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獨坐酒吧,聽著音樂,翻著雜志,杯中酒喝到一半。這曾經(jīng)是我幻想的生活,自由奔放,瘋狂灑脫。
來北京一年了,心靈的匱乏和身體的懶惰,至今都沒有好好逛一逛這座城市。每天的忙碌,每周的疲憊,已經(jīng)讓我漸漸喪失了夢中的好奇,我的生活是不浪漫了么?其實我認為,樸素更多一些。
回想來北京一年時間,還真沒有好好逛過街,送花不如去健身,買東西不如多看書,開車不如注意穿衣品味。男票一直秉承這樣的理念,所以自然沒送過我花花草草和衣服首飾。當(dāng)然,我倆都不喜歡逛街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寧可網(wǎng)購,都不愿意多在商場停留一秒,美其名曰:耽誤時間。印象深刻的一次購物,竟然是去宜家家居的半天。我們一邊調(diào)侃那里的裝修設(shè)計,一邊買著需要和不需要的小玩意,不亦樂乎。我們共同探討對于”家”的理解,對于未來成了家,有了家的概念設(shè)計,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已經(jīng)長大到要構(gòu)建自己的生活和未來。
一個成熟稱得上真愛的戀情,必須經(jīng)過四個階段:共存,反依賴,獨立,共生。我想我們都有過,也都有了。即使現(xiàn)在他經(jīng)常出差還是會不舍,但一直都是自己獨立生活。習(xí)慣了這樣無比接近,能感知彼此存在卻不并肩的關(guān)系。兩個人默契到一個眼神就明白對方要說什么,接受不了他的壞也就得不到他的好。工作之后的生活里面,我們少了很多浪漫,似乎平平淡淡的柴米油鹽,幸福來得更真切一些。也許愛情的信念,婚姻的真諦,就是不管走了多遠的路,穿過多大的森林,嘗過多少果實,一個聲音問:你還在嗎?另一個聲音回答:我還在。這也算升華成偉大友誼的一種愛情吧,固執(zhí)到不輕易認定歸屬,卻又可以拔刀相助。每個獨立的個人,基于獨立的經(jīng)濟和感情,達到公平和共享,是婚姻新解釋的方向,它填補了空洞,掩飾了彷徨,還有些喜感。
也許女人的記憶更情緒化一些,迷戀愛情,記住自己男人的每個細節(jié),對別的男人,過目既忘。而男人,他的記憶是影像式和事件式的,你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樣子,做過什么事情,如果當(dāng)時能引起他的注意,便儲存僅大腦,和感情無關(guān)。就和我一樣,能記住他的每一個細節(jié),而他,記不住家里的東西都放在哪里。這也是他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錢花在自己身上意義不大,寧可分配在有價值的事物上。浪費時間的一切都是不值得的,除非是看書和運動能帶來的學(xué)習(xí)飽腹感。
我想我的理性可能讓我錯過了一些頭腦發(fā)熱的浪漫戀愛,但是為了完成人生計劃也是迫不得已。性別戰(zhàn)爭是這樣的博弈,即使異性相吸,相親相愛,也努力把賠率降到最低。所以,在實力相當(dāng)時,“成交”就算是共贏。都說家庭越難組成,就越容易解散,我們還是簡單點好。
我對于住所和空間的概念,和別人有著很大不同。我的空房間是用來等待愛人的,在天大地大的世界里,如果還有安身之外的余地,便不是過客來往的關(guān)系而已,你住進我的房子,等于住進我的愛情里。可是現(xiàn)實告訴我,人性比職業(yè)化脆弱,難以兩全其美。這是大腦中不同的分區(qū)控制,倘若感性的部分先起了意,理性部分則會大打折扣。所以,我的空間里不允許太多別人的痕跡。
女人的心就好像聽音樂一樣,不管兩首多么美妙的曲子,同時放就是難聽,搭在一起就是難受;而男人的心就是畫廊,不管擺著無數(shù)不同的畫,不同的藝術(shù)品,都可以同時欣賞,還怡然自得。于是,我們接觸事物的次數(shù)越多,我們的情感體驗越為淡漠,一步步趨向乏味。激情重燃是小概率事件,有的只是設(shè)想和煽情,然后在不安和局促之后,走向漠然。但是為了避免這種因為生活壓力帶來的重復(fù)感,我們的確需要自娛自樂來消遣。你曾說要飽含熱情帶我走遍大街小巷,于是買了相機買了手機沒了運動衣和足球鞋。可是這一切,也都獲罪于沒有時間,或許是剛剛開始。
時間就這么一分一秒的走了,我只能看著。寫寫字來祭奠,希望能留下點什么。
但愿,時光未老,夢想猶在,即使你不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