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媽家的二表姐叫張瓊,面容姣好,為人謙和,溫良賢淑,我與她交往不多,對她卻印象極好,今年52歲,近日因病離開。蓋棺之時,聽表姐夫聊起他們的事,甚為感動,文以記之,權當對表姐的追思!
對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的農村姑娘而言,愛情不過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姑父是人民教師,家教甚嚴。表姐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畢業后,聽從父母安排,嫁到了大山背面的鄰鄉吳家村,那是一個比自家更偏遠的深山農村。表姐夫家境一般,長相一般,文化一般,與表姐算不上般配。或許姑媽家選中的就是他老實忠厚、一身蠻力,有田有地吃飯不愁,為女兒找一張穩定飯票不挨餓很重要。迎親的隊伍抬著十臺陪嫁嫁妝翻山越嶺,開始了表姐的愛情人生。
一個憨厚老實,一個乖巧溫順,在土墻房里的日子過得安安穩穩,沒有吵架沒有分歧,有的只是一個共同心愿——掙家務!
掙家務就是把家里房子修得好好的,糧裝得滿滿的,錢存得多多的。婚后20年這一直是他們的主要任務,其間兩個女兒相繼出生長大。趕上外出務工搞建筑的時代大潮,夫妻雙雙去北京工地住工棚,繼續掙家務。老家的新房換成了城里的洋房,姐夫180斤的體重證明了家里伙食十分豐足,大女兒出嫁也有小汽車做嫁妝,銀行里的存款數到今天還沒來得及統計。
平淡的歲月或許感受不到愛情,幾個月前,患上胃癌的表姐和不離左右的表姐夫,對彼此的依賴卻讓我深深感慨!一個大大咧咧不善表達的中年男人天天發朋友圈,“我的妻子一路走好。哪年哪月才把你忘記,我太孤獨了。多少的淚水盼你回家,唉!”“我的愛妻永遠去了,不知今后怎么過”“一起吃完了所有的苦,你卻走了……”聊起表姐,提一次哭一次,流著淚的中年男人的臉,看起來是那么滄桑、那么無助!
交談中,我才知道表姐一生省吃儉用,一張紙分兩半用,卻用心將父女三都養成胖子。最可愛的是至今表姐夫不知道家里有多少錢,不知道存在哪家銀行,不知道銀行卡密碼。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襪子有幾雙,放在哪里。
表姐就是他生活的全部,錢交她保管,人交她打理,他活的就是她。她在他開心,她走他活不下去。表姐夫說了一個最讓他難受的細節,在醫院最后的一段日子,表姐每天眼里全是他,他走到哪兒眼神跟到哪兒,不能說話了,心里眼里卻全是他!
如今她先離開,帶著丈夫對她全部的愛護離開,能夠死在愛人的懷里,走了能有一個男人為她牽掛,在天之靈也是一份告慰,今生擁有一份至死不渝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