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踩過天鵝尸體嗎》是一本由[日]宮藤官九郎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圖書,本書定價:49.00元,頁數:256,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你踩過天鵝尸體嗎》讀后感(一):不走尋常路的“青春疼痛文學”
我可能愿意把這部名編劇 導演出品的自傳式小說,稱為不走尋常路的青春疼痛文學。
只不過常規的青春疼痛文學,可能更多是戀愛與成長,而宮藤這部,大概是性欲與成長。而這性欲并不是下流,而是那種因為青春期荷爾蒙過剩的本能,又在男校的壓抑與霸凌中(雖然這部分作者都是用近乎搞笑的描述輕巧帶過,但是依然能意識到那是長期的,非常嚴重的,而且甚至是傳承性的霸凌)肆意生長,以盲目地想要女朋友、少年的好勝心和對北野武的向往穿插出現。時而猥瑣,時而也純情。而與男主對照組的是天鵝大叔,一個四十多歲的老處男,沒有什么正經文化,幾十歲了依然看著小h書打飛機,因為沉迷天鵝而得名天鵝大叔。少年因為天鵝大叔而共鳴,也因為天鵝大叔而困惑。這個話都說不清楚的人,卻偶爾能突發奇言一語中的。
男主其實在不自覺中受到天鵝大叔的影響:給北野武廣播寫信用了“天鵝大叔”做假名,聽從天鵝大叔的安排,自己破身的事也會無意中想好了怎么給天鵝大叔講——還因此被天鵝大叔吐槽。
最后天鵝大叔因為偷看展示欄里的天鵝被發現了他還偷了女生泳裝(畢竟在大家眼中,偷泳裝才是主要目的)而被抓,男主至此才獲知天鵝大叔的真名,并且在學校表演中干了一票大的:他偷了學校的天鵝模型作為了自己的搞笑表演的道具。(這個演出我不知道是否真的發生,但是我相信發生過。因為我在中居正廣早年的演唱會上看到過同款表演。)
那一刻,男主突破了自我的壓抑、欲望以及全校師生施諸于他的霸凌。
《你踩過天鵝尸體嗎》讀后感(二):有誰不愛宮藤官九郎呢?
“哎,你知道宮藤官九郎嗎?”
“不知道啊。”
“那你看過《海女》《對不起青春》嗎?”
“《海女》太好看了!《對不起青春》里的臺詞真的好經典啊!”
“這就是宮藤官九郎啊~”
說起日劇的編劇,最近比較火的肯定是坂元裕二了,他的《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也是我2021年最喜愛日劇的前三,我也在坂元的創作中看到各種顏色的愛情。
可我還是更喜歡宮藤官九郎啊!
他的妄想與幽默總能讓我平凡的日常激起水花,無論是大笑還是痛哭,都暢快舒適。
看完《你踩過天鵝尸體嗎》我想,青春就是這個樣子吧。
想談戀愛,總覺得某個人對自己有意思;想有一個絕技,這樣我會在班里與眾不同;想多交幾個朋友,沒事聊聊八卦、打打游戲、小賣鋪湊錢買吃的;想快點長大,去爸媽嘮叨不到的地方自由生長……但是呢,好像所有人都會走向同一個終點,就是高考。
而我們的主人公宮藤在反反復復、磕磕絆絆、各種糾結后,還是通過考試走下下一步。
這又不是什么不酷的事情,這才是青春最接地氣的樣子。
宮藤官九郎說,他到現在依然是個“處男”。你信嗎?離譜,怎么可能!
但我相信,他依然處在青春期,一個隨時隨地躁動沸騰的青春期,一個不可能畢業的青春!
《你踩過天鵝尸體嗎》,如果你是宮九的粉絲,一定會笑著罵他:“哈哈哈哈哈哈哈,莫名其妙啊!”但又忍不住安利給其他人,就像按頭讓朋友看《海女》一樣。有空的時候就看一看宮九的故事,我覺得他會把你也拉回你的青春期。
以上,快去笑他吧。
《你踩過天鵝尸體嗎》讀后感(三):青春的天鵝
最先吸引我的就是這個題目!你踩過天鵝尸體嗎?說實話,沒有,小時候被幾只鵝攆著跑的心理陰影,讓我見到鵝都害怕! 朋友問我會不會想著寫點什么?于是,這本書就出現了!“天鵝大叔”的原型就是朋友! 我那時候喜歡搖滾,買了個吉他!立馬興高采烈地邀請朋友來玩,可是他們的關注點居然不在吉他身上,我開始各種手段地引導他們,他們卻熟視無睹視而不見。后來,我發現在吉他身上居然有一道劃痕,原來在我來之前他們已經把玩過了!我的搖滾大概率在這里就已經冷了! 那時候正值我升中時候,選擇了月高!早上急急忙忙地出門,穿了一個粉紅色的拖鞋。剛進校門就被嘲笑了。原來這月高的開學方式竟是如此的奇妙。新生要穿白色內褲,還要穿木屐,可穿個木屐讓我騎車困難,而后也讓我踩到了天鵝尸體!老生迎接新生還要喊奇怪的“歐~斯”口號,喊完口號以后,還要用穿的木屐發出“咚噠噠噠噠噠噠”的聲音。 說起男女之間的搞笑事件,五個人同時看中一個女的,同時跟這個女的寫情書,其余四個都特別積極,只有我一個人慢悠悠的,等我反應過來,原來他們四個人都不是好東西,跟那個女的打的火熱,只有我被蒙在鼓里!我毅然決然地斷絕了這種關系,后來想來覺得真是可笑。 我因為跟那個無所事事的天鵝大叔相識,他是個會自動來喂養天鵝的人,也會因天鵝的離開而傷心,還會把即時死掉的天鵝帶走吃掉(雖然他沒明說,但我覺得他應該是這樣的人)。“天鵝大叔”看似不合群、不靠譜,但總能在我猶豫不決時大力推我一把。我有心儀的對象,天鵝大叔鼓勵我去大膽告白,雖然結果失敗了,但是我還是體會了一次感情的經歷。 最后的一次演出,我放開了自己。僅僅拿著一只天鵝標本遮擋住下T,來進行我的表演。那晚上,因為我的表演,那家伙,那場面,那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演出是成功的,但是我的學生生涯估計也結束了! 我曾一度想去北野武軍團,因為很久之前我在學校被欺負,也沒有女同學喜歡,是北野武的深夜廣播伴隨著我,成為了我心靈的慰藉。我也想組一支搖滾樂隊,但是好像伴隨著“吉他風波”而結束了,不知道之后會不會重新燃起搖滾的信念,我堅信搖滾不死。 看完這本書,雖然有些sq,但是我感覺到了真實,是那些磕磕絆絆、笑料百出、充滿煩惱和汗漬味的生活。是一本所有人都有經歷過的生活,包括了親情、友情、升學考試、熱血…… 上次給我同樣感受的是森見登美彥的《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一起推薦給大家吧!在歡聲笑語中體會美妙的校園生活!
《你踩過天鵝尸體嗎》讀后感(四):誰的青春不曾迷惘和充滿幻想?聊《你踩過天鵝尸體嗎》
最開始我覺得【宮藤官九郎】這個陌生的名字好像有點熟悉,一查才知道,原來是《池袋西口公園》的編劇——多老的日劇了啊!
【1】宮藤官九郎與他的“半自傳”
作為締造《海女》《虎與龍》《對不起青春》《木更津貓眼》《我家的故事》《池袋西口公園》《寬松世代又如何》的鬼才編劇,宮藤官九郎肯定是個聰明人。如果你細細看他的眼神,會覺察到一種不正經的狡黠。
通常人到了一定年紀,總會想寫點東西緬懷些什么。我想,像宮藤官九郎這種整天要琢磨人的人,更是希望把自己對人的琢磨,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呈現。于是,這本“半自傳”的《你踩過天鵝尸體嗎》的出現,順理成章——宮藤官九郎的這本書,初版是在2009年,大抵是接近四十不惑的年紀。
【2】誰的青春不曾迷惘和充滿幻想
就像這本書的推薦語所強調的,整個小說里充斥了“熱血、搖滾、悸動 、搞笑、考試、荷爾蒙、白日夢、性幻想”。
有些是你我曾經親歷的、迷惘的、幻想的,但有些則是未曾感受過的——例如,主角就讀于一所秉承“質實剛健”的校訓、學長學弟制盛行的男子高校。好像這里還充斥著一種下級要服從于上級的“軍事化管教”感。
又例如,主角有一位名為“天鵝大叔”的朋友。也不知道為什么這個大叔會迷戀天鵝,總之,他成了主角的傾訴對象和精神支柱。有了這個離群索居的“怪人”,主角居然熬過了整個看似荒誕實則真實的高中生活。
作為宮藤官九郎的第一部自傳式小說,故事自然是半真半假,只是,我們雖然不知道哪些是假的,但肯定知道哪些是真的。
比如,宮藤官九郎對北野武的憧憬與崇敬。
其實從北野武的作品與軼事去看,這個日本明星實在是頗有個性。北野武曾有這么一件事,這件事在《你踩過天鵝尸體嗎》也簡單提了——
1986年,北野武對于12月9日《FRIDAY》寫真周刊的八卦報道感到憤怒,率領手下“Takeshi軍團”前往講談社,由于對編輯部人員施暴而被逮捕——也就是所謂的“Friday事件”。后來北野武和其弟受到法律制裁,被判拘役6個月緩期2年執行
這算是公然使用暴力了吧?
其實每個人在叛逆期都可能對有點“壞”的人有一種莫名的崇拜,因為反叛意味著“獨立”。這似乎與美國“迷惘的一代”的產生也有類似,總之,與現狀對立就是“對”的——雖然我們長大了都會覺得這種想法挺幼稚。
宮藤官九郎對北野武的特殊感情,也大抵如此。而且,在演藝圈兒混,尤其是日本的演藝圈,想要出頭,總要有點與眾不同的想法——人們總喜歡【新】的嘛!同時,如果你抽空看看日本番劇《陰晴不定大哥哥》【陰晴不定大哥哥】,也能體察到關于日本藝能界的另一面。
此外,青春中不怎么缺席的就是對異性的【幻想】。
我們多少會知道日本文化中對【性】的理解并不是那么保守——這背后也有神道教“尊重自然”的部分原因。在那個荷爾蒙分泌旺盛的年紀,總會有一些念頭冒出來。
“鬼才”宮藤官九郎,很大膽地把這段心路歷程和盤托出。男孩兒嘛,總要通過一些可能比較羞恥的方式成長為男人的嘛!
總之,青春就是一番胡作非為,一段關于羞恥和純情的涂鴉。和藝術無關,只和混亂與不堪,朝夕相伴。
【3】“讓人缺少代入感”也是這本書的特點
很坦誠地講,《你踩過天鵝尸體嗎》讓我讀完之后有一種疏離感,直白一點說,書中牽扯到大量的人名、地名、事件、歌曲等,讓我完全無法理解作者想表達什么。
當然,這并非是作者、譯者和我的錯。因為本書的設定受眾,是日本的國內讀者,而非海外讀者。
首先,宮藤官九郎出生于1970年,他的初高中生涯應該是八十年代中期,這個時候我還沒出生呢;其次,宮藤官九郎是日本人,他講述的那些人名、地名、事件、歌曲什么的,以及牽扯到的文化等,我完全沒有概念;第三,我之前讀過夏目漱石的《心》、川端康成的《雪國》等作品,總是很難去【理解】日本作家的表達方式,而這《你踩過天鵝尸體嗎》的閱讀體驗,是與日本輕小說的閱讀體驗相似,大量的內心獨白,而對【事情】本身的闡述有限。
這可能就要回到宮藤官九郎的編劇職業上來,在【關于網絡文學、輕小說和傳統文學等方面的若干思考】一文中,我曾分享關于“為何日本輕小說的動畫化相對容易”,因為小說中的內心獨白是可以直接呈現在動畫中的,這與編劇的底層邏輯相似。
但是,對于我這樣其實琢磨過“故事編造”的基本原理的人來說,我可能更樂意看到故事的邏輯設計、人物與人物的事件沖突、言辭上的打磨等,而不是《你踩過天鵝尸體嗎》這樣用荒誕的筆法調侃了作者自己的青春往事,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同時,由于翻譯必然存在的“缺失”,日文語境下的“有趣”放在中文語境下就無法呈現,例如“但使龍城飛將在,從此君王不早朝”。
說個更具體化的,就是插圖。雖然我知道這是原版書中的插圖,但我著實不明所以。
【4】
總之,這本《你踩過天鵝尸體嗎》還是很挑讀者的。
如果對作者【宮藤官九郎】其人、其作品、日本文化不甚了解,大概率是像我一樣,總會覺得“不得勁兒”;反之,粉絲們,應該會看到一個帶著壞笑的聰明男人說——
“啊哈,這就是我那瑰麗多姿的青春往事!很羨慕吧!歐斯!噠噠噠噠噠噠!”
【恭祝閱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