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的鳥兒會唱歌,很近,就在貼著窗戶的那棵大樹。
時間尚早,陽光也還懶懶散散,同我一般,嗜睡的樣子??磥恚@清晨歡快早起的還是鳥兒們。樹的淡淡剪影,起伏在婉婉輕煙,一抹斑駁,許是這晨的趣描。鳥兒的唧啾喚醒了我,也喚醒了夢中的花兒朵兒,看它,還在梳理昨日記憶的葉脈,就牽著晨露,半夢半醒在軟軟風中了。
在大理這幾天,我就安靜地呆在位于古城中心的這座白族世家大院落“蘭陵閣”。園內粉墻畫壁,彩繪透雕,飛檐串角,丹桂溢香,石板路曲徑通幽,溫良璀意。我可以整日窩著不出門,當然,想要蹓跶很方便,因為邁出大門就是古城有名的洋人街。這是好友靜為我做的安排,她知道我喜歡這樣當地建筑風格的庭院酒店。靜懂我。
都說在大理只有四件事情可做——種花、喝茶、修身、養性。我在大理準備做的就是這四件事呢。抬頭見蒼山,低頭面洱海,蒼山如屏,洱海如鏡。心可以融入大理用歷史滄桑寫就的浪漫的風花雪月。窩在這書香輕漫、花香搖曳的院落,寧靜如一場好雨,那是動聽的鼓拓給以草木諧和、溫馨的拜訪。你所需的只是身心感同與享受。
那幾日在院內的茶莊悠哉去很多時間,與茶莊小主玲聊得甚歡,儼然已成好朋友的樣子。
和玲的話題從她穿的粉紅繡花鞋開始,翹起的鞋頭甚是招眼。記得第一次來大理時也買了兩雙這樣的繡花鞋,穿著既好看又舒適。緊接著當然聊茶,侃茶道茶經,說行茶妙趣。關于茶自然是茶小主玲的道行高啦。我們泡一道聊一道,推杯換盞,茶香從清雅到細幼,回味從細膩到入微,口感也從新潤變為醇厚,唇齒開始生津,舌尖開始回甘,連通身心,飄飄欲仙。蘇東坡曰:“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潔”,這茶室古色古香,被絲絲靜謐包圍,與喧囂隔離,時間仿佛在茶香中變慢,茶溫中與玲一同修達,漸抵安然心境。
玲聊起云南有名的烤茶,因為她原想在茶室中間筑爐現場烤制??静枋谴罄淼貐^白、彝、漢等民族飲茶的一種方法??具^的茶可消除生茶的寒性,清心明目。烤茶的方法是:先將特制的小土陶罐放在火塘或火爐上,將陶罐烤熱,遂放入茶葉,輕輕搖動小陶罐,可見茶葉慢慢張開變黃,茶葉香也徐徐散了出來;此時注入第一道沸水,只可少許,沒至茶葉,見陶罐內泡沫沸涌,嗞嗞有聲,茶香四溢;待泡沫散去,再注入沸水使茶葉繼續膨脹,即可飲用。一杯下,回味甘飴,沁人心脾。通??静铔_飲三次即棄之,再飲則再烤。
下午喜歡在園內的露天花園吧度過,一本書,一杯茶,一米陽光,一縷花香。此,足矣!
在大理如此這般享受了幾天的慢調生活。但我一直想,慢生活不在于形式上的慢,不僅僅是找個地方放慢節奏,悠享休假,更重要的是心氣的平和、靜修、智慧和積蓄,感知的慢和靜其實是內心的豐裕。隔絕外圍,找尋質樸平實的那帶有淡淡詩意的慢調,找到又是否守住呢?在這庭院深深深幾許,我心中一尺自悟,閱讀簡素,體驗無覺靜美,心情的恬淡,內心的充盈,平淡的精神歡愉,如清泉細流,一點一滴,于微而知。
茶,可溫?心,可靜?慢調,可持?大理到上海,是飛行的距離,還是觀照的距離?在我辦公室窗外,高樓林立,回頭即是繁華一片。此景與慢調相比有時候不免排斥,或頓生都市過于嘈雜之悲挫,于是一次次尋找外在的田園放牧心情。但回過頭想,吾欲追求精神之彼岸,于自己的內心感化或造化,隨沉淀而積淀,若何排比空間。霽月光風,草木欣欣,所見美好即美好,心想美好即美好,于是心可以收獲。慢意,超脫于所見虛名浮華,豐富且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