育兒類的書籍,如今在輔導孩子課后學習這個問題上,我已放下了“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的執念。 把孩子的學習問題完全“打包”交給培訓班,本來就不是人人都負擔得起的生活,為人父母,在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時,想辦法引導或與孩子并肩作戰本就是應該習得的基本功。 不過我們也不必用力過度了,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與其擔憂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不如教給他們高效的學習方法,《給孩子的高效學習手冊》(漫畫版),就是專門為孩子們打造的。
因為是以生動有趣的漫畫形式講解,所以很容易理解,5歲以上的孩子就能看懂。 但你不要因此就小瞧了這本書,它可是受到了豌豆思維聯合創始人于大川 、人大附中高級教師和淵 、“章魚讀書”創始人陳章魚、教育學博士趙北揚、《分鐘學堂》科普視頻創始人鄒波 、知名科普公眾號“知識嗑兒”創始人全叔 、知名教育公眾號外灘教育這一眾大咖的聯合推薦。 那么這本書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吧。 一、漫畫的形式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整本書由派博士和兩個學生阿爾法和貝塔的問答串聯起來,把原本對孩子來說很枯燥的學習方法講解得生動有趣,絲毫不用擔心孩子看不進去或是不理解。 比如在制定目標的SMART的講解中,阿爾法說她想天天喝可樂,派博士告訴他這違反SMART原則中的Relevant(相關的)原則,因為天天喝可樂和阿爾法的個人進步沒有關系,這種貼近生活的講解讓孩子們很容易就理解了Relevant原則。
而我家的小學生在這本書附贈的資料包上寫本學期的目標時,書法這方面的目標她寫了:把字練好。我對比書中的例子告訴她這個目標不符合可衡量這一原則,因為把字練好的“好”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她很輕松就理解了,把目標改成了“把字寫得工整、清楚”。 二、系統性講解,幫助讀者構建自己的學習方法體系 《寫給孩子的高效學習手冊》中介紹的學習方法,我之前大多數都知道,但不是很會用,因為我都是在不同的書或網絡平臺上看到的,這里拼一個那里湊一個,總覺得哪個都好,結果哪個都沒用好。 讓我驚喜的是,《給孩子的高效學習手冊》不僅把這些好的方法總結在一起,還給出各種方法的適應情境: 如何設置目標:SMART原則 從目標到計劃:倒推法、分解法、艾賓浩斯法 如何高效完成計劃:5種筆記方法、5W1H提問 法、SQ3R閱讀方法 如何高效利用時間:番茄時間管理法 學會了又忘怎么辦:費曼學習法 任務眾多如何取舍:艾森豪威爾法則 愛了愛了,有了這個速查系統,孩子就能快速掌握經典學習方法,建立起自己的高效學習體系了,何止是從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媽媽連自己的學習成長都不用擔心了呀! 就像學習駭客公眾號主理人陳琳說的那樣:其實哪有什么驚人絕技,有的只是把簡單有效的方法用到極致罷了。 三、關于閱讀的兩件事 一本合格的寫給孩子的學習手冊,怎么少得了“閱讀”這個深入人心的主題呢? 關于閱讀,這本書提到的兩個方面很有指導意義。 一是把書分為故事類和非故事類兩種。 這個分類完全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哪些書是在講故事,哪些書不是,孩子們很容易弄明白。 “偏食”是兒童閱讀中很容易出現的問題,很多小孩子的愛閱讀就僅僅是愛看故事書,這種閱讀習慣很容易使孩子沉迷于閱讀,且從書中獲得的還極其有限,引導孩子“均衡”閱讀是很重要的。 二是閱讀筆記的制作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制作閱讀卡,記錄書中觸動自己的文字,最好加上自己的感想,能幫助我們把書中知識內化為自己的。 只做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不夠的,只有培養孩子正確的閱讀習慣,才能讓閱讀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四、實用的工具表格,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懂了方法,有了流程,接下來當然是要按照流程來制作自己的學習計劃了,這個時候我不得不隆重介紹一下這本書附贈的工具書,《我的高效學習工具包》。
這個工具包里的表格都是和書中講述的方法配套的,分為三大板塊: 學期計劃 這個板塊是重頭戲,又細分為月計劃、周計劃、放學后計劃、番茄鐘、任務優先級矩陣,考試復習計劃表等等,總之就像個管家,事無巨細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寒暑假計劃 包括假期目標、假期計劃表、習慣養成卡、假期總結。 閱讀筆記 閱讀計劃中把圖書分為故事類和非故事類兩部分,還有讀書筆記的卡片,這個制作閱讀書單“表格”特別招人喜歡。如下圖:
你可能會擔心這個工具包用完了買不到怎么辦,別擔心,出版社已經為你考慮到了,每本書上都有二維碼,掃碼就可以免費領取實用工具表格的電子版(電子版),可下載并打印,方便全年使用。 這個時代的孩子在學習資源上實在是比我們好太多了,可媽媽們的焦慮并沒有減輕,根源就在于更應該解決的是學生的學習動機問題,這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 有學習動機的孩子遇上了高效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一定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給孩子的高效學習手冊(漫畫版)》》讀后感(三):“雙減”之后的拼媽時代里,你需要這本書
由于大部分家庭孩子的功課主要是由媽媽輔導的,所以“雙減”之后,我們進入了一個神奇的拼媽時代。 幸運的是,互聯網和出版行業的發達,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整個暑假我都在關注一些頭部媒體對教育新政策解讀,同時閱讀一些育兒類的書籍,如今在輔導孩子課后學習這個問題上,我已放下了“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的執念。 把孩子的學習問題完全“打包”交給培訓班,本來就不是人人都負擔得起的生活,為人父母,在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時,想辦法引導或與孩子并肩作戰本就是應該習得的基本功。 不過我們也不必用力過度了,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與其擔憂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不如教給他們高效的學習方法,《給孩子的高效學習手冊》(漫畫版),就是專門為孩子們打造的。
因為是以生動有趣的漫畫形式講解,所以很容易理解,5歲以上的孩子就能看懂。 但你不要因此就小瞧了這本書,它可是受到了豌豆思維聯合創始人于大川 、人大附中高級教師和淵 、“章魚讀書”創始人陳章魚、教育學博士趙北揚、《分鐘學堂》科普視頻創始人鄒波 、知名科普公眾號“知識嗑兒”創始人全叔 、知名教育公眾號外灘教育這一眾大咖的聯合推薦。 那么這本書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吧。 一、漫畫的形式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整本書由派博士和兩個學生阿爾法和貝塔的問答串聯起來,把原本對孩子來說很枯燥的學習方法講解得生動有趣,絲毫不用擔心孩子看不進去或是不理解。 比如在制定目標的SMART的講解中,阿爾法說她想天天喝可樂,派博士告訴他這違反SMART原則中的Relevant(相關的)原則,因為天天喝可樂和阿爾法的個人進步沒有關系,這種貼近生活的講解讓孩子們很容易就理解了Relevant原則。
而我家的小學生在這本書附贈的資料包上寫本學期的目標時,書法這方面的目標她寫了:把字練好。我對比書中的例子告訴她這個目標不符合可衡量這一原則,因為把字練好的“好”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她很輕松就理解了,把目標改成了“把字寫得工整、清楚”。 二、系統性講解,幫助讀者構建自己的學習方法體系 《寫給孩子的高效學習手冊》中介紹的學習方法,我之前大多數都知道,但不是很會用,因為我都是在不同的書或網絡平臺上看到的,這里拼一個那里湊一個,總覺得哪個都好,結果哪個都沒用好。 讓我驚喜的是,《給孩子的高效學習手冊》不僅把這些好的方法總結在一起,還給出各種方法的適應情境: 如何設置目標:SMART原則 從目標到計劃:倒推法、分解法、艾賓浩斯法 如何高效完成計劃:5種筆記方法、5W1H提問 法、SQ3R閱讀方法 如何高效利用時間:番茄時間管理法 學會了又忘怎么辦:費曼學習法 任務眾多如何取舍:艾森豪威爾法則 愛了愛了,有了這個速查系統,孩子就能快速掌握經典學習方法,建立起自己的高效學習體系了,何止是從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媽媽連自己的學習成長都不用擔心了呀! 就像學習駭客公眾號主理人陳琳說的那樣:其實哪有什么驚人絕技,有的只是把簡單有效的方法用到極致罷了。 三、關于閱讀的兩件事 一本合格的寫給孩子的學習手冊,怎么少得了“閱讀”這個深入人心的主題呢? 關于閱讀,這本書提到的兩個方面很有指導意義。 一是把書分為故事類和非故事類兩種。 這個分類完全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哪些書是在講故事,哪些書不是,孩子們很容易弄明白。 “偏食”是兒童閱讀中很容易出現的問題,很多小孩子的愛閱讀就僅僅是愛看故事書,這種閱讀習慣很容易使孩子沉迷于閱讀,且從書中獲得的還極其有限,引導孩子“均衡”閱讀是很重要的。 二是閱讀筆記的制作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制作閱讀卡,記錄書中觸動自己的文字,最好加上自己的感想,能幫助我們把書中知識內化為自己的。 只做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不夠的,只有培養孩子正確的閱讀習慣,才能讓閱讀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四、實用的工具表格,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懂了方法,有了流程,接下來當然是要按照流程來制作自己的學習計劃了,這個時候我不得不隆重介紹一下這本書附贈的工具書,《我的高效學習工具包》。
這個工具包里的表格都是和書中講述的方法配套的,分為三大板塊: 學期計劃 這個板塊是重頭戲,又細分為月計劃、周計劃、放學后計劃、番茄鐘、任務優先級矩陣,考試復習計劃表等等,總之就像個管家,事無巨細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寒暑假計劃 包括假期目標、假期計劃表、習慣養成卡、假期總結。 閱讀筆記 閱讀計劃中把圖書分為故事類和非故事類兩部分,還有讀書筆記的卡片,這個制作閱讀書單“表格”特別招人喜歡。如下圖:
你可能會擔心這個工具包用完了買不到怎么辦,別擔心,出版社已經為你考慮到了,每本書上都有二維碼,掃碼就可以免費領取實用工具表格的電子版(電子版),可下載并打印,方便全年使用。 這個時代的孩子在學習資源上實在是比我們好太多了,可媽媽們的焦慮并沒有減輕,根源就在于更應該解決的是學生的學習動機問題,這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 有學習動機的孩子遇上了高效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一定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給孩子的高效學習手冊(漫畫版)》》讀后感(四):學霸拼的不僅是時間,更是方法
作為媽媽,我渴望孩子成績優秀,但又不想讓孩子死學。尤其,現在還是小學階段,如果單純為了考個好成就逼孩子刷題,那樣的生活單調又無趣。我希望孩子有豐富多彩的生活,所以希望孩子提高學習效率,不耽誤她做其他事情。
我特別留意學霸是如何學習的。從網上搜過,也看過書。發現,每個學霸都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好成績真不是單憑時間拼出來的,找對方法才是關鍵。這個過程需要很多嘗試,或者有人引導能避免一些彎路。不逼迫,可起碼也要讓孩子接觸了解一些好的學習方法。
家長有好方法傳授嗎?如果沒有,我推薦一本手冊《給孩子的高效學習手冊(漫畫版)》。
這確實是一套漫畫書,但是故事中傳遞給孩子的方法,是成人花好幾本書才能學到的內容。因為是圖片和簡單文字的形式呈現,孩子看得津津有味。我擔心孩子只是在看熱鬧,看不懂內容,就假裝疑問地跟她討論,沒想到她講得頭頭是道。不能小看孩子。
這是一本提煉了好幾本書的精華,把公認最好用方法匯總起來得手冊。里面講到的方法,有的我在其他書中了解過,甚至好幾本書中都講過,但是沒有一個作者的講述讓我明白。但是,奇跡的是這本書三言兩語就讓我明白了。所以,別只讓孩子看,大人看看也收獲不小。
方法包括如何制定和完成目標,怎么勞逸結合學習,如何做筆記,如何最大程度的吸收課外讀物的內容。
以上幾點,對孩子來說,都非常寶貴。
我相信每個孩子都聽過“勞逸結合”這個詞,但是它表達的含義太縹緲了。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尺度真不好拿捏。
《給孩子的高效學習手冊》書中講到了“番茄工作法”。每學習25分鐘,休息5分鐘,這是一個番茄時間。每兩個番茄時間再休息10分鐘。用這樣的方法學習,既能保證學習時間又不至于那么枯燥。
也許,有的家長早就教給孩子了。如果孩子又在書中看到了自己使用的方法,她會感到驚喜又親切。有利于孩子增長信心。
讓我驚喜的是,本書作者沒有直接告訴孩子如何讀書,而是先告訴孩子書是有分類的。這一點對涉書未深的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這關系到她能不能明確自己要讀的內容。要知道,我直到三十才知道書是有分類的。那一刻我內心關于閱讀方法的困惑才得到解答。
書有故事類和非故事類之分。而這兩類對應的閱讀方法是不一樣的。
尤其閱讀非故事類的書,逐字讀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從框架到細節捕捉知識點,才是最有效的閱讀方式。
這也是作者在書中講給孩子的方法:瀏覽,帶著自己的問題閱讀,找到答案寫出來。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就擁有終生學習的武器,任何時候走不會被時代拋棄。
另外,故事類的書籍,也有閱讀方法推薦。找到故事發生的原因,經過,高潮和結尾。故事中人物的特征,如年齡、習慣等。這些都對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有幫助。最后,不能忘記記錄自己讀完后的想法和感受。
這些都是關于書籍和閱讀的有益指導。
做筆記幾乎是每個學生的必備技能,但是什么是筆記,什么樣的筆記算是有效的,如何利用筆記有老師給專們講過嗎?
我印象中沒有,不知道現在有沒有。
對我這種學渣來說,筆記就是個雞肋,除了浪費時間,沒感覺它發揮多大作用。做完合上之后,就再也不會翻開。
直到后來,我從網上看到一個學霸的重要學習方法就是做筆記。而他的筆記就是非常有名的“康耐爾筆記”法。
從她那里學到了筆記的做法和使用方法后,我扼腕嘆息:早知道筆記可以這樣做,這樣用,我能學得那么痛苦嗎?原來,我和學霸之間差了一個“康耐爾筆記法”。
就是下面這樣的:
筆記看著簡單,其實包含和很多內容,包括課堂知識點提煉、課后復習時的思考,最后思考后的總結。如果再加上預習,這就是有效的學習過程。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做筆記。不管自己會不會,跟孩子一起學也不晚。
另外,還有東京大學筆記法和思維導圖筆記法。我個人覺得東京大學筆記法是“康耐爾筆記法”的簡化版,差別微小。可以任選其一。思維導圖,比較適合思維開闊的朋友 ,不拘一格,天馬行空。
這些筆記方法,都能鍛煉孩子思考和提煉主要內容的能力。
不管孩子喜歡那種,只要做起來就離學霸不遠了。
之所以把這個放在最后,是因為對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可能以上三點是更重要的。關于目標可能也并沒有那么堅定,甚至是多變的。這也符合孩子年齡段的特點。但對初高中的孩子來說,設定一個目標并努力完成還是很重要的。
書中講到一個很有名的”SMART”法則。
就是這個方法,我在多本書中看到過,可其中有幾點我就是一直沒弄明白。最后,在這本書中豁然開朗。簡單來說,目標要足夠清晰具體,并且能分割成不同的小塊,在規定的時間內要把每一塊的目標一個一個逐個完成。完成的質量最好要有清晰具體的數據標準。這就是“SMART”法
比如,每天跳繩100個,只要每天堅持跳就是達標了。
重點是目標越清晰、越數據化越有利于目標的實現。這就是好目標。否則,目標實現不了,信心越來越少。
目標設定好,接下來就是用行動了。這里也有好方法可以分享。
三種情況
第一 記單詞
針對記憶類的目標,比如記單詞、背古詩,可以用“艾賓浩斯”法。
人的記憶力是有遺忘曲線的,今天背頌的內容,如果不鞏固,就很容易忘記。這也符合大腦遺忘規律。所以,要定時鞏固學過的內容。什么時候鞏固效果最好 ?這就用到艾賓浩斯法了。一般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通過這樣的記憶方法,記憶更牢固,目標也就慢慢實現了。
第二種情況,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任務,可以用倒推法。
比如現在是9.1號,必須在國慶放假前交演講稿。那必須在9.25號完成草稿,9.18號之前完成大綱提要,9.11號之前整理好資料。5號之前想好角度。
這就是倒推法。其實,其中也包含了劃分法。
劃分法就是把最終的大目標分割成不同的小目標,一個一個完成。這樣,最終的達標就能完成 。
比如開學必須交作業。那就從暑假第一天開始,把所有的作業都整理出來,進行歸類劃分。再把所有的內容平分到每個月,每個周,每一天。每天完成需要完成的作業就可以了。
方法可以靈活使用。
上面講了這么多實在好用的方法,是不是一定讓孩子馬上用起來?能用當然是最好,但什么時候開始也講究個緣分。
這本書最好的使用方法是讓孩子知道有這些方法的存在。什么時候用,就交給孩子自己吧。把書放在最容易觸摸的地方,等孩子偶然再次翻起的時候,很有可能會發現其中的奧秘。或者,等孩子遇到學習的難題的時候,引導孩子向書中尋找答案。
我想那個時候,就是孩子和這本書緣分到了的時候。
《給孩子的高效學習手冊》是值得被放在書架最顯眼位置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