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一生中只給過我兩封信。第一封信是在剛上大學不久,我的手表突然丟了。那雖然只是一塊普通的表,卻是父親省吃儉用買下的第一件高檔消費品,價值30多塊錢。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農村,那筆錢絕不是個小數目。我當時驚恐萬狀,寢食難安。我將那種痛苦訴諸家信寄給了父親,以求得他的寬恕,同時也抱著放假后負荊請罪的責難心情。信寄出不幾天,我收到了父親的家信。拆信時我就擔驚受怕,怕父親在信里“龍顏大怒”。而拆開信一讀,我哭了。父親在信中說:正值農忙,長話短說,有四點意思吾兒要切記:一是不必擔心我的責怪,丟了就丟了,以后再買吧;二是不值得為丟表之事痛苦,抓緊時間學習才是根本;三是以后要學會小心管理錢物;四是切記不能太節約飲食,身體要緊……
捧著那一頁薄薄的信紙,讀著父親意味深長的話語,我的淚禁不住潸然而下,先前的擔憂和顧慮都讓短短的幾行話語給驅走了,留下的只是滿心滿肺的感動。
另一封信是在我遭遇人生打擊最沉重的時候他老人家寫給我的。
那時,我剛剛失去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孩子。那孩子只與我們相處了十多天,我還沒從為人母的喜悅里回過神來,孩子就突然因病夭折了。那些日子,生活一下子陷入了暗無天際的黑暗之中,壓抑得我喘不過氣來,我幾近失去了生活的勇氣。相隔幾千里以外的父親派母親帶來問候,捎來口信。母親回去不幾天,他又寫來一封家信。在那封信里,我第一次讀懂了父親的深沉和厚重。他在信中回顧了他和母親曾經五年沒能生養兒女所遭受的鄉人的白眼,從而安慰我說:“孩子,只要你能生養,上天最終會給你一個最好的孩子……你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身體最要緊,這也是在為你的第二個孩子做準備呀!”讀著父親的信,我的淚水又一次涌出來,為那些不加修飾的質樸的話語,為那份阻擋不住的樸實的父愛。我難以相信,平日里不善言辭、粗枝大葉的父親是如何苦苦想出那些話語來安慰遠在千里以外的女兒。父親的家信雖不是立竿見影,但在冷靜的思索之后,我終于如一株孱弱的小苗汲取了愛的清泉慢慢地茁壯起來。
而今,父親已年過古稀,也被我接到了身邊照顧,但生活中的不如意總不能事事都訴說給年邁的父親啊。每每人生遇到坎坷,我就重溫著那兩封信,頓時便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