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清明,似乎總是與雨有關,那飄落的雨水,仿佛是人們心中的淚水,總是讓這個節日沉浸在一種傷心與難過之中。清明是一個讓人難過的日子,讓人一想起逝去的親人,心中的那道傷痛,也就由此而扯開,淚水似乎也在那一刻流了下來。
兒時對于清明沒什么太深的印象,清明是從古詩中知道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時讀著這首詩,內心沒有多大的感觸,對于老師的講解也是一知半解,不能全然領悟其中滋味。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人也一天天長大,特別是當最愛我的奶奶離世的時候,對于清明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總是能勾起心中的那份傷痛和無奈。
那年清明我去為奶奶掃墓的時候,不禁想起了這首詩,而那樣的一種斷魂的感覺,也體會至深。在杜牧的詩里,天地清明,草木繁盛,“雨紛紛”表明了當時的氣氛以及心情,“斷魂”不是一般的情緒,而是經歷了刻骨銘心的擁有后失去的一種復雜情感。
就是這樣的一種復雜情感,讓人們每當想起時,心就會疼,而淚水也在不知不覺中模糊雙眼。就如同詩人所表達的那種情感,親人痛去,戀人陰陽遠隔,這一切的情感涌上心頭,能不叫人“欲斷魂”嗎?然而“欲斷魂”又能怎樣?情到深處,痛到深處,或許也只有買酒澆愁,方能讓內心得到些許的解脫。
人總是要在失去親人之后,才能深刻地體會到那份痛苦。奶奶的離世,還有父親在無征兆的情況下離開我,一想到這些,心就會悲痛無比。每一年的清明,注定是一個讓人難以釋懷的,總是會讓我在這樣一個季節里,想念著他們,想念著曾經的一切。
時光的年輪總是如此匆匆,它總是在不經意間帶走一些美好的東西,當你感受到時光無情的時候,它卻再也回不到從前。離去的親人,永遠消失在我們的世界之中,就如同母親所說,她說再也回不去了,再也無法與你的父親一起聊天,一起外出走走,哪怕是吵架也是一種奢望。
逝去的就無法再回來,唯有留在了記憶里。于是每到清明,就會分外思念,而清明總是與雨水有關,父親離世的那年清明也是下著雨。我與妹妹去看望他,雨中我對他訴說著思念之情,那雨仿佛與我有著心靈感應,在那一天下得格外的大。
清明雨離別淚,它讓我們與逝去告別,同時也讓我們感悟到珍惜身邊的一切,珍惜此時還陪在我們身邊的親人。年年清明年年雨,年年清明年年淚,清明的雨和離別的淚,注定是讓人難以忘懷的。